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13楼田雨于2011-06-03 10:33发表的 :
反复拜读大作,对仗工稳,意蕴深邃,真是好诗。但有几点提出来与楼主切磋。
曾居墙牖脸朝东,??牖、脸,好像实了点。
忍辱无须道苦衷。??此句可酌。一般而言,对竹的赞誉还是很多的。
雨后新根争瘦壤,??瘦壤,有点生涩,土壤通常称肥沃或贫瘠,争瘦壤,亦于物性有悖。
霜前老干赚秋风。??赚,功利味浓,“唱”如何?
.......
引用第19楼笠翁于2011-06-03 20:15发表的 :
文同重彩功夫壮,郑燮轻描笔力雄。合掌!另外,用文同是掌胸有成竹之典,重彩功夫壮不妥,画竹他不如郑板桥。本来你用典了,一改还坏了。彻骨须酌,竹无骨却有节,但是当竹子成为骨的时候,它造就了雨伞和扇子。陋见!
引用第23楼不忮不求于2011-06-04 08:27发表的 回 17楼(卢佩恒) 的帖子 :
先生所言甚是,我想表达的即是文先生笔下的“竹”----腰身健;郑先生笔下的“竹”----骨骼雄。拟人而已,别无他意。
问候先生,遥颂夏祺!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