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七律●题石鼓书院
[打印本页]
作者:
江南之春
时间:
2011-10-19 11:53
标题:
七律●题石鼓书院
本帖最后由 江南之春 于 2016-8-1 17:19 编辑
文:江南之春
元和石鼓立雁群①,千载书斋金匾新②。
耳闻近傍诗朗朗,目追远客韵醇醇③。
合江凝碧渔歌晚④,幽径回廊练操晨。
淡看两皇题额事⑤,湖湘文化再逢春⑥。
①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石鼓书院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六朝的千年学府,石鼓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河南睢阳、江西白鹿洞、湖南岳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
②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2008年衡阳市人民政府仿照清代石鼓书院格局重建了石鼓书院。
③苏轼、周敦颐、朱熹、张?、程洵、郑向、湛若水、叶钊、邹守益、茅坤、陈士雅、旷敏本、赵大洲、林学易、王敬所、蔡汝南、胡东山、李同野、罗近隐、王?运、曾熙等人在此执教,在衡阳培育了王居仁、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朱炳如、伍定相、曾朝节、陈宗契、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彭述、杨度、齐白石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诸葛亮、罗含、郦道元、齐映、宇文炫、杜甫、吕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其状蔚为壮观。
④书院在湘水、蒸水两江汇合处,扼守两江,乃风水宝地。
⑤宋代太平兴国2年(978),宋太宗赵匡义为赐“石鼓书院”匾额。
宋仁宗景?2年(1035),曾担任集贤殿校理之职的刘沆,在衡州任知府。这时,他将石鼓书院的故事上报给皇帝,宋仁宗阅后,再赐额“石鼓书院”。
⑥衡阳为湖湘文化发祥地。
作者:
如琴可听
时间:
2011-10-19 13:14
淡看两皇题额事,湖湘文化再逢春。
如琴在此摘句欣赏。
作者:
邹古华
时间:
2011-10-23 11:01
好风景........................好心情
作者:
江南之春
时间:
2011-10-23 14:30
引用第1楼如琴可听于2011-10-19 13:14发表的 :
淡看两皇题额事,湖湘文化再逢春。
如琴在此摘句欣赏。
诚谢斑竹,问好!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