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藤县防洪长堤组诗 [打印本页]

作者: 垒石    时间: 2011-4-11 10:06
标题: 藤县防洪长堤组诗
藤县防洪长堤组诗
孝通亭
藤县是龙母故里。清嘉庆21年(1817年)出版的《藤县志》写道:“龙母,赢秦祖龙时之神,温姓,或曰蒲姓……或曰一都水东街孝通坊,故其庙名孝通”。传说她豢养五龙,得龙子相助造福黎民,被尊称为“龙母”。她以“利泽天下”为最高理想,受万民敬仰和爱戴。

远古天伦育五龙,母仪教化孝相通。
一方冷暖悬南国,百姓安危驻水东。
福寓平凡诚所愿,仁先博爱本由衷。
临渊浪泛殷殷意,利泽千秋幻彩虹。


登俊亭
藤县是唐代广西第一名进士李尧臣的故里,唐太宗赐其门里为“登俊”,现在县城里还有登俊路,古迹犹存;

一朝金榜凤凰台,登俊门庭锦绣开。
上国文章冠五代,平民意气合三才。
谷山毓秀长承露,龙巷逍遥又仰槐。
北斗以南舒望眼,凉风习习故人来。

①,谷山、龙巷皆藤州地名。
②,狄仁杰曾以明经训世,人谓曰:杰北斗以南一人耳。


得隽亭:
冯京是藤县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三元及第,因而受到历代官民的爱戴。早在宋淳?年间,知藤州李万就访得冯文简公断碑刻于石。明代,广西学政费克忠和知县唐侯等在城西冯京读书处建三元书院。在明洪武年间亲到藤县访寻冯文简公后人的同知金文仲,得冯京后裔冯士聪后,立牌坊《得隽坊》纪念。在城北大街还立有三元坊。

江平日照耀重门,遥对东坡正气存。
玉笋班行抒七政,英年仕藉仰三元。
春秋句读清明景,梓里人崇仁义村。
喜见木龙长?护,晴川风物慰兰荪。
附:木龙,护堤的木栏。《宋史•河渠志一》:“? 天禧 ?五年正月,知 滑州 陈尧佐 以西北水坏,城无外御,筑大堤……复就凿横木,下垂木数条,置水旁以护岸,谓之‘木龙’。”


通津亭
浮金渡位于北流河口与西江交合处,连结藤州东西两岸。

野渡云烟近客情,横江一棹晚风轻。
千年往复难为水,两岸交融乐似莺。
古邑人浮金鸭戏,修篁影落月光明。
沧桑未改旧时趣,夜揽朱衣又举觥。


镡江亭
藤县的龙潭充满神奇的色彩。同治《藤县志》载,“龙潭湾在县治正北江中,亦曰镡津(唐贞观时设藤州镡津,为藤州治所),潭深无际,水落石出人践之,足音下,应时或水涌,顷刻数丈,泛滥波涛,移时复平,传其下有卧龙”。
    又西江水至清,绣水浊,每遇北流河水涨,逆流而上至镡津漩绕再下,泾渭分明,当地人称之鸳鸯江。

水戏鸳鸯白浪浮,镡津濯日数春秋。
镜开幻境三千态,玉垒晴川十二旒。
早发艨艟能及远,曾经世事易淹留。
烟波浩渺邀来者,奋跃龙门向九州。


?龙亭
民国《藤县志稿》载:“石龙,一在菜市之对开江心礁石堆中,露出龙头龙身,鳞甲冉然如生,昂首向天,身露水面;四节与人造所舞者略同。一在对岸龙巷村对开之江心,左右排列计二条,长约百余丈,较在菜市外江中心者尤为巨观,当冬深水涸始露形,好奇人士多雇艇往观。”

每自冬闲始效颦,五龙交颈戏镡津。
苍颜皱褶中流并,利口慌张细雨匀。
岁蹇千程焉六合,情无一例是天真。
而今倦卧沧溟里,亦似凡胎没落人。
作者: 又是秋色    时间: 2011-4-11 10:57
而今倦卧沧溟里,亦似凡胎没落人。喜此结,不过倒觉“凡胎”二字多余。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