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重温旧梦 [打印本页]

作者: 雍梅    时间: 2011-6-21 16:18
标题: 重温旧梦
  
                          一
    初夏,石榴花渐渐开放了,绿叶衬红花,美丽极了。远望,它像一片烘烘燃烧的烈火,又像黄昏升起的红艳艳的晚霞。 而天又像孩子的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露出了鲜艳红太阳.夏天的雨呵,来的快,去的也快。
   雨过天晴,一条彩虹出现在碧蓝的天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一层层重迭着,相映生辉,它像一座金桥,横卧天空,气势雄伟,光彩夺目。杨沫在《青春之歌》 里写道:当花翅膀的麦雀子把乡村每个日子叫甜的时候,把黑土地的渴盼叫成金黄色,叫成起伏不平的波浪形,一个最最撩拨庄稼人的时令,又从镰刀上和红缨鞭上熟落了,又从那些古铜色的胸大肌、肱二头肌和醉意朦胧的微笑上熟落了!
   农民忙着收获金黄黄的麦子,而我忙着做生意。突然, 八岁的小女走到我身边埋怨我:“ 妈妈,我好孤独啊!你不是一个好妈妈,你整天着忙,忙,忙,也不领着我出去玩。”她说完此话,竟伤心的哭出声来。
  我的心突然像被一把刀子划过一样?,是啊,今年夏天,小妹和小弟等人都约我到南京旅游,我已忙为借口不出去。其实,我是心痛钱啊,今非昔比啊,自从债务缠身之后(三角债),我变得只要谈钱就变色,我现在连做梦都想着数钱呢 。
  其实,人,只有一辈子,用小沈阳的话说: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何必活的那么累?我一下子笑了一脸,泪了一脸,心情不仅轻松而且阳光多了。我对女儿说:“明天我带你到日照去看大海吧。”
  “是真的还是假的?”小女擦掉眼泪,边问边伸出小手指,“妈妈,我们拉勾吧,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谁骗人是小狗 ……”
    我和小女坐上了通往日照的旅游车,买票时说是40分钟就到了日照,谁知,修路,绕道,用了足足两个小时。
   我坐在窗口边,双手托着腮,欣赏着窗外的美景,客车从东南方出发,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一路缓缓地爬着,一行行的绿化树从眼前闪过,小鸟站在树上唱着歌儿,路边的野花也在和我们微笑,我突然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花香的,兴奋开心的味道。
  突然,客车就像老黄牛拉着破车一样的缓慢,哦,原来是一座大山一劈两半,从中间修成了路,客车很吃力往上攀登着 ……
  我仰望着大山的腹部,心里有一种清泉在流动,脑海里溢满了山的影子,沙石、或者一些不知名的灌木都静止或者灵动地充当这个世界的主角。
  走出大山,望见一泓幽幽的溪水,宛如大山的血脉,汩汩的流着,保持着大山的青春的与活力。我发现有两个男人正从溪水里泡澡出来,光穿着一件短裤头,正旁若无人地朝着他的轿车边走来,健壮的身体暴露在阳光底下。
当我恋恋不舍地再回头看着青灰色的山体时,我发现它像极了我们的父辈,微驼的背,披着阳光,负重前行,穿越时空,我想起了我的老父亲, 生前对我的关爱,我静静地享受着有父亲的温馨 ……

           二


    客车路过一条小河时,我发现,有几个正在洗衣服的女人,那里的女人洗衣服的方法与众不同,她们抓着小石头打的脏衣服流汁,好似逮住薄情郎一样,搓洗一阵,随手把小石头仍进河里,激起一阵水花。
走着走着,又看到河边有几棵柳树,水面上嬉戏着几只野鸭;还有正在喝水的母牛,水清见底;还有更令我惊喜的是鹅卵石映入了我的眼帘,我记得,我以前作过一首《鹅卵石》:

              我到沙滩上玩耍
              无意间
              看到一颗鹅卵石
              是你
              又勾起我对家乡的情思


             是水
            给你打磨好奇异的纹理
           连我老爷爷的前额
           也蓄存不下
           对你生日的记忆


          风和雨跑来
           告诉我
          你大浪淘沙的经历
         激流礁石走来
          告诉我
         你形成美观的哲理


         出于兴趣的爱好
         我弯腰把你捡起
         捡起的
          是岁月的痛处
         捡起的是生命的小溪

                      三

    哇塞,总算到了日照的边界了,一个大牌子上写着:热烈祝贺日照市荣获“国际联合国”人居奖。
    客车缓缓地行驶到一片菜园子前,小道上长满了向日葵,是十分迷人的那种,也就是和幼儿一般高吧,花盘的直径还没有女人的手掌大,这不是梵高眼中的向日葵,它缺乏野性的肆无忌惮的燃烧。奥,梵高!奥,燃烧,在燃烧的恍惚中,我看到还有一条通往果园的小径,路面覆盖着芳草,绿意盈盈,和向日葵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总算望到大海的雄伟壮观了,也望到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当我恋恋不舍地收回视线时,只听导游说:“你们自由活动吧,听着吹 哨子就返回来。”
   我和女儿在广场上每人买了一件游装,一阵阵的海风吹来,把我和女儿的秀发吹乱,而她竟迫不及待的换上了游装,兴奋地尖叫着跑到海滩上,打起滚来。
  而我坐在海滩上,被美丽的海浪诱惑着,我仰望着大海,喜欢山,喜欢海的我,此时看着它,如一份沉重的记忆,尘封在发黄的底片里,此时,被我翻起,也许太过沉重,也许是害怕,翻阅的代价,太大……为了让我的白发心灵得以安慰,我用去年到青岛旅游归来时,写的那首《大海之歌》,描述我此时的心境:
    在那片神圣的日出之地
    一些凡人的身体
    也染上太阳的颜色
    但不幸的是
    腐败的斑点正趋消失
    神秘和高贵的荣耀属于来世


