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根雕
[打印本页]
作者:
虚虚子
时间:
2011-6-28 09:55
标题:
根雕
根 雕
清瘦存风骨,飘然弃俗身。
生前幽暗日,谁是识君人?
作者:
不忮不求
时间:
2011-6-28 13:50
妙绝!激赏!
问候先生!
作者:
又是秋色
时间:
2011-6-28 14:58
有点意思。
作者:
司马长风
时间:
2011-6-28 15:11
立意颇新,挖掘亦深,激赏飘红!
三句显弱,再酌为佳。
作者:
诗酒当歌
时间:
2011-6-28 17:16
附议首版,三句还可练。
余不错。
作者:
虚虚子
时间:
2011-6-28 20:16
多多感谢不忮版雅赏并鼓励!
向您问好!
作者:
顽石
时间:
2011-6-28 20:19
欣赏先生隹作!问好!
作者:
虚虚子
时间:
2011-6-28 20:19
多谢秋色版助的雅鉴!
向您问好!
作者:
虚虚子
时间:
2011-6-28 20:25
多多感谢司马首版的雅鉴!
我听您的指教,三句我再下功夫。
向您问好!
作者:
虚虚子
时间:
2011-6-28 20:26
多谢当歌版的雅赏!
向您问好!
作者:
虚虚子
时间:
2011-6-29 14:58
谢顽石诗友临赏!
问候!
作者:
虚虚子
时间:
2011-6-29 15:02
三句已改,敬请版主鉴阅并指教!
谢谢!远方敬茶!
作者:
司马长风
时间:
2011-6-29 16:29
引用楼主虚虚子于2011-06-28 09:55发表的 根雕 :
根 雕
清瘦存风骨,飘然弃俗身。
当年潇洒日,谁是识君人?
[ 此帖被虚虚子在2011-06-29 14:52重新编辑 ]
改后反不如前。前二句既言“存风骨”、“弃俗身”,转句又云“当年潇洒”,结复问“谁识”,其意不识者“当年”也,与前二句之意反。如是,则“存风骨”、“弃俗身”反不如“当年”矣。
此首比拟手法合于咏物诗之法,只是转句不得法。此题材可从喻人生境遇入手,今昔对比,以今之“达”反照昔之“穷”,以今之“显”反衬昔之“隐”,以今之“雅”反观昔之“俗”,皆需于转句着力。如必用“当年潇洒”之意,以昔之“荣”对比今之“枯”,则前二句均应另酌。
根雕艺术可谓“化腐朽为神奇”,如从此切入,亦可出彩。
作者:
虚虚子
时间:
2011-6-29 16:50
真师也!
愚人顿悟。不讲客气话,一切都在心中........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