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洛阳别惑翁 行吟有寄(步行吟) [打印本页]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15 16:17
标题: 洛阳别惑翁 行吟有寄(步行吟)
惑翁
经年鸡黍约,千里白云心。
酬我吹梅笛,谢君流水琴。
松风生岳麓,清誉?词林。
又作梁园别,骊歌不忍吟。


行吟
洛浦惊初见,银屏久印心。
竞驰千里驾,相和五弦琴。
高响萦伊阙,清风出竹林。   
明朝踏浪去,还伴鹭鸥吟。


作者: 煮雨亭主    时间: 2011-5-15 17:31
好吟!欣赏!
作者: 依水而居    时间: 2011-5-15 18:11
的是好吟。。
作者: 又是秋色    时间: 2011-5-16 09:53
大姐下笔似是随意而为,却韵味悠长,足见功力。飘红共赏!
作者: 笑傲峰林    时间: 2011-5-16 10:04
学习好律,唱和俱佳,足见高怀。
作者: 如琴可听    时间: 2011-5-16 10:11
幽情雅趣,欣赏!
作者: 阿金    时间: 2011-5-16 11:41
好律。激赏。
阿金问好。
作者: 司马长风    时间: 2011-5-17 23:26
附议楼上诸位,支持飘红。迟赏为歉!
大姐也在会上?当时人多,未得当面聆教,是为憾事。


拟推精


作者: 依水而居    时间: 2011-5-18 07:58
当精!。。
作者: 不忮不求    时间: 2011-5-18 08:43
“精华”当之无愧!
文若翡翠珍珠,志在高山流水!
激赏!
问候楼主!
作者: 非子若云    时间: 2011-5-18 09:19
欣赏佳作!
作者: 白雪仙子    时间: 2011-5-18 09:55
在女子版见过大姐此作了,再赏推!
作者: 巢云松    时间: 2011-5-18 10:30
俊逸清新,不同凡响。激赏!
作者: 又是秋色    时间: 2011-5-18 16:32
再赏并点精华!
作者: 放鹤亭主    时间: 2011-5-18 20:21
未别已思,足见情深!援引自如,不着痕迹。欣赏!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18 21:12
引用第1楼煮雨亭主于2011-05-15 17:31发表的  :
好吟!欣赏!
谢煮雨兄!问好!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18 21:13
引用第2楼子非鱼于2011-05-15 18:11发表的  :
的是好吟。。
谢子非鱼斑竹!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18 21:15
引用第3楼又是秋色于2011-05-16 09:53发表的  :
大姐下笔似是随意而为,却韵味悠长,足见功力。飘红共赏!
秋兄好!洛阳别后甚念你和浪中兄!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18 21:16
引用第4楼笑傲峰林于2011-05-16 10:04发表的  :
学习好律,唱和俱佳,足见高怀。
谢谢笑傲峰林兄!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18 21:18
引用第5楼如琴可听于2011-05-16 10:11发表的  :
幽情雅趣,欣赏!
谢兄,兄之评真如幽雅琴韵!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18 21:19
引用第6楼阿金于2011-05-16 11:41发表的  :
好律。激赏。
阿金问好。
谢阿金兄!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18 21:22
引用第7楼司马长风于2011-05-17 23:26发表的 :
附议楼上诸位,支持飘红。迟赏为歉!
大姐也在会上?当时人多,未得当面聆教,是为憾事。


拟推精


司马不记得我了,我可提醒过你喝酒前最好先喝一杯酸奶的哦!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18 21:23
引用第9楼不忮不求于2011-05-18 08:43发表的  :
“精华”当之无愧!
文若翡翠珍珠,志在高山流水!
激赏!
问候楼主!
此评令我汗颜了!
作者: 紫嫣郡主    时间: 2011-5-18 21:31
大姐???,小妹?迎见谅!?安!
作者: 青山依旧    时间: 2011-5-18 22:17
欣赏精华,确是好吟,欣赏学习。
作者: 啸天    时间: 2011-5-18 22:23
引用楼主桥边红药于2011-05-15 16:17发表的 洛阳别惑翁 行吟有寄(步行吟原玉) :
初逢如旧识,把盏互倾心。
酬我吹梅笛,谢君流水琴。

