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原创]吟二十四节气之十五??白露
[打印本页]
作者:
田土
时间:
2010-9-8 22:18
标题:
[原创]吟二十四节气之十五??白露
<p align="center"><font face="Verdana" size="4"><strong>五律?白 露</strong><br/>大地风光老,天凉五夜初。<br/>归南燕趋暖,怜草气凝珠。<br/>候物优堪羡,农人叹莫如。<br/>秋来收复种,何日废镰锄?</font></p>
作者:
司马长风
时间:
2010-9-8 22:36
<font color=\"#0000ff\" size=\"3\">结有余味。<br/>“五夜”,“午夜”?<br/>“候物”此是否指“应候之物”,似用“物候”为宜。<br/></font>
作者:
田土
时间:
2010-9-9 06:49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司马长风</i>在2010-9-8 22:36:33的发言:</b><br/><font color=\"#0000ff\" size=\"3\">结有余味。<br/>“五夜”,“午夜”?<br/>“候物”此是否指“应候之物”,似用“物候”为宜。<br/></font></div>
<p><font size=\"4\">谢谢首席版主评点与鼓励!</font></p>
<p><font size=\"4\">五夜,在这时是指五更。<span class=\"diczx1\">《文选?陆?<新刻漏铭>》</span>:“六日不辨,五夜不分。” 李善 注引 卫宏 <span class=\"diczx1\">《汉旧仪》</span>:“昼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黄门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也。” 唐 王建 <span class=\"diczx1\">《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span>之五:“仰头五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span class=\"diczx1\">《花月痕》</span>第四一回:“五夜迢迢睡不成,灯昏被冷若为情。”</font></p>
<p><font size=\"4\">候物,正是<font face=\"Verdana\">指“应候之物”,</font>本想用“候鸟”的,又想到还有应候草木,所以,就用了“候物”。再说,“候物”也是一个现成词,有人用过,指应候之物,即某一时令特有之物;旧时有人用过,如:明?唐寅的<span class=\"diczx1\">《闻蛩》有</span>:“四时序相代,候物兴何早。” 物候,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和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用于此处稍嫌欠妥;再则,与“农人”对仗稍欠工整,故舍而未取。</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9 6:55:24编辑过]
作者:
如琴可听
时间:
2010-9-9 09:43
看过了田土君《吟二十四节气之十五--白露》一诗词。非常欣赏尾联:“秋来收复种,何日废镰锄?”<br/>
作者:
田土
时间:
2010-9-9 10:2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如琴可听</i>在2010-9-9 9:43:23的发言:</b><br/>看过了田土君《吟二十四节气之十五--白露》一诗词。非常欣赏尾联:“秋来收复种,何日废镰锄?”<br/></div>
<p>谢谢如琴吟长关注、评点、支持与共鸣!问好!</p>
作者:
田土
时间:
2010-9-10 09:44
<div class=\"quote\"><font size=\"4\"><b>以下是引用<font color=\"#000000\">青山2010-9-8 23:47</font>的发言:</b><br/>五夜是指什么?<br/>燕长于北方,所以“归”字不确。而且似乎现在还没到燕子迁徙的时候,还要再冷一点吧。<br/>朝露也不是白露这节气的特征,白露特有的是霜。诗中没有描写“霜”这一现象。<br/>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秋收后如何能种呢?<br/></font></div><br/><font size=\"4\">谢谢青山君关注与指拙!所指出之处,容我再思。<br/>有几点需要说明一下:<br/>(一)关于“风光老”,这里是用的诗语,也可看作是一种通感或比拟的修辞手法,过去诗人用过类似的句子,如:“天若有情天亦<font color=\"#cc0000\">老</font>”。再说,“老”的含义丰富,不仅可以与“少”相对。还用如:<br/>(1)历时长久。<br/>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明?归有光《项脊轩志》<br/>又如:老工厂,老房子;老亲(多年的或世代的姻亲关系);老晴(天晴得牢,不会很快转阴);老酒(陈年的酒);老桧(老刺柏);老牧(旧称久任地方官者);老相识(相识已久的人)。<br/>(2)娴熟,富有经验,阅历深。如:老辣(老练而有锋芒);老落(成熟,老练);老道(老练);老粉嘴(老驴,即在拉磨时老是偷吃面粉的驴)。<br/>(3)厚。如:老脸皮(老面皮。脸皮厚);老着脸(厚着脸皮);老趼(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的硬皮)。<br/>(4)大。如:老大小(偌大;老大的);老汗(大汗);老劲(很大的气力)。<br/>(二)关于燕子的迁徙:燕子是候鸟,因食物和繁殖的需要而南北迁徙。至于哪一方是它们的真正的家,难有定说,习诗者不可能也没必要考证,我们只要知道春天从南方飞来,秋天又飞<font color=\"red\">回</font>南方去。也可以理解为南方、北方都是它们的家,正如姑娘出嫁成家后,到娘家去也称“回娘家”,所以,拙诗中用了“归南”一语,经您指正后,我觉得用“迁南”亦可。燕子南迁正是从白露节气开始,再说,白露不是指的某一天,而是一个节气,从进入白露开始到进入“秋分”之前大约15天左右。<br/>(三)关于“白露”节气的“朝露”与“白露成霜”中的“白露”。本诗中的“白露”是指的节气,正是因“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font><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3711.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 size=\"4\">露水</font></a><font size=\"4\">”而名,所以,朝露就成了这一节气的重要特征,而“霜”则是下两个节气的特征。“白露成霜”中的“白露”不是指的节气,而是指露水的颜色或给人的感觉,是“寒露”“霜降”两个节气的特征之一,温度再低一些就“成霜”了。<br/>(四)关于秋种。青山君可能是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不熟悉农村和农业。秋种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们长江流域,很多夏收作物都是秋天播种的,比如:小麦、油菜、蚕豆等等。<br/>上面说得有点多,主要是想让关注我的习作的朋友??青山君了解一些基本常识,以便日后更广泛地交流。再次谢谢您的关注!</font>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