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风雨沧桑青龙寺 [打印本页]

作者: 州来一夫    时间: 2011-5-19 20:44
标题: 风雨沧桑青龙寺
                                                                     风雨沧桑青龙寺


  青龙寺,在不计其数的名寺古刹中,可谓名不见经传。可在淮南西部,也算得上小有名气。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这里也是香客云集,钟磬齐鸣,梵音绕梁,盛况空前。
  青龙寺,又名殷家小庙子,坐落于凤台县城东三公里,八公山余脉华山北麓。说来天工造物,确实鬼斧神工。从黑龙潭向东绵延几十里的八公山脉,景观名胜,比比皆是。在此处,华山向北突出一角,从高处俯瞰,酷似鹰头,辅以两侧宛如展开的翼翅之山势,俨然是一只迎风翱翔的雄鹰。当地人发音“殷”“鹰”不分,于是,其中的暗合,便颇具几分神秘色彩。
  自古名山有佳泉,青龙寺内有一古泉,名曰“龙垢泉”,寺下咫尺之遥有远近闻名的“洪家泉”。二泉皆为解渴消烦之上品。
  据考证,青龙寺始建于唐末后周时期,后周为了统一长江以北辽阔疆域,于显德三年至显德五年三次发兵攻打南唐,这里和周边一样,兵匪四起,战火不断,寺庙几经严重破坏。后来历朝历代均有修复,并有得道高僧主持。后周名将赵匡胤兵困南唐的故事就发生在附近。因此,他曾多次游览此寺,瞻仰观音、华佗等神像,故有赵匡胤夜梦青龙之传说。
  话说某日,赵匡胤因久困南唐,救兵迟迟未到,心生烦闷,带了随从游览至此,夜宿古寺。斋饭后,与主持小聊一会儿,不期哈欠连连,顿生困意,就在禅房内和衣而卧。刚刚入眠,就觉得恍恍惚惚,来都一座小山脚下,但见绿树红花,潺潺流水,百鸟齐鸣。沿着一条小溪,朔流直上,寻得一眼清泉。只见那泉水滚滚翻涌,如汁似液,饮之如甘露,吮之似琼浆。经打听,方知是远近闻名的“洪家泉”。他走近清泉,正欲宽衣解带,好好享用清泉,不料一声巨响,恰似半空惊雷,在场的人莫不惊骇。但见一缕青烟从那泉眼喷射而出,青烟扭动翻滚,眨眼间幻化成一条青龙,对准赵匡胤面门直扑而下。情急中,赵匡胤侧步闪身,一手护住面门,一手遮挡前胸,抬起右脚,朝那青龙腰间踹去。这一脚力道十足,只踹得那青龙长吟一声,匍匐在地。赵匡胤伸手抓起青龙,正欲发力甩出,不曾想那青龙瞬间变成了一件从未见过的兵器:一长一短两截铁棍用几个铁环和两个铁箍连在一起。赵匡胤拿起沉甸甸的棍子耍了几下,棍梢甩动起来呼呼生风,令人眼花缭乱。
  随从们看到赵匡胤睡觉时呼吸急促,手舞脚动,忙上前探视,并赶紧叫醒他。此刻方知是梦,不过他手里却奇迹般的紧紧攥着一条兵器。这就是后来跟随赵匡胤屡立战功,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盘龙棍”。
  自此,赵匡胤夜梦青龙的消息不胫而走。
  据当地百姓口耳相传,此处最早是殷姓祠堂,周围以殷姓居多,这里是他们供奉祖先灵位、每逢大事族众会聚的地方。可是后来,因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未发迹时,曾在这里避过难,然后仇家报复,对这一带的百姓疯狂杀戮,以致殷姓居民余者甚少。
  据查,公元1343年,朱元璋老家濠州发生旱灾,次春又发生严重蝗灾,紧接着发生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及大哥先后去世,正如他在《皇陵碑》中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朱元璋实在走投无路之下,想起幼时曾经许愿舍身的皇觉寺,于是就去投奔了高彬和尚,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
  可是,朱元璋做行童不久,寺里的粮食不够和尚们吃了,寺里也得不到施舍,主持高彬法师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朱元璋才做五十天行童,而且还不会念经、做佛事,但是没有办法,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样子,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听人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经过此处时,曾在青龙寺避过难,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接济与帮助。后来朱元璋登基大业,大兴庙宇,有晓月和尚主持维修,兴旺空前。明正德二年(1507),庙宇修葺一新,以晓月和尚为首三僧主持该寺,拥有山场420亩,庙地20余亩。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立窑烧火来此,观其地形如鹰,故有“香鹰一百里,立窑七十二”之说。
  时至清代,乾隆下江南曾路径此地,赐金修复。道光年间,战火四起,青龙寺再遭劫难。僧侣将寺内神像移至资寿寺(黑龙潭上)避乱。直到咸丰七年(1847),由浩清和尚主持,地方名士集资,庙宇方恢复以往的香火盛世。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当地群众自愿募化,增其旧制,扩建大殿兰房十余间,寺内寺外焕然一新。有道是“千里善男烧香至,万家信女求神应”。每逢旧历二月十九日,来自四邻八乡的锣鼓队、花鼓灯、轮番登场,大戏连台。商贾、艺人络绎不绝,拎红灯、抱娃娃的习俗延续不断。会期三天热闹非凡。
  沧海桑田,数度轮回。但愿青龙寺乘着空前盛世,香火持久延续,日臻兴旺。

作者: 云中一鹤    时间: 2011-5-27 23:38
文章很好,只是风雨沧桑的感觉稍淡些。结尾应该出新。拙见,只在商榷,问好州来一夫!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