清风过象阙,高响出云林。
明朝湘鲁远,梦里听龙吟。

我来捣捣乱啊清风过象阙,高响出云林。 明朝湘鲁远,梦里听龙吟。” 失粘。。。

初逢如旧识,把盏互倾心。                                       可,直接兴起。

(酬我)(吹)梅笛,(谢君)(流水)琴。          “酬我 ”“谢君”多余,累赘,词穷,另外结构稍欠。。。

清风过(象阙),高响出云林。                                      “象阙”一词即象魏,一般有特定意义,指的是古代天子或诸侯宫门外的高建筑,为悬示教令的地方或借指宫廷?朝廷,用此不妥,后句"高响出云林" 好。
明朝湘鲁远,梦里听龙吟。                                        结的堪可,惜失粘。 中二联结构呆滞。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18 22:56
我来捣捣乱啊清风过象阙,高响出云林。 明朝湘鲁远,梦里听龙吟。” 失粘。。。

初逢如旧识,把盏互倾心。                                       可,直接兴起。

(酬我)(吹)梅笛,(谢君)(流水)琴。          “酬我 ”“谢君”多余,累赘,词穷,另外结构稍欠。。。( 吹梅) 笛

清风过(象阙),高响出云林。                                      “象阙”一词即象魏,一般有特定意义,指的是古代天子或诸侯宫门外的高建筑,为悬示教令的地方或借指宫廷?朝廷,用此不妥,后句"高响出云林" 好。---- 我是在古都洛阳和他们相聚,用象阙无不当处。
明朝湘鲁远,梦里听龙吟。                                        结的堪可,惜失粘。 中二联结构呆滞。----这是硬?,我大意了,深谢提醒,容我明日改来。
再谢!
作者: 又是秋色    时间: 2011-5-18 23:20
啸天,大姐,为何非做律来看呢?
即便做律,也非不可,失粘抑或可做折腰?即便结联要改,自也不难。
二联无结构不妥之处,吹梅笛、流水琴,三字一体,意不在吹、流,而在笛、琴,不是在吹着梅笛,而是:“酬我”用“吹梅笛”;“谢君”以“流水琴”。
此亦个见,不妨探讨!
作者: 又是秋色    时间: 2011-5-18 23:32
另:喜欢大姐此首,皆因诗出于心,下笔合情、合事,毫无矫揉造作之态;用意格高,用语妥帖,豪无铺排夸张之能事。似随意,却不失韵味。只“清风过象阙,高响出云林”一句,有精警之势,精华之亦不为过。当然,大姐风格,精益求精,亦期待之。
作者: 司马长风    时间: 2011-5-18 23:37
结联失粘却为硬伤,大姐大意,我亦大意。然改之不难。其余可不论。
不同意秋色版所说,此确为律,不可动辄以古风论,且折腰体不是这般。
不虚美,不苛责,庶几无虞矣。

作者: 笑傲峰林    时间: 2011-5-19 08:13
引用第29楼司马长风于2011-05-18 23:37发表的  :
。。。。不虚美,不苛责,庶几无虞矣。

