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赏析庄泉《高阳台 清明》
[打印本页]
作者:
狂野孤狼
时间:
2011-6-7 08:28
标题:
赏析庄泉《高阳台 清明》
高阳台 清明
庄泉
瘴雨欺春,重云锁岭,遗村苔井荒桥。溪涧清泠,声声流尽花朝。林深路断销魂客,倦鸟呼、山半沈寥。恶东风,吹皱林池,吹落红桃。
蓬蒿刺眼丘封卧,任重瞳跃马,官里渔樵。野哭何家,满山白蝶飞飘。卅年隔绝长思抱,寄酒肴、可到阴曹。不长留,怕听鹃啼,怕听人号。
注释:白蝶,冥钱的纸灰。
孤狼赏析:
清明,意为清淡明智。
清明,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常常是人们安排农事活动的时节。《孝经纬》有云:“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到来,气温开始升高,雨量也逐渐增多,正是耕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不明难早种”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古时,扫墓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又叫踏青节,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如荡秋千、蹴鞠、打马球)的习俗。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戴柳、射柳、打秋千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变。到如今,清明以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为最重要的内容。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极富特色的节日。
清明,自古以来就是诗人词客吟咏不断的题材。也不乏佳作妙句无数,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成为家喻户晓的千古绝唱。苏东坡《东栏梨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等。直到今天,写清明的诗词随处可见,也不乏优秀作品。下面,我们来谈谈当代诗人庄泉的词《高阳台 清明》。
《高阳台》,词牌名,又名《庆春泽》。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豆处增压一韵者。诗人庄泉此词,属于前后片各四平韵一体。人,都是有感情的。无论是身居何处,让我们最难忘记的,也许永远是亲情、爱情,友情等。人的一生中,无处不和“情”字打交道。而亲情,是我们永远无法割舍的。尤其是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把亲情放在“情”的第一位。这也难怪,中国有谚语云“打虎还靠亲兄弟”。从“情”来说,也许永远不会背叛自己的,莫过于亲情。也因为如此,每到清明时节,总不乏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究其原因,也许,我们只能用一个“真”字来形容吧!真情,往往能触发诗人的灵感,也只有真情之作,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每个人都必然有复杂的心情。
诗人庄泉的词《高阳台 清明》,来源于中华诗词论坛。诗人以“瘴雨欺春,重云锁岭”的对句而起,给全词定了一个悲戚的基调。“瘴雨”, 含有瘴气的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天之雨,应为喜雨,何以之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润物之雨,何以欺春?作者在这里,运用了移情的手法,把己之情,移于物。一个“春”字,点出了时间。“重云” 重叠的云层。“锁”字,用得绝妙。也为作者心灵之锁。此乃以景写情之句。“遗村苔井荒桥”,诗人继续着以三个并列的物象,遗村、苔井、荒桥,勾勒出一幅凄凉的图案背景。“溪涧清泠,声声流尽花朝。”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在诗人的心里,什么都染上了一个“愁”字。溪涧幽幽,声声如乐。可在诗人眼里,却另是一翻景象。此处之“冷”、“尽”,可谓句之眼。“林深路断销魂客,倦鸟呼、山半沈寥”,“林深路断”,没了去路。要么是目的地到了,或许是不知该怎么走。心情本就复杂,“林深路断”,愁上加愁,悲中来悲。诗人词笔也从“见”转到了“闻”:倦鸟呼,山半沈寥。到了半山腰,倦鸟啾啾,一片沉寥。“恶东风,吹皱林池,吹落红桃。”此时吹起了东风,林池吹皱,红桃吹落。确是“恶”也。读到此处。读者应想:诗人到底是去祭谁呢?在诗人眼里,一切都是那么悲凉。下片来给出答案。
“蓬蒿刺眼丘封卧,任重瞳跃马,官里渔樵”。 诗人看见蓬蒿丛里的坟墓。从“刺眼”二字来看,应属于大墓。因此诗人才有疑问,此墓那么豪华,是官里?还是渔樵?“丘封”,泛指坟墓。大者曰丘,小者曰封。《周礼?春官?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 郑玄注:“别尊卑也,王公曰丘,诸臣曰封。“重瞳”,代称虞舜或项羽。李白《远别离》诗有句:“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连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此处应指“不一样”的人物。“野哭何家,满山白蝶飞飘”。野哭的是谁家呢?满山的钱纸如白碟似的飞飘。作者在此处没有回答哭的到底是谁家。而是引出“卅年隔绝长思抱,寄酒肴、可到阴曹”。三十年前,亲人离去。亲人离开了,诗人常常想起被亲人抱的感觉。从数字“三十”和“抱”来看。诗人在三十年前,必然是个孩子。三十年过去了,如今已经长大成人,而对亲人的思念却是永远的。诗人常常“寄酒肴”,因此有此一问,可到阴曹?诗人同时也担心起来,三十年来,我寄的酒肴,您收到了吗?天地之隔,其实谁也不知道这个答案。也许,我们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给自己一丁点的安慰吧。至于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能不能收到,都不是重要的。“不长留,怕听鹃啼,怕听人号”。诗人该走了,这话是说给亲人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也算是对亲人的道别吧。“我”想多留会儿,可“我”实在不敢多留。只因怕听见山林里杜鹃“不归、不归”的啼声,怕听见别人的哭号。
从头读到尾,我们都不知道诗人所写的,到底是谁。是谁能让诗人有如此的心情。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诗人的亲人,是诗人的长者。其实,无论是写谁,都不重要。在清明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有更多离开的亲人、朋友让我们有更多的回忆,更多的思念。或许,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复杂的。
此词以作者的所见所闻为主线。把自己复杂的心情融入其中。炼字精准,情景交融,布局上采用上起下续的手法。以点带面。大量的悲切之字,把词的境界提上一层。读起来极其感人,如滴血音。前面大量铺陈渲染,为的是结尾的“卅年隔绝长思抱,寄酒肴、可到阴曹。不长留,怕听鹃啼,怕听人号。”颇具手法。
作者:
星剑雪兰
时间:
2011-6-7 13:46
一直很喜欢高阳台这个词牌,学习了!
作者:
疏影
时间:
2013-1-16 21:58
欣赏学习!问好!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