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春斋散笔
[打印本页]
作者:
故园风雨
时间:
2011-3-29 14:05
标题:
春斋散笔
在这个漫长的夜里,做了许多梦,一个又一个,应接不暇,都说是日有所想,夜有所梦,依此看来,自己白日里的思想是多么丰富,而真的是这个样子吗?回忆,回忆却并无头绪,一切之一切,竟被眼前这吹面尚寒的晓风带走。关于昨日,关于昨夜那些五彩缤纷的梦,留在脑海中的却是一大片空白,可它们分明鲜活地发生过,尽管已了无痕迹。
从眼前的窗口望出去,是灰白的天空,孤高而寂寞,冷眼着世间纷扰的红尘,燕子还未来,连一只呜呜呦鸣的鸽影也不见,偶尔只有零落的烟花在遥远的云下响起,高一声或低一声,之后便只留下一蓬青烟,万千纸片,以及关于逝水流年的叹与不叹。在不尽的痴望里,忽然想到雪,雪是这个冬天未赴的约会,虽然它从未承诺过,可少了雪的冬天,无异于把所有晶莹的憧憬置于季节的沙漠,原来那么多的热念不过是镜花水月,空空如也。那些六角的精灵,那些沙沙的翅膀的舞动,那些雪地上孑孓的脚印与逡巡的鸿爪,恍惚置于依稀的前生。
没有雪的日子里,常常局促在这两间城南的小屋中,长吟且长吟,徘徊复徘徊。悠然么?倒也有武陵人的几分自得,邻舍之间鸡吠相闻:孩子们在巷子里的追逐打闹声,父母们外强中干的呵斥声,臭豆腐老人的吵哑吆喝声,狗儿们的狐假虎威声,甚至还有商厦促销的锣鼓声……,声声入耳;孤独么?小巷的墙外,便是西塘,苦芦白荻,随处可见的冰层与冰坨,如果在雾后的拂晓,还有乌鹊惊落小柳树上的霜花,它们飞过塘去,飞向麦田,飞向更加寥阔的天际……。曾一度不能走进梭罗凡尔登湖的静谧,觉得艰深、索然,彼时彼刻,万千的迷茫一瞬间忽然融会贯通。怅惘不是酒,不是每个人都能唾手可得的廉价的呓语,无数的冬夜里,在迷离的灯下,在如春的小炉之畔,捧一卷书,呷赏唐宋诗章,契合古今雄豪,只有这时,才会油然生出那种天地玄黄,如客远行的沧桑,或者更多,更远。
檐下有巢,巢外却没有阳光,黎明之后的这段光阴,天空愈来愈加阴郁。几只麻雀栖居在小院里似乎已经许久,每日里飞来飞去,累了就飘然降落到电线上剔一剔羽毛,有时嘴里也会叼着草根木棍,抑或是一粒粒枯黄的草籽。它们远没有我眼中那般渺小,年年风霜雨雪,它们早习以为常,无论是什么样的清晨,它们都会给我一声清脆的鸟鸣。有一只暗黄的老猫常常坐在墙头上觊觎,驱之复来,即便是冷冷的星光下,依旧会闪动着它诡异的鬼眼,丝毫不掩饰它的迫切和跃跃欲试。曾经是那么的为麻雀们提心吊胆,然而站在金字塔上下两层间的这对冤家纵然吞噬和挣扎,也是归于自然,护得了雀儿一时,又能救得了它们一世么?生与死,黑与白,这只不过是太极图上曰阴曰阳的两条鱼,不过是生存状态必然的两极,逆之无益,虽然还是每当看到老猫时不免忐忑,可雀儿们一只没有少,猫也只是那样火辣辣地做着活色生香的梦。
望眼徐收,对面屋顶上鱼鳞般的瓦面上落满了尘埃。这是岁月之毫,浮生之末,也是世间万物最萌动和最深沉的容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春花与秋月,英雄与红颜,爱或恨,情或仇,等到蓦然回首,却飘沉于长亭外,古道边,这么不堪盈盈的一握,若有若无,若悲若喜,譬如佛家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再多的大志宏图,再多的江山点指,就那么散尽,散尽,散成今日晨间这瓦上淡然的渺渺。瓦间也有草,枯槁的,凄凄的,面目全非的草,它们曾不顾一切的绿过,活过,爱过,在此前的春,在此前的秋,也阅历了许多的蓬勃与颓败,而终于在无雪的冬天里归去,眼睁睁。老杜有诗“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那当是春后的景物了吧,等乱云飞渡,柳绿莺啼,等蝴蝶飞过沧海,一定与老杜遥遥唱和,隔着千年的萧索,还他一个浣花溪上的波心明月。
初春以来,就这么一日一日的在病床上度过,看日落黄昏,又盼着清灯燃尽,好在每日宾客盈门??有李杜,有东坡,有那个潦倒的柳三,也有那个佯狂的唐寅,之后是史铁生,是海子,是西川,当然更少不了吹灯的霸唱和盗墓的“三叔”。还记得一位朋友说过,哪怕到了你选无可选,反正愁也是一天,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理由?何况冬天去了,春天真的来了呢!
作者:
云中一鹤
时间:
2011-3-29 16:41
春的光景需要冬来反衬,冬的心情因无雪而落寞。《春斋散笔》是作者心情的流露,文中处处伏笔,引人入胜。欢迎故园风雨,国风因你而精彩!问好!
作者:
黄河风
时间:
2011-4-1 11:35
春来柳绿,愁如絮飞...好个"春斋散笔",徒怀诗情吊千古,枉了一片骚人意!呵呵,笑谈啦。好文字,赞一个!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