   旭日升起
   波涛与蓝色的海面上
   闪耀着五艳六色的颜色
   深不可测的海底
   盛满人生的
   宿愿和迷茫


    夜海中的小渔村如舟
    栖满女人们
    温如玉叶的梦
    大海
    你蕴藏着人类
    无法包容的能量


    日月星辰
    江湖山川
    都在你的影响下
    浸透了一年四季的精神
    如今我如同一只倦飞的鸟儿
    不再去想飞翔的事情


     那波涛滚滚
     在灯塔的照耀下
     积蓄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此时的我
     真想躺在你的涛声里
     做一个还魂大海的梦

       四

    现在我又四下张望起来,发现大海里有很多的男女老少,穿着游装或者内衣内裤,而海滩上也有袒胸露背的人,保守的我,不好意思在众目睽睽之下,穿的太性感,没有换游装,我便穿着长衣长裤躺在了海滩上,奏起了不和谐的乐章。
   我多次到过青岛,也去看了几次大海,只能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站在栈桥上欣赏大海的波涛滚滚,那里的海滩很小,远离乱绪烦扰的我,真想和现在一样躺着,因为对我来说,实在是一种心灵的需要啊……
  诗人说:沙是一群不穿衣服的孩子;
          沙是流浪,是渴死的水;
          沙滩是浪游者的家园。
    我安静地躺着,接受海滩特有的温热与柔软,双手一次次地将沙粒大把大把地抓起,再看着它们若雨线样从指缝中流下来,剩下的最后的几粒在掌心里晶莹着,细细的品读,就读出时光的影子,自己的影子,一些杂乱的思绪像雾一般从远处飘来,又走散。 我分明是在读一本难懂的书。灰黄色的沙粒,闪着太阳的光泽,大小均匀地铺展在光阔的大地上,看不出它们是否忧伤 ……
  人际网、关系网、亲朋好友织成的网 ……每个人都活在网中央,每个人都试图挣脱这张网,但都无能为力,我也不例外,好累好累啊 ……
   记忆深处,一只鸟儿大概被月光惊飞了,流逝的岁月就像被人遗忘的珍珠,再有散乱的记忆点点穿起,组成一首首田园风光的诗,一幅幅美丽的画。
  此时,我想到这里,翻身望着天空,白云在翔舞,它变幻莫测,神奇无比,有时是动物;有时是人物;有时是一幅画;有时是一首流淌的歌。我情不自禁地吟出一首小诗《云》
  你是风的小屋,
  你是梦的家园;
  你是蔚蓝大海
  流动的画面
  人在安静中超脱心灵的归宿,把可以丢开的烦恼用心中的淡定化掉,把心中的忧伤用阳光赶跑。这时,我的内心一阵清凉,宛如幽香伴我入眠……

                       五

    “妈妈,你快和我一起喊:我是大海的女儿 ……”
   “ 妈妈,退潮了,哇塞,有这么多的小鱼、小虾和贝壳,人家都在捡啊 ……”
    突然,小女一次次的喊叫声,惊扰了我的美梦,我揉揉眼睛站起来,小跑到海里,果真退潮了,我也加入了收获大海恩赐的行列中 ……
    我和女儿捡了很多小鱼和小虾,女儿说:“妈妈,如果我们拿回家,它们会死掉的,倒不如我们再放回大海,叫它们找妈妈吧!”
   “ 好啊,我赞成我宝贝女儿的意见。”
    放生之后,我陪着女儿大喊:“我是大海的女儿 ……”
    等我们喊累了之后,我母女俩在浅水里堆起高山来,堆了两座,然后,我洗干净手之后,捧了一些清凉的水放在口里。小女学我的样子,也把水送进嘴里,然后又吐出来,妈啊,原来大海的眼泪是咸的……
    此时,导游吹着哨子催着我们上岸了,我和小女恋恋不舍的看着大海,但是我们终究仅算一个过客,等会儿我们从哪里来,再回到哪里去 ……
    回家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皎洁圆润,小女讨好地对我说:“妈妈,你的脸像月亮,我好喜欢啊!”
    我的眼睛,突然泪光闪闪,我忽然明白了: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我捧起小女的头,在她漂亮的额头上亲了又亲。
    女儿说:“妈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
    我听着她稚气的话语,把我的心都泡软了 ……
作者: 烟锁雾楼    时间: 2011-6-21 23:54
文章时间脉络、空间脉络都甚为清晰,让我们随作者一路领略了自然山水、大海之美景。其中之讲述,用语适实得体。
欣赏!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