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小令一半儿结句辨析 [打印本页]

作者: 楚山孤云    时间: 2012-6-17 22:07
标题: 小令一半儿结句辨析
《九宫大成谱》有三只【仙侣 一半儿】,一只定格为张可久的《野桥筹耿子春》“海棠香雨污吟袍,荔枝空墙闲酒瓢,杨柳晓风凉野桥,放诗豪,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另外两只为剧曲,与本文无关。《全元散曲》现存43只【仙侣一半儿】,我把这43只散曲的结句分为五类,摘录如下:

A.一半儿作主语,形容词对比
01.王和卿     不免插金钗,一半儿蓬松一半儿歪。
02.胡绍开 闪出些月儿明,一半儿阴来一半儿晴。
03.胡绍开 被儿底梦难成,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冷。
04.关汉卿 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05.关汉卿             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06.周文质             泪沾衣,一半儿才干一半儿湿。
07.赵善庆             鬓毛衰,一半儿苍苍一半儿白。
08王和卿              盼佳期,一半儿才干一半儿湿。
09.张可久             话儿?,一半儿佯羞一半儿敢。
10.张可久             劣冤家,一半儿真来一半儿假。
11.张可久             牡丹时,一半儿姚黄一半儿紫。
12.查德卿             最关情,一半儿温温一半儿冷。
B.一半儿作主语,名词对比:

13.查德卿      絮叨叨,一半儿连真一半儿草。
14.王举之      玉温柔,一半儿啼痕一半儿酒。
15.无名氏      试?裳,一半儿斜披一半儿敞。
16.胡绍开      路踌躇,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17.胡绍开      酿秋光,一半儿西风一半儿霜。
18.张可久      谩嗟吁,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19.张可久      可怜秋,一半儿芙蓉一半儿柳。
20.张可久      恼诗情,一半儿清香一半儿影。
21.张可久      放诗豪,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
22.张可久      乐忘归,一半儿青山一半儿水。
23.徐再思      病根由,一半儿因花一半儿酒。
24.徐再思      片红无,一半儿狂风一半儿雨。
25.查德卿      再偷?,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
26.徐再思      这别离,一半儿因咱一半儿你。
C.一半儿作主语,动词对比:

27.宋方壶        待他还,一半儿微开一半儿掩。
28.赵善庆,  动吟怀,一半衔春一半开。(原文如此)
29.查德卿      眼昏昏,一半儿微开一半儿盹
30.查德卿      梦初惊,一半儿昏迷一半儿醒。
31.查德卿      两眉间,一半儿微舒一半儿敛。
32.查德卿      按春纤,一半儿端相一半儿掩。
33.查德卿      粉郎前,一半儿支吾一半儿软。特例。
34.张可久      唤蛮蛮,一半儿依随一半儿懒。特例。
35.无名氏      被风吹,一半儿沾泥一半儿飞。特例。
分析:
以上三类的结句“一半儿.....一半儿......”是一个固定的句式。“一半儿”是“一半”的儿化,作名词词组,通常作主语用,后面省略了“是”。就是说作表语的词语才可以接在“一半儿”之后。在相对的一个整体范围内,拿两类事物进行比较,其表语必须是同类事物,即用同类词来比较,不是同类词最好不要用在一半儿之后作比较。
D.一半儿作关联语,同“一边儿...”
36.周文质              要开怀,一半儿殃及一半儿买。

37.张可久              话儿?,一半儿佯羞一半儿敢。       特例。
38.张可久              唤蛮蛮,一半儿依随一半儿懒。       特例。
39.王和卿       越恁瘦严严,一半儿增添一半儿减。
40.王和卿   提起来越心焦,一半儿丝?一半儿烧。
41关汉卿    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42.关汉卿   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分析,
以上元人也把“一半儿”当作关联语用,意思与“一边儿.....一边儿......”相同。严格地说这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但古人已是约定俗成的东西,我们只好遵从了。如第42句,一半儿一推辞一半儿肯,就是个典型的曲语。但今天在生活中人们只说,一边推辞一边儿肯。一半儿作为关联语用,后面通常接动词。


E.43一半儿作为副词短语,修饰动词。
43.张可久,    泪潜潜,一半儿门开一半儿掩。   

分析:
以上“一半儿”,意思为:门一半儿开着一半儿掩着。

结论:
1.【仙侣 一半儿】正格,五句、五韵,33个字。末二句为一整体,不宜分隔。该曲旋律结音上扬,末字当以上煞为最和谐,次之阳平声,上述元人作品没有用去声的例子。
2.一半儿第四句要求平声韵,第五句结句要求上声韵,加之,两个一半儿要求用同类词,而且最好是反义词,这几个条件决定此调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细观元明清一半儿,结句雷同屡见不鲜。曲友可以效仿。

3.有的曲谱,要求前三句作鼎足对,可从,亦可不从。
4.曲谱反映的是通例,而非特例,因此,不建议曲友按照上述特例来填辞.
(2013年2月修订)