不虚美不苛责,分寸极明。忠厚友爱处更见胸襟学养。拜服。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19 08:40
谢秋色,司马二兄,更敬啸天之诚心,论坛须要这种认真切磋风气,不须要相互吹捧的虚假之词。
已作调正。
作者: 又是秋色    时间: 2011-5-19 10:46
引用第31楼桥边红药于2011-05-19 08:40发表的  :
谢秋色,司马二兄,更敬啸天之诚心,论坛须要这种认真切磋风气,不须要相互吹捧的虚假之词。
已作调正。
大姐严谨。就个人而言,我还是喜欢原作。至于结,大姐何不取“阳春白雪”意,用“白雪吟”这样只改结联即可。仅为建议,大姐自有高见。问好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19 12:10
尊秋兄,又为三稿,再听众人之见!
作者: 煮雨亭主    时间: 2011-5-19 21:28
再赏精华作品!
作者: 司马长风    时间: 2011-5-19 22:44
引用第21楼桥边红药于2011-05-18 21:22发表的 :

司马不记得我了,我可提醒过你喝酒前最好先喝一杯酸奶的哦!

惭愧!经大姐提醒,则恍然如在目也,多谢关切!
作者: 司马长风    时间: 2011-5-19 22:45
较认同于其三,唯末句意味尚浅。精益求精,或可再酌。
作者: 蟾宫醉客    时间: 2011-5-19 22:51
过来学习,并向楼主问好!
作者: 玉笥山翁    时间: 2011-5-20 06:31
真是好诗,更是好的论诗风气!
象阙、云林二典,能不用最好不用。
作者: 向闲    时间: 2011-5-20 09:18
喜中间一稿。
作者: 木白    时间: 2011-5-20 11:00
好诗,唯有学习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20 11:46
引用第38楼玉笥山翁于2011-05-20 06:31发表的 :
真是好诗,更是好的论诗风气!
象阙、云林二典,能不用最好不用。

谢山翁!
为何象阙,云林二典最好不用,请先生明示。
作者: 夜雨晨露    时间: 2011-5-20 12:52
欣赏老乡好诗。喜二稿。
作者: 风波一叶舟    时间: 2011-5-21 13:20
也的个马甲?
作者: 笃志堂主    时间: 2011-5-21 19:12
激赏!问候楼主!
作者: 依水而居    时间: 2011-5-22 08:01
引用第29楼司马长风于2011-05-18 23:37发表的  :
结联失粘却为硬伤,大姐大意,我亦大意。然改之不难。其余可不论。
不同意秋色版所说,此确为律,不可动辄以古风论,且折腰体不是这般。
不虚美,不苛责,庶几无虞矣。

