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原创]元夕话灯谜
[打印本页]
作者:
赤壁星月
时间:
2010-3-23 17:14
标题:
[原创]元夕话灯谜
<p align="center"><font size="1">
</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5"> </font></p>
<p> <font size="4">灯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又一朵奇葩,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古时称为“瘦辞”或“隐语”。历代从新正日(农历正月初一)到元宵节,各地都开展“灯谜”活动,特别苏杭一带尤盛。据明王鏊《姑苏志》载:“上元灯市,藏谜者曰‘弹壁灯’,所谓‘弹壁灯’,是指灯笼一面靠壁,三面粘贴谜条。由于在灯上粘谜,所以叫“灯谜”。 </font></p>
<p><font size="4"></font> </p>
<p><font size="4"> 灯谜的内容丰富多彩,文句优美,悬念频生,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富有哲理;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确是雅俗共赏的一项文化活动,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一首好的灯谜,不仅能启发人们的智慧,推进思维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文学素养,增添怡情逸趣。 </font></p>
<p><font size="4"></font> </p>
<p><font size="4"> 遗憾的是在“十年浩劫”中,这朵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道的奇葩也被摧残得支离破碎,留下的只是残花败草。我曾经看到一首最为蹩脚的谜语,谜面为“敌人痛苦,我们开心;敌人分裂,我们团结”。打成语一句,谜底为“悲欢离合”;令人兴趣索然,真是贻笑方家。如果将谜面改为“忧喜参半,破镜重圆”,谜底同样为“悲欢离合”,那就耐人寻味,增添不少乐趣。 </font></p>
<p><font size="4"></font> </p>
<p><font size="4"> “谜语”的高雅之处还在于有许多“谜格”,一般常见的有“脱帽格”、“脱靴格”、“下楼格”、“上楼格”、“卷尾格”、“徐妃格”、“千秋格”、“卷帘格”、“解铃格”、“系铃格”、“求凰格”、“骊珠格”……等等。这些谜格增加了猜谜的难度。 </font></p>
<p><font size="4"></font> </p>
<p><font size="4"> 我曾看到一首三连环的谜语,谜面为“不羡王侯权贵第,只投黎庶草庐居”。第一轮猜唐诗一句,第二轮将猜出的谜底作为谜面,猜一电影名,第三轮又将猜出的电影作为谜面,猜宋词一句,这首连环谜难倒了不少灯谜爱好者。原来第一个谜底是刘禹锡《乌衣巷》中的一句“飞入寻常百姓家”;第二个谜底是《燕归来》;第三个谜底是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一句“却是旧时相识。” </font></p>
<p><font size="4"></font> </p>
<p><font size="4"> 还有动作谜也挺有趣味,就是谜面为书画或其它物体,要求猜谜者做一个动作,说出“谜底”。如悬挂五根20厘米的线,要求做一个动作,猜一句成语。一个猜谜者立即拿出一把小剪刀,将其中两根线剪去一小段,说出谜底“三长两短”, </font></p>
<p><font size="4"></font> </p>
<p><font size="4"> 原来一样长的五根线,两根被剪短了,剩下不就是“三长两短”吗? </font></p>
<p><font size="4"></font> </p>
<p><font size="4"> 我还见到另一个动作谜:一块小黑板写了一个“十”字,黑板下挂了一块约一斤的猪肉,要求做一个动作,猜一句《孟子》。一位儒雅老者拿出一张纸将黑板上的“十”字擦掉,口中说道:“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然后将一斤猪肉拿走。(福州本地话“擦”叫做“漆”,“漆”与“七”同音),旁观群众掌声雷动,纷纷为这位猜谜老先生祝贺。 </font></p><br/><br/><br/><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10-03-23 18:14:23编辑过]
作者:
水云间
时间:
2010-3-23 20:38
<font size=\"3\"> 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又称“文虎”,故猜迷又有“射虎”之雅称,是一种文字游戏。最初是古代的隐语和民间的谜语,到了宋代,有人把它们写在灯彩上,让人们猜玩,故叫“灯谜”,由于猜灯谜有一定的难度,谜底犹如草丛中的卧虎,难以明察,难以射中,故又称“灯虎”、“射虎”。 </font><br/>
作者:
水云间
时间:
2010-3-23 21:15
<p>对于灯谜一直知之甚少,赤壁的元夕话灯谜,让我对灯谜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灯谜,在新时代能够发扬光大,传承万代!</p>
<p>问好赤壁星月,欢迎加入国风!希望能欣赏到更多佳作!<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7.gif\" /></p>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