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感怀颠沛流离的成长历程兼忆三弟杨义》平水韵
[打印本页]
作者:
梨花满地
时间:
2016-12-4 21:02
标题:
《感怀颠沛流离的成长历程兼忆三弟杨义》平水韵
诗序:
少时,家贫。篱舍筛风,空楼窥天,薄田似无;家父素有大志,然时运不济,常负债以累其家;所幸家慈达观,从无抱怨,悉心持家,心善睦邻,常赊粱换布,或乞于娘家,以维生计。
越后,家越贫甚。斗转星移,恰打工潮起,家父忧喜半之,所忧者双亲黄发,两子垂髫,所喜者,改变命运之机;实难决断,遂求神问卜,卦曰:南方,大吉!
父母跪辞双亲,含泪别子,毅然南下,是日,三弟嚎哭几欲癫狂,然命运如此,又何赖之?自此,余兄弟二人成为第一代留守儿童;时年,三弟七岁,余痴长七岁,稍省事,于三弟亦兄亦父亦师亦友。
念及成长之路,不忍见逐波浮萍、狂风黄叶、泣血蒲公英。个中艰辛,非历者无以言说。犹记村中人语:杨氏两叫花。此日想及,心中任隐隐作痛。
三弟记否?病,兄背负求医;出,领于左右;睡,寒被多覆于弟;余上学,同学偶分糖果花生饼干,半点不曾入口,全带回家,以慰弟之馋心。余常读古人书,观虞世南虞世基、苏东坡苏辙兄弟之情,多是泪下不自禁。俗话说朋友缘修百年,夫妻缘修千年,以此推之,手足缘修岂非得万年耶?
昨夜天寒,小醉,胡乱睡去。肘生两翼,及家。房屋冷清,柴房旺火,三弟病容,单衣瑟瑟,烧洋芋以备午餐,见我入门,痛哭失神,余也泪似泉涌。心疼如割,恍惚醒来,枕巾具湿,星河在天,夜正沉沉,然睡意全无。
煮茶回神,方知一梦。幸祖宗佑之,父母康宁,我兄弟而今成家立业,皆为人父母,家庭和睦,岂非定数?再回想成长路上各种心酸,也感淡然了些。成七言绝句一首,自珍之惜之。无他,惟真性情尔!
《感怀颠沛流离的成长历程兼忆三弟杨义》平水韵
寄人篱下少年过,衣食从来梦里多。
南北西东无所托,风刀霜剑又如何?
另记
《三弟杨义性情》
虽亲兄弟,然性情大异。余憨厚有似弱智,三弟机敏有如天人。以二事记之。
一
余家一楼为住所,二楼为炕楼,就是炕粮食用的。某日,家母谓余兄弟二人:若将来分家,你们兄弟二人,谁住二楼。三弟马上应之:我要住二楼。母亲遂问缘由,三弟对曰:我哥哥每年把收成至于二楼,这样我就可以吃我哥哥的,就无需去劳作。母亲哑然。
二
少年时候,家里农活颇多。有忙时,母亲会说:老三,你去做什么事情。三弟基本就是不假思索的说:我不会。妈妈就会说:过来我教你。老三就说:不学。母亲遂问缘由。老三千篇一律的对答:学会以后,你们会经常叫我干活。
作者:
诗酒当歌
时间:
2016-12-7 00:07
诗序读来,感慨不已,万户千门事,都成一本书。
转结意旨不错,语稍熟。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