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正宫•合欢曲】民歌之十(新韵) [打印本页]

作者: 木石散人    时间: 2011-7-19 12:16
标题: 【正宫•合欢曲】民歌之十(新韵)
    【正宫•合欢曲】民歌之十(新韵)
死亲娘,似悲伤,苦诉生平撼上苍。虽道声凄无眼泪,原来他是代哭丧。
作者: 寒溪幽兰    时间: 2011-7-19 15:26
悲哀,现在是金钱什么都可以办到的。赏学老师好曲!
作者: 土烟斗    时间: 2011-7-19 17:18
哭声是否响亮,并不是代表后人孝心……
作者: 墨香斋    时间: 2011-7-19 18:06
散人版主观察社会独具慧眼,确实有代哭丧的现象。问好版主?
作者: 木石散人    时间: 2011-7-20 06:36
引用第1楼寒溪幽兰于2011-07-19 15:26发表的  :
悲哀,现在是金钱什么都可以办到的。赏学老师好曲!
谢谢幽兰雅赏。
作者: 木石散人    时间: 2011-7-20 06:37
引用第2楼土烟斗于2011-07-19 17:18发表的  :
哭声是否响亮,并不是代表后人孝心……
谢谢土兄雅评。
作者: 非子若云    时间: 2011-7-20 07:40
欣赏好曲!
作者: 木石散人    时间: 2011-7-21 06:20
引用第3楼墨香斋于2011-07-19 18:06发表的  :
散人版主观察社会独具慧眼,确实有代哭丧的现象。问好版主?
谢谢墨香斋雅评。
作者: 木石散人    时间: 2011-7-21 06:21
引用第6楼非子若云于2011-07-20 07:40发表的  :
欣赏好曲!
谢谢雅赏。
作者: 非子若云    时间: 2011-7-21 08:22
再赏!
作者: 东方茉莉    时间: 2011-7-21 15:32
哭丧乃社会现象,老师捕捉细微,好曲好讽,值得学习。
作者: 木石散人    时间: 2011-7-22 08:02
引用第10楼东方茉莉于2011-07-21 15:32发表的  :
哭丧乃社会现象,老师捕捉细微,好曲好讽,值得学习。
谢谢茉莉雅评。
作者: 东方茉莉    时间: 2011-7-22 15:57
再赏好讽,远握问候老师!
作者: 木石散人    时间: 2011-7-23 07:42
引用第12楼东方茉莉于2011-07-22 15:57发表的  :
再赏好讽,远握问候老师!
谢谢茉莉。
作者: 兔喜雨    时间: 2011-7-23 22:59
呵呵,有趣。问好散人兄。
作者: 木石散人    时间: 2011-7-24 07:28
引用第14楼兔喜雨于2011-07-23 22:59发表的  :
呵呵,有趣。问好散人兄。
谢谢寓目。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