作者: 轻风山庄    时间: 2012-6-17 23:35
收藏!多谢楚兄!
作者: 轻风山庄    时间: 2012-6-17 23:54
张可久是后期散曲雅化的领头羊,这《一半儿》的起首三句鼎足对真是漂亮!
作者: 野谷山人    时间: 2012-6-18 00:06
楚山兄每次都是引用好多好多例子去证实一个问题,其用心之良苦,众所周知!
作者: 轻风山庄    时间: 2012-6-18 00:34
专心致志一孤云,曲苑深究谁似君?心血文章须奉樽。幸为邻,一半儿先生一半儿品。
临屏凑一个,向楚兄致敬!
作者: 木石散人    时间: 2012-6-18 08:02
谢谢,学习。
作者: 兔喜雨    时间: 2012-6-18 09:22
好辨析。。加亮共赏。。
作者: 楚山孤云    时间: 2012-6-18 09:28
标题: 回 2楼(轻风山庄) 的帖子
轻风山庄:张可久是后期散曲雅化的领头羊,这《一半儿》的起首三句鼎足对真是漂亮! (2012-06-17 23:54)
清风兄熟知元曲,所论甚是!谢谢您的光临关照!远握问好!
作者: 楚山孤云    时间: 2012-6-18 09:29
标题: 回 3楼(野谷山人) 的帖子
野谷山人:楚山兄每次都是引用好多好多例子去证实一个问题,其用心之良苦,众所周知! (2012-06-18 00:06)
谢谢山人谬赞!顺祝夏安!
作者: 楚山孤云    时间: 2012-6-18 09:30
标题: 回 4楼(轻风山庄) 的帖子
轻风山庄:专心致志一孤云,曲苑深究谁似君?心血文章须奉樽。幸为邻,一半儿先生一半儿品。
临屏凑一个,向楚兄致敬! (2012-06-18 00:34)
谢谢清风兄谬赞。收藏大作!顺治敬意!
作者: 楚山孤云    时间: 2012-6-18 09:31
标题: 回 5楼(木石散人) 的帖子
木石散人:谢谢,学习。 (2012-06-18 08:02)
谢谢散人斑斑!遥祝夏安!
作者: 楚山孤云    时间: 2012-6-18 09:31
标题: 回 6楼(兔喜雨) 的帖子
兔喜雨:好辨析。。加亮共赏。。 (2012-06-18 09:22)
谢谢兔弟!远握问好!
作者: 非子若云    时间: 2012-6-18 09:47
学习楚山钻研的精神!
作者: 寒溪幽兰    时间: 2012-6-20 14:22
感谢楚山老师分享,受益!
作者: 寒溪幽兰    时间: 2012-6-20 14:22
11.张可久       牡丹时,一半儿姚黄一半儿紫。
13.张可久      牡丹时,一半儿姚黄一半儿紫。

18.胡绍开      路踌躇,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19.胡绍开      路踌躇,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这两个是否重复?还是楚山老师笔误?
作者: 轻风山庄    时间: 2012-6-20 14:58
昨日在“风雅颂”网拜读了楚兄几篇论曲大作,获益良多,何不也贴到此处来?
作者: 楚山孤云    时间: 2012-6-20 22:15
标题: 回 14楼(寒溪幽兰) 的帖子
寒溪幽兰:11.张可久       牡丹时,一半儿姚黄一半儿紫。
13.张可久      牡丹时,一半儿姚黄一半儿紫。

18.胡绍开      路踌躇,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19.胡绍开    &n .. (2012-06-20 14:22)
谢谢您,已经定正了!
作者: 楚山孤云    时间: 2012-6-20 22:16
标题: 回 12楼(非子若云) 的帖子
非子若云:学习楚山钻研的精神! (2012-06-18 09:47)
谢谢若云兄光临关照。
作者: 楚山孤云    时间: 2012-6-20 22:18
标题: 回 15楼(轻风山庄) 的帖子
轻风山庄:昨日在“风雅颂”网拜读了楚兄几篇论曲大作,获益良多,何不也贴到此处来? (2012-06-20 14:58)
有些是有针对性的,比如他们好发自由曲。谢谢!
作者: 兔喜雨    时间: 2012-6-25 00:08
再来品读。。再次谢过楚山兄。。
作者: 孤独居士    时间: 2012-6-26 15:31
学习!长知识了!
作者: 东方茉莉    时间: 2012-6-27 10:50
赏学,收藏。谢过楚山兄!
作者: 梅雨飘红    时间: 2012-7-9 23:54
收藏、学习,辛苦了,问候老师~远握!
作者: 土烟斗    时间: 2012-7-12 16:26
分享,多谢!
作者: 随缘自在    时间: 2012-8-9 09:52
拜读学习,每读先生高论,少走许多弯路。感谢、致敬!
另,《萧自熙散曲格律》说此牌对仗者占一半,是否说,前三句鼎足或前两句对仗是最完美的,但不是必须对仗?不知我的理解对否。问好先生
作者: 楚山孤云    时间: 2013-2-22 22:42
标题: 回 24楼(随缘自在) 的帖子
随缘自在:拜读学习,每读先生高论,少走许多弯路。感谢、致敬!
另,《萧自熙散曲格律》说此牌对仗者占一半,是否说,前三句鼎足或前两句对仗是最完美的,但不是必须对仗?不知我的理解对否。问好先生 (2012-08-09 09:52)
是的,有的人要求前三句作鼎足对。对的好,当然可以接受;对的不好,不如不对仗。
作者: 野谷山人    时间: 2013-2-23 23:38
非常感谢楚山兄的这种治学精神!
作者: 兔喜雨    时间: 2013-2-24 21:52
再来学习。。祝老兄元宵节愉快。。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