赏其质而略其律,我也大意了,足诫。。。
作者: 瑶池月    时间: 2011-5-22 13:50
   月明心?这样的语序并不可取,实际上就是明月心。“千里共明月的意思吧。但是语序是不能随意颠倒的。什么叫“吹梅笛”?不就落梅曲吧?过于太过于精炼了就不是好的句子。国内一个大诗人的诗句是这样的“火云烹雁万啼浮”他的意思是,有很多大雁被火云烤的很难受,都在大叫着,还在不停的飞着,真是精炼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真是非让人家增加想象不可了!其实这样的句子并不是什么好的语言。任意颠倒语序,所表达的内容就不同了。含义也不尽相同。  流水:有高山流水的曲子。吹梅?表达什么?
      再者,经年是指一年中经常如此,在这里似乎不是?“李白有”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黄庭坚有”呜咽南楼吹落梅“  李白的”双关“ 要就是黄庭坚的说得明白。。。一个字是不能代表什么的。诗句的精炼是要有一个度的。 诗词里”身游银阙珠宫“ 至于”伊阙“是什么?
作者: 船村散人    时间: 2011-5-22 21:06
原来都是旧雨啊,先生改网名了,小子也用了博客的网名,问好先生!
作者: 司马长风    时间: 2011-5-22 22:03
代复瑶池月:“伊阙”即是龙门。《水经注》“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如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龙门乃洛阳南面之天然门户,此处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如门阙,自春秋时即称“伊阙”。后隋炀帝都洛阳,因皇宫大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更名“龙门”。
作者: 瑶池月    时间: 2011-5-23 09:27
标题: 回 48楼(司马长风) 的帖子
不必司马先生做什么讲解! 我说的是对仗是要讲究词性的。竹对伊并不是十分工整的问题。至于洛阳的历史文化积淀源远流长,一时说不完。洛阳一带在夏朝就是夏民族建国立邦的中心,大禹的儿子又在偃师建都,离着洛阳也很近少康的儿子帝杼也迁都于济源都是发生在这一带。史称的“夏墟”也就是夏朝最末的一个国王建都于洛阳,夏桀居住的地方是黄河 济水 右边是华山 南面便是伊阙 也就是龙门山了,洛阳地处洛河 伊河一带。。。再者至于洛阳的历史上的别名那就更多了,可能你还知之甚少?周代称伊洛 东汉称东京 魏晋称都城 隋炀帝称东都 唐代称神都 东京 宋朝又以洛阳为西京也作为陪都......在此不是讨论历史是在讨论诗。 严格地说:“又作梁园别,骊歌不忍吟”其实又作来的很突然,“又作”是应该有前因的,似乎是以前见过面的,所以才会有“又作”的词汇出现。再说栽这首诗里出现的太突然了。请看古人的诗句“咋见翻疑梦 相悲各问年”最起码有一个铺垫吧?可否改为今作梁园别? 似乎更好些吧?我还是欣赏和喜欢唐伯虎的这两句“骊歌送别三年客 鲸海遄征万里家“不多说了 见谅!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23 10:15
答遥池月先生;
1;月明心确是牵强,已改,谢谢!
2;吹梅笛无不当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3   “经年是指一年中经常如此,在这里似乎不是”“可否改为今作梁园别”
   ------经年是一年或若干年。此诗是我赠惑翁的,我们曾聚了几次,又别了几次,惑翁知道,你不知道,所以妥当与否,先生去问惑翁吧。
4;伊阙----竹林没有不妥之处,都是地名,都是偏正词组,都是名词。(伊阙者,伊川之门也)

作者: 瑶池月    时间: 2011-5-23 12:09
可能对论坛里的你的佳作妄加点评,让人失望了?“染柳烟浓,吹梅笛怨。”这样耳熟能详词句作依据似乎不妥!吹梅笛怨是双层意思 人家已经说明问题了 你是截取了古人的句子起个名称叫做吹梅笛?你比古人的诗句精炼多了 但是没有说明问题!实际上是语病。 另外伊阙对什么竹林 就不是什么工对 不能以地名或者什么名词作辩护。 对句是取其相反 相趁 相类之意的。地名 名词也如此 你说的什么偏正词组?古人没有这样的理论 !这是现在的修辞方法,虽然大同小异,也是有一点区别的!人家讲究的是字词分类  我们学习的是古诗! 可以举几个例子 地名的诗句你可以看看------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不一而足!至于“经年”岳飞有“经年尘土满征衣”之句  已经很明白了......
作者: 心似铁    时间: 2011-5-23 15:59
似乎是前辈、名人,赞扬一片,我来学习。
作者: 思安    时间: 2011-5-23 16:30
再赏精华作品
作者: 易水寒    时间: 2011-5-24 22:57
山深通世外,归客自清心。
醉饮千杯酒,闲弹一曲琴。
户宽含远翠,院小接荒林。
既种东篱菊,何须梁父吟。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24 23:39
引用第54楼易水寒于2011-05-24 22:57发表的 :
山深通世外,归客自清心。
醉饮千杯酒,闲弹一曲琴。
户宽含远翠,院小接荒林。
既种东篱菊,何须梁父吟。

.......

谢先生赐和,先生真旷达之士!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24 23:41
标题: 回 51楼(瑶池月) 的帖子
余读书不多,知之甚少,今读瑶池月先生数评,真个大开眼界!
承教了!
作者: 桥边红药    时间: 2011-5-24 23:43
一并谢过楼上各位诗友的关照,希望此帖就此沉下去!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5-25 07:04
好诗!更喜第一首。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