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毛主席多用词韵写律诗
[打印本页]
作者:
枫叶流丹
时间:
2011-8-22 15:19
标题:
毛主席多用词韵写律诗
本帖最后由 枫叶流丹 于 2016-12-19 23:21 编辑
毛主席多用词韵写律诗
近体诗一般要依“平水韵”押韵,所以“平水韵”也称“诗韵”。它既可说明唐人写近体诗的用韵,也是我国近几百年来诗人写近体诗押韵的标准。近体诗原则上不可以通韵,否则叫作“出韵”。毛主席所写的律诗,出韵的情况比较多。他往往是用词韵来写律诗。例如:
《七律?长征?》(193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韵脚是:“难、闲、丸、寒、颜”,押词韵第七部平声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其中“难、丸、寒”是寒韵,“闲”是删韵,“颜”是先韵。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韵脚是:“黄、江、慷、王、桑”,押词韵第二部平声三江七阳通用。其中“江”是江韵,“黄、慷、王、桑”是阳韵。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1949)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韵脚是:“忘、黄、章、量、江”,押词韵第二部平声三江七阳通用。其中“忘、黄、章、量”是阳韵,“江”是江韵。
《七律?答友人》(1961)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韵脚是:“飞、微、衣、诗、晖”,押词韵第三部四支五微通用。其中“飞、微、晖”是微韵,“衣、诗”是支韵
《七律?冬云》(1962)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韵脚是“飞、稀、吹、罴、奇”,押词韵第三部四支五微通用。其中“飞、稀”是微韵,“吹、罴、奇”是支韵。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1963)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韵脚是:“飞、违、题、非、谁”,押词韵第三部四支五微八齐通用。其中“飞、非”是微韵,“题”是齐韵,“谁”是支韵。
还有一些律诗既不押诗韵,也不押词韵。例如:
《七律?忆重庆谈判》(1945)
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韵脚是:“民、金、争、生”。其中“民”(真韵)属词韵第八部,“金”(侵韵)属词韵第十三部,“争、生”(庚韵)属词韵第十一部。
《五律?喜闻捷报》(1947)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韵脚是:“穹、生、通、城”。其中“穹、通”(东韵)属词韵第一部,“生、城”(庚韵)属词韵第十一部。
《五律?张冠道中》(1947)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韵脚是:“风、惊、冰、行”。其中“风”(东韵)属词韵第一部,“惊、行”(庚韵)、“冰”(蒸韵)属词韵第十一部。
《五律?看山》(1955)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下,欢迎有晚鹰。
韵脚是:“峰、空、风、人、鹰”。其中“峰”(冬韵)、“空、风”(东韵)属词韵第一部,“人”(真韵)属词韵第六部,“鹰”(蒸韵)属词韵第十一部。
《五律?西行》(1965)
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
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海酿千钟酒,山栽万仞葱。
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
韵脚是:“空、通、葱、朋”。其中“空、通、葱”(东韵)属词韵第一部,“朋”(蒸韵)属词韵第十一部。
郭沫若《满江红?读毛主席诗词》说:“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毛主席诗词博大精深,隐秀错采,尤其是词,才雄思赡,刚柔兼陈,在我国诗坛堪称“泰山北斗”。毛主席的一些律诗,按平水韵要求,存在“落韵”现象,也是大手笔往往“不可以词害意”(清・袁枚《随园诗话》)。
作者:
柳下惠兄
时间:
2011-8-23 12:06
有研究。??和平水,都是中古音系,?妨。
作者:
白云边
时间:
2011-10-10 23:32
真因为如此,所以他能写出脍炙人口,使人记忆犹新的好诗来。现在写诗的人多如牛毛,但又有几个能写出叫人入目一新的好诗?
作者:
唐再光
时间:
2014-3-13 21:08
愛斯基摩人生長在北極,沒有吃過水果;
有好心人送一個甜柑給他吃,告訴他這個柑是甜的;
後來愛斯基摩人說柑是不好吃的,
為什麼,因為他連皮吃,
詩的世界,不少人就是挑皮挑核來吃,...
群眾是吃果肉的,所以叫好;
作者:
唐再光
时间:
2014-3-13 21:23
對不起,原來想修改
誤按了[新鮮事]
作者:
西河主人
时间:
2014-3-14 23:21
为什么一定要遵平水韵?现代人有几人能准确读出平水韵的音来?
作者:
汤谷
时间:
2014-4-22 18:08
非也。毛押的是随口韵,并不是词韵。从前公开发表过的要好一些,因为发表前召集文人座谈修饰,未发表的更能代表其真实水平。像真、侵、庚在词韵中也不会通押,东韵庚韵等亦然。
从其公开发表的律诗绝句来看,毛氏晚年有向诗韵皈依的倾向,有些已完全按诗韵押韵(如“三打”、“题照”等篇),有些仅个别字出韵(如“冬云”)。事实上,毛氏是主张旧体诗按规矩来的。
作者:
汤谷
时间:
2014-4-22 18:11
标题:
回 西河主人 的帖子
西河主人
:
为什么一定要遵平水韵?现代人有几人能准确读出平水韵的音来?
(2014-03-14 23:21)
因为历代诗人都依诗韵做诗。平水韵没有一个准确读音,只有相对的音位。它其实就是汉语文言的语音规范(一种书面标准而已)。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