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讨论]让砖头来得更猛烈些吧2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云间    时间: 2010-8-26 07:59
标题: [讨论]让砖头来得更猛烈些吧2
<font size="4">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增进大家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提高,现设每周拍砖主题活动,采取自愿方式让自己的文章参与拍砖,拍砖文章不表作者,希望大家在玩中拍出水平,拍出成就!<br/> <br/>       注:拍砖文章应为原创作品,拍砖作品不署名,请参加拍砖的朋友发站内消息联系我,或者通过QQ告诉我。<br/></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6 8:02:18编辑过]

作者: 水云间    时间: 2010-8-26 08:03
<p><font color=\"#ff0000\" size=\"4\">本周拍砖文章:</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5\">老人与山村</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4\">       今天,翻了两座山,步行五公里,去了距县城约二十余公里的一个小山村??泉泉(音zhuan)寺。这个地方乍看挺不错,居于山巅之阴,绿树掩映、幽静偏僻;几户人家,几声野鸡叫,几声翠鸟鸣,很有意境;但走近一瞧,地里不长庄稼,锄过的地,像一盘散沙,干巴巴的,没有一丝水分;几颗苗、几株草无精打采,病病怏怏,弱不禁风,像林黛玉,大有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神态,再加上破落的房子,大煞风景,使我的心情顿觉落寞。 <br/> <br/>       泉泉寺距下面的一个村子约三公里,依山修路,蜿蜒曲折,虽是水泥路面,但上面多有泥土,走在上面,心里有点小小的不舒服。以前这个村子里生活着大约一百八十多号人,而现在只剩下一个六十五岁的老人了。我刚走到门前,便跑出五只大小不同的狗,狂吠不止,似迎接,似警告;接着,一个形容枯槁的老人出现了,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画满年轮,写满故事,一派坦诚,一腔无奈;慈祥与淡淡的微笑包含着老人家对客人的向往之心与攀求之情,看得出,他多么希望常常有人来说说话、聊聊天啊!<br/> <br/>       细看老人的衣着,上身穿着一件年轻人才穿的运动服,白底镶嵌着红色条纹,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脚上拖拉着一双破破烂烂的球鞋,不仅露着脚趾头,从旁边还可以看到脚掌心,在县城垃圾堆里随便捡一双也比这一双的好;唯一比较合乎身份的就是那条蓝裤子了,虽然不是那么干净,但还算得体。<br/> <br/>       老人说:“一个接一个,一家接一家,人们都走了!” <br/>       看看自己仍然结实的房子,他颇多感慨。 “这是高级社解散那一年修的,早知道今天,当时就不盖了。” <br/>      “我是家里唯一没有成过家的,姊妹八个只剩我一个了,那些兄弟姐妹都走了,侄子侄女们迁到平川的村庄,只是很少来。” <br/>       我问老人家生活如何?<br/>       他说:“为赚几个零花钱,养了二头牛,前几天还下个崽。养牛最省事了,找个草多的地方,随便去吃。” <br/>      “不会走失吗?”我问。 <br/>      “不会的,牛也通人性呀!”他说。 <br/>      “那吃水吃饭呢?” <br/>      “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是泉水,也是村名的由来。所谓蔬菜就是门外面栽的几株葱,如果有放羊的来,会给我带来一些新鲜菜。主食呢,土豆不可或缺。”<br/>       我又问老人:“有煤吗?” 老人说:“哪有什么煤啊!已经很多年没有见煤了。” <br/>      “那冬天的取暖怎么办?”<br/>       老人说:“山上的木头很多。半夜冷了,起来烧一会儿再睡。” <br/>       我又问:“有电视吗?” <br/>       他回答说:“有一台黑白的,勉强可以看。” 他知道不少新闻,还知道上海在举行世博会,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知道世博会投资了4000个亿。 <br/>       我再问他:“你知道4000个亿是怎样一个概念吗?”<br/>       他摇摇头,没有回答。 <br/> <br/>       我再次地问他:“从你这里到下面那个村大约三公里的水泥路面,要花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为什么只有你一个人还要修这样的路?有人征求过你的意见或者你提过什么要求吗?” <br/>       他说:“那是有人为了从中贪污!” <br/>       这使我想起几天前在只有几个人的前庄村,那个在崭新支部室门前修国旗台基的老农说的话:“有钱没处使呀!”<br/>       临走时,我对老人说,下次来一定给他带几件衣服。 <br/>       老人叮咛说:“夏季过后五六天,记得来拿杏子。” <br/>       忽然看到路旁有几株大叶子的植物,老人说,那是烟叶。<br/>       哦,那是老人苦闷寂寞时的精神鸦片。 <br/><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6 8:03:49编辑过]

作者: 枉凝眉    时间: 2010-8-27 10:57
<p>难道说此文已达到完美境界?竟然没有人拍,俺去细品品去<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63.gif\" /><!--StartFragment --></p>
<div> </div><!--StartFragment -->
<div> </div>
作者: 枉凝眉    时间: 2010-8-27 12:23
我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可拍的不多,唯有这句话<font size=\"4\">“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是泉水,也是村名的由来。所谓蔬菜就是门外面栽的几株葱,如果有放羊的来,会给我带来一些新鲜菜。主食呢,土豆不可或缺。”感觉欠斟酌。因为“所谓”和“不可或缺”这样的词语不是一个乡村老人所能说的,除非他是归隐的陶渊明。呵呵,我是鸡蛋里头挑骨头了,望笔者莫怪莫怪</font><br/>
作者: 云中一鹤    时间: 2010-8-27 21:05
一个山村养着一位孤独的老人,从一位老人的话语中了解山村的贫瘠状况,文章立意非常好,并且以访谈的形式行文,好像是报告文学的风格。唯一的遗憾是意犹未尽。欣赏!
作者: 参考消息    时间: 2010-8-27 23:2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枉凝眉</i>在2010-8-27 12:23:05的发言:</b><br/>我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可拍的不多,唯有这句话<font size=\"4\">“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是泉水,也是村名的由来。所谓蔬菜就是门外面栽的几株葱,如果有放羊的来,会给我带来一些新鲜菜。主食呢,土豆不可或缺。”感觉欠斟酌。因为“所谓”和“不可或缺”这样的词语不是一个乡村老人所能说的,除非他是归隐的陶渊明。呵呵,我是鸡蛋里头挑骨头了,望笔者莫怪莫怪</font><br/></div>
<p>这是我这个玩弄文字的门外汉难以克服的毛病。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感谢不及,怎敢怪罪。</p>
作者: 旷朗无尘    时间: 2010-8-28 12:26
我来欣赏。
作者: 幽兰静雅    时间: 2010-8-29 20:32
我想起了愚公移山故事........
作者: 一木得辉    时间: 2010-8-30 22:26
<font color=\"#61b713\" face=\"Verdana\"><b>枉凝眉</b></font>说的有道理,赞成
作者: 水云间    时间: 2010-9-1 19:30
<p>我补一砖:)文章中分号的几处使用,我觉得可以商榷。分号的用法:1.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单重复句);2.用在第一层的分隔(不论是否并列的多重复句);3.分隔并列分句(大句中);4.分隔各项(列举中)等</p>
<p><br/>还有一句:在县城垃圾堆里随便捡一双也比这一双的好。的好,改为:要好是否更适合?<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4 20:19:47编辑过]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