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越调]塞上秋.榆林古迹八咏之一、二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5-26 12:55
标题: [越调]塞上秋.榆林古迹八咏之一、二
[越调]塞上秋.榆林古迹八咏

一、镇北台
高台镇远宁疆。烽烟不举边墙。
战鼓百年未响。榆溪河唱,黎民贸易安康。

[attach]5341[/attach]   

二、红石峡
雄峡巨字摩崖。清溪细浪涤沙。
燕过古桥洞下。年年炎夏,红男绿女喧哗。

[attach]5342[/attach]

注:1.镇北台位于陕西榆林。自余子俊将延绥治所迁榆,修筑长城后,蒙汉一直再无战事。故此台在军事上无实际意义,只是示威而已.
     2.红石峡位于镇北台西,榆溪河穿峡而过。原是元、明时期古寺,两岸石壁现存摩崖书法石刻一百多幅。是长城线上的游览胜地,每年夏季游人如织。



作者: 楚山孤云    时间: 2011-5-26 14:38
塞上秋,即天净沙,本为词谱,后入曲谱!欣赏、问好!
作者: 非子若云    时间: 2011-5-26 16:00
欣赏!
作者: 东方茉莉    时间: 2011-5-26 17:16
欣赏美曲、美图,问候大漠玩人老师,欢迎常来赐曲!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5-26 20:31
引用第1楼楚山孤云于2011-05-26 14:38发表的 :
塞上秋,即天净沙,本为词谱,后入曲谱!欣赏、问好!

是天净沙,因所咏之古迹下在塞上,故用此名。谢朋友光临!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5-26 20:32
标题: 回 2楼(非子若云) 的帖子
再得若云版主赏光,谢谢!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5-26 20:40
引用第3楼东方茉莉于2011-05-26 17:16发表的  :
欣赏美曲、美图,问候大漠玩人老师,欢迎常来赐曲!

啊呀!茉莉版主初见,竟给我高帽子戴,吓死我!我那是什么老师啊!学生刚来,请多关照 !
作者: 木石散人    时间: 2011-5-27 06:08
天净沙之名,童叟皆知,而塞上秋,如不看曲谱,知者甚少。
作者: 蟾宫醉客    时间: 2011-5-27 08:58
溪河唱:改一字好。

清溪细浪涤沙瀑泻古桥洞下。:感觉前后句写景状物稍有矛盾。
作者: 非子若云    时间: 2011-5-27 09:11
再来赏读!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5-27 09:30
标题: 回 7楼(木石散人) 的帖子
谢朋友光临!
所咏之景正好在塞上,所以用了这曲名。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5-27 09:35
[quote]引用第8楼蟾宫醉客于2011-05-27 08:58发表的 :
溪河唱:改一字好。

清溪细浪涤沙瀑泻古桥洞下。:感觉前后句写景状物稍有矛盾。

谢朋友指点!其实这不矛盾,就在这河上有一古桥,桥下有小瀑布。图片只发了一张。

溪河唱??这句必须是去声入韵,所以我已技穷了,朋友可有高招?望赐教!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5-27 09:36
标题: 回 9楼(非子若云) 的帖子
哈哈,拙作竟引来许多版主,甚感荣幸!再谢若云!
作者: 伴云来    时间: 2011-5-27 15:39
两处古迹特点突出,大哥刻画形象,即使不看图,也如景在眼前。问候大哥,祝好!
作者: 闭月羞花    时间: 2011-5-27 17:43
欣赏诗人作品,这两个景点我都去过。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作者: 夜雨晨露    时间: 2011-5-27 19:33
欣赏。别的由其他曲友关注了,我只关注格律:

一、镇北台
高台镇远宁疆。烽烟不举边墙。
战鼓年未响。榆溪河唱,黎民贸易安康。
二、红石峡
雄峡百字摩崖。清溪细浪沙。
瀑泻桥洞下。年年炎夏,红男绿女喧哗。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5-27 20:27
标题: 回 13楼(伴云来) 的帖子
云来过誉了啊。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5-27 20:39
引用第15楼夜雨晨露于2011-05-27 19:33发表的 :
欣赏。别的由其他曲友关注了,我只关注格律:

一、镇北台
高台镇远宁疆。烽烟不举边墙。
战鼓年未响。榆溪河唱,黎民贸易安康。
.......


先谢谢站长指点!
我又核对了一下曲谱,‘百’和‘古’的位置应是可平可仄的啊?
‘涤’应是平声,难道会是入声?我也搞不清了!
作者: 寒溪幽兰    时间: 2011-5-27 20:39
引用第7楼木石散人于2011-05-27 06:08发表的  :
天净沙之名,童叟皆知,而塞上秋,如不看曲谱,知者甚少。

老师所言很对,看了先生的曲,长了见识,欢迎多来交流。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5-27 20:40
引用第14楼闭月羞花于2011-05-27 17:43发表的 :
欣赏诗人作品,这两个景点我都去过。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啊,朋友来过这里啊!祝快乐!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5-27 20:43
标题: 回 18楼(寒溪幽兰) 的帖子
啊,版助光临,荣幸!以后就长住了!感觉这里很好!
作者: 寒溪幽兰    时间: 2011-5-27 20:49
先生好风趣啊,敬请多赐佳作,在这里玩的高兴!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5-27 20:56
佳作不敢!只要写了,我皮厚,不怕露丑!
作者: 蟾宫醉客    时间: 2011-5-29 23:08
溪河唱:改一字好。
清溪细浪涤沙瀑泻古桥洞下。:感觉前后句写景状物稍有矛盾。

谢朋友指点!其实这不矛盾,就在这河上有一古桥,桥下有小瀑布。图片只发了一张。
溪河唱??这句必须是去声入韵,所以我已技穷了,朋友可有高招?望赐教!


溪河唱:我指的并非韵脚,而是溪河二字本身意重,与首句“清溪”又重。天净沙本就字少,更应惜墨才是。
清溪细浪涤沙瀑泻古桥洞下:清溪细浪,水流潺缓,我觉得与“瀑泻”“稍有矛盾”并非无理之言。

08年我赴榆林参加第十届中国散曲研讨会时,游览过这个地方。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5-30 12:59
啊,先生说的很对,是我一时没搞清!让我想想看如何修理。盼先生经常斧正!
原来先生来过榆林啊,而且还是音乐人,倍感亲切!祝好!
作者: 兔喜雨    时间: 2011-5-31 16:22
迟赏为憾。欢迎朋友常来曲苑玩。第三句后两字去上为妙。野兔曾经写过红石峡,刊登在榆林诗刊,后来就几乎没有投稿了。
【中吕?山坡羊】榆林红石峡感赋(新韵)
青林围岸,红石铺涧,
渠成水到神工叹。
鸟声喧,浪涛翻,
摩崖镌刻游人恋,
蒙汉和谐天地宽。
您,也尽欢;咱,也尽欢。
问好。远握!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1-6-1 08:30
标题: 回 25楼(兔喜雨) 的帖子
哇!朋友也来过榆林啊,亲切!
朋友的诗将红石峡写尽了,连蒙汉和谐、水利工程这些最重要的内容也有了,比我的好多了!

第三句的‘洞’是去声,‘下’字在曲韵里是上声,应没错。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