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无友不如己者 [打印本页]

作者: 江南小山    时间: 2011-12-16 11:03
标题: 无友不如己者
其实古人对“朋”和“友”是有不同的界定意义的吧。比肩为朋,相扶为友。所以我们习惯说“国际友人”,大概就取其可以相扶助的意思。子曰:“无友不如己者”,又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友”在于修身,故曰“无友”;“朋”在于养性,故曰“不亦说乎”。

将“无友”界定在修身层面,首先可以从“学”的角度去探讨。学做人,学做事,学为政,人都有自己所不足的地方,别人在某方面有好的品质,与之为友就可以时刻纠正补足自己。师所以解惑,朋所以比肩,友则所以校正激励。三者备则人行于世,庶几可以。性情激越者友于朴厚者,则可以和其光;技艺娴熟者友于职业大师,则可以精其艺;性情怠惰者友于勤勉者,则可以勤于业。此三者不必同道,但有足能精警提携于自己的不足的,皆足以为友。是故陶潜乐乎老农,张旭游于公孙氏,淮阴惭于漂母。古人说:篷生麻中,不扶而直。故良友如麻也。不善选择则性近泛滥,只靠自律何如以友扶助。君子固慎独,君子以善于友良。是“无友不如己者”,不使自己的缺陷泛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善发掘而学习之。其良善持久而足以扶己所不足者,求为友焉。

修身其次,则可以从行事角度去探讨。行而能成,贵在勤勉,在坚持,在精苦,在细密。己所不足,取之于友。故上赏赏德,能佐己成事也。此晋文之赏“曰无背信”者,而汉高之贵萧何。是以有功人和功狗之论。非谬论也,于性足以相扶也。晋文从奔者皆豪俊,所贵者赵氏,是扶以德也。次则以亲,次则以功。是介子推之割肉虽及骨,亲功之伦也。又何怨乎远?齐桓扶于管仲而霸,扶于三子而蛆出于户。

至若攀附富贵,凭名论交,则曲解此意已远。是非友而朋之,非朋而群之。追名逐利罢了。然则俗世解释“无友不如己者”,却多取此意。关键是,孔子的论说是成一个体系的,虽然《论语》是语录体,但是其精神却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来看。“君子党而不群”,“有朋自远方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友不如己者”。合起来是一个思想整体。并且,“无友”,并不是说“不朋”。所以开篇先分明“友”和“朋”是有区别的。不如己者不能使自己进益,然则若是同道则足以相娱。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不亦说乎?”。若一概不如己者即摈弃之,是失圣人意矣。而至于攀附富贵,鄙夷贫贱,岂足为君子取?而夫子又何屑于教其以“无友”呢?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