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文化--乡村的沦亡 [打印本页]

作者: 风雪中人    时间: 2016-5-18 00:11
标题: 文化--乡村的沦亡
        我生长在西部山区的乡村。那里,比较富裕的房屋全是木瓦房,贫穷些的就是木皮盖的房和草房。全都是拉着牛儿、扛着犁头的男人下田和扛着锄头、提篮背篓的女人下地。小路上欢声笑语,吆呼吟唱,家长里短。。。路边的野草的露珠浸湿了半截裤腿,撒欢的牛羊迎送着朝日与斜阳,蓊蓊郁郁的群山有伐木丁丁,蓝天白云间百鸟飞翔,鹭鸶与白鹤在稻田里作春前秋后的寻觅与守候,燕子双双“贴地争飞”后又回到屋檐下呢喃,麻雀总是群起群落在霜前雪后,稻草人手里的长巾驱赶着来翻种的喜鹊与乌鸦,早晨或日暮的炊烟里常缭绕着孩子的喧闹,采药打柴,挑粪灌园。。。冬日火炉围坐,夏日树荫纳凉。。。
         后来,入社了,集体了,合作化了。所有的土地、山林、稻田、耕牛、农具都折价入股了。没几年,山林不见了,田地总歉收了,甚至麻雀乌鸦燕子。。。也看不见了,于是夜夜开会“斗私批修”了。从此以后,家长里短的欢声笑语变成了尔虞我诈的嫉妒与挑唆,男耕女织的和谐图画变成了群进群退的军事排演,恬静安宁的农耕生活变成了喧闹谲诈的文化屠场。。。当年给合作社的入股,不仅从来不见分红,反而完全被遗忘了。
          又过了若干年,我和我的乡亲们都离开了故地谋生去了。偶尔回乡,先前的乡村已经一片死寂。先前的一切都没有了。土地稻田几都荒废,走遍院落看不到人影,甚至我启蒙的小学已经搬走,偶尔能看到的老人和孩子反而更映衬出那里的孤零和荒寂。农民离开了土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最终想挤进城市。可进城后发现自己无事可干,也就无法生存了,成了不工不农不商的流民。他们的下一代,也因为父母的游离而被耽误了正常的学习成长。。。
          乡村里也偶尔能看见小洋房,摩托车,甚至小汽车。。。可谁能告诉我:我的“乡村”是进步了,还是沦亡了??
作者: 白雪仙子    时间: 2016-5-18 09:36
现在农村人都进城市打工了~~~~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