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片片红叶总牵情 [打印本页]

作者: 孤剑啸月    时间: 2012-7-31 09:52
标题: 片片红叶总牵情
   


    不到三峡不知江山之美,不到巫山不知红叶之奇。不见神女峰难解传说之神。
    巫山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地,素有“渝东门户”之称,地跨长江巫峡两岸。坡度陡峭,与峡谷横剖面呈“V”字形,高度宽过河谷数倍。犹如刀削斧劈,鬼斧神工,峻秀奇美,令人叹为观止。
    巫山神女峰又叫望霞峰、美人峰,是巫山十二峰之一,位于巫峡大江北岸。峰足弄浪,翘首云天,峰巅云雾缭绕,如纱如烟,像是浣纱累了的西子,正在伸腰小憩,恬适而娴雅。又像怀春的少女在痴痴远望他乡的游子。孤独而凄美。因此而得名神女峰。其他十一峰也各有特色,或壮美、或缠绵。有峰皆奇,有泉皆飞,与神女峰相互映衬形成了一道荡气回肠的风景。
    说到神女峰不能不说巫山红叶.全国基本都有红叶,但是巫山红叶品种之全,形态之美,面积之大,时间之长,可谓全国之最。每到秋季十月份开始,其观赏期可长达3个月之久。万山红遍,云蒸霞蔚,如火如荼,蔚为壮观。堪称巫山红叶甲天下。再配上峡谷之恢弘,巫山之险,神女峰之奇,真是个令人心往神驰的梦幻般旅游胜地。因此也引发了人们无数的美妙联想和美丽的传说。
    相传上古时炎帝与皇帝经过了阪泉之战后,炎帝大部分部族归属了黄帝,实现了华夏一统。开战前炎帝为了保护爱女瑶姬,就安排部分亲兵带瑶姬逃了出去。他们溯江而走,逐水漂泊数月也没有找到可心安居的地方,这天忽然被巫山拦住了去路。瑶姬当时虽然年纪虽小,却聪明慧智,豪气干云,颇有乃父之风。看到巫山阻路,认为这是上天的安排,就令部族停了下来。结庐定居,屯垦造田。当时因巫山横隔,旱时赤地千里,涝时洪水肆虐。瑶姬就带领部族开山引水,疏洪归江。边干边总结经验。虽有好方法,毕竟人力有限,奋战数年,成效不大。
    适逢大禹治水来到这里。看到这里的人们如此顽强不息,深深感动,忘了自身安危,遂变成一条巨龙,一头把巫山撞为两段。三峡虽然贯通了,大禹也因此受了重伤。瑶姬感激之余,更被大禹的英雄神武和不顾个人安危,为天下苍生造福的精神所折服。每日衣不解带,汤饭药石伺候着心中的英雄。经过瑶姬多天的精心照顾,大禹终于康复了,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他要走了,为了完成他造福人间屯田治水的使命。瑶姬强行压抑着心中的恋恋不舍,默默为大禹送行。临行前她把多年来治水屯田的心得用黄绫誊抄下来送给了大禹,后人传说叫《黄绫宝卷》,里面记录了如何用锤、钎凿石,造车、船运土等等。据说大禹在她的帮助下,再也不蛮干了,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大禹走了,也带走了瑶姬的芳心。自心上人走后,瑶姬整天都站在巫山上向远方眺望,为了不错过心上人来的方向,一天一宿十二个时辰,她每隔一个时辰换个方位遥望,深怕错过了他的身影。她不知道他会从那个方向回来。后来瑶姬的影子就形成了巫山十二峰。为了缓解相思之苦,她就用绣花针扎自己的手指,鲜红的血滴在树木的枝叶上,红遍了整个巫山。古时候人们都说十指连心,后来人们都说巫山红叶是神女瑶姬用心血染红的。
    神女峰默守千年,看来大禹最后还是没有回来,只留下这满山殷红而热烈的思恋,和不同版本的传说。
    看遍巫山红叶,俯瞰三峡库区的恢弘壮阔,回顾沉入库区底的沧海桑田。品味着美丽的风景和动人的故事,不仅想起了为了大局而迁徙的移民,感慨万千。这些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徙于此的炎帝子孙,如今为了家国发展,不得不响应国家召唤,离开了他们坚守千百年的故土。他们的精神多么像他们的代表神女瑶姬和英雄大禹,舍小我为大局。染红巫山的红叶应当也有他们的心底血。
    巫山的神女、巫山的红叶。巫山的英雄们,我向你们致敬。
作者: 云中一鹤    时间: 2012-7-31 22:40
文章开篇引人入胜,行文流畅,语言精练,叙述详略得当,且充满传奇色彩,结处又有深意,是一片上好的散文。友情提示:“瑶姬当时虽然年纪虽小”,虽小可否改为尚小。问好孤剑啸月,欢迎一如既往的支持国风散文版。
此文加精鼓励!
作者: 听风雨者    时间: 2012-8-2 12:58
“文章开篇引人入胜,行文流畅,语言精练,叙述详略得当......"
一鹤先生说的是。尤其精炼二字。文章最恨下笔千言,犹在万里之外。

问好楼主!
作者: 闲心若水    时间: 2012-8-3 07:18
一段凄美的传说,一座峻美的神女峰~
欣赏隽秀文笔,品赏文下佳篇,欢迎常来赐稿~
作者: 笑笑    时间: 2012-8-11 19:04
精美文字,饱蘸深情,歌颂了从古到今的英雄们,笔短意长,结得干脆有力。欣赏!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