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野说儒教》 第五章 仁以致人(中)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闲人    时间: 2012-8-26 00:19
标题: 《野说儒教》 第五章 仁以致人(中)
                                                                       五、 行为规范

       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人生规律,就是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先人后己,严于律己。也就是说,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方便留给别人,严格要求自己。北宋的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这个意思。孔子不但先人后己,而且反对朋比为奸,结党营私。他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在干部政策和人事安排上,第一,用人要首重德才,如“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次是公私分清,赏罚严明。不以亲疏远近为个人好恶的标准。周公说:“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待人接物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是啊,只要问心无愧,还有什么忧虑?又有什么畏惧的呢?

       交友问题,也是涉身处世的一种大学问,因此,儒家也特别重视。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同为人正直的人交朋友),友谅(讲信用,诚实的人),友多闻(博闻见广的人),益矣。友便僻(逢迎谄媚的人),友善柔(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友便佞(善于用言辞取媚于人的人),损矣(是有害的)。”交友是为了交流思想,切磋琢磨,取长补短,与人为善,共同提高。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就只交益友,不交损友,拒绝和中间状态的人来往呢?不是的,这只是让我们对别人有一个清醒地认识。而作为一个儒者,则要与损者亲近,“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们、感染他们。孔子不但不反对交损友,还主张以损者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损友”是一面镜子,可以用来随时对照自己啊。

       孔子提倡“九思”的行为规范。九思是“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似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下面分别简述一下。

       一、“视思明”:对待任何事物,首先要考虑的是视觉明晰,观察透彻。不要走马观花。对不很了解的事务就不要哇啦哇啦的大放厥词。

       二、“听思聪”:听思聪是说听觉要聪慧,要善于分辨是非、善恶、真假、好坏。孟子说:“禹闻善言则拜,子路闻过则喜。”指的正是“听思聪”。人类自古就重视听觉要聪,尤其要善于发挥耳朵的良好功能。要多听,还要兼听,万万不要塞听、偏听。要听逆耳之言。因为许多忠言都是逆耳之词。逆耳之言,可利于行啊!

       三、“色思温”:观察一个人,要察言观色,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对自己则要有和颜悦色地仪表,要温厚端庄。如果是“色厉而内荏”,外强中空,那将是“穿窬之盗了”。如果是“巧言令色”者,必然是“鲜矣仁”者了。

       四、“貌思恭”:貌思恭是指仪态端方,恭谨文雅而言的,并非低三下四,见人必恭必敬。古人论恭,有“恭则不侮”,“恭、宽、信、敏、惠”。既是仪态美的表现,也是一种心灵美的反映。

       五、“言思忠”:说话要讲求实际。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洲里,行乎哉?”可见言忠、行笃是何等重要!“言思忠”是人立身处世,办事服务的准则。

       六、“事思敬”:上文的“行笃敬”是本命题的一种别解。“事思敬”不止一端。如“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敬事而信”。但“事思敬”的中心是指人对所做事业的严肃认真,是一种行为美的表现。

       七、“疑思问”:渴则思饮,饥则思食,寒则思衣,这是人之常情,是物质生活的需要。疑则思问,是精神生活的一种满足。孔子曾说“多闻阙疑”是指多听取似是而非的知识,以求取得真知,所谓真知灼见。这样可以填补学问上的空白。对于进德修业,则是一个莫大的完善和提高。

       八、“忿思难”:“忿”是指内心激愤情绪的外部发作,“难”指行为的不良后果。孔子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这是一种最大的昏乱、糊涂和悲哀。“小不忍则乱大谋”历史上和现实中,这种惨痛的教训俯拾皆是。喜、怒、忿、哀、惧、恶、欲固然是人的七情,但应节制、修养、三思,考虑其效应和后果。这是思想修养的一种自觉,道德理性的深刻反思。

       九、“见得思义”:这个命题已在前文中谈过很多了。孔子对此有过多方面的言论。如“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君子以义为质。”“义然后取。”“见利思义。”等等。

       九思之中,虽然“见得思义”排列第九,但其重要性应列为第一。因为孔子说过:“君子义以为上”。特别是对于今天的经济社会尤为重要,不然就会出乱子。想想看,打工、经商、霸市、抢劫、受贿、贪污,目的是相同的,问题就出在“义”上。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智者聪颖敏捷,是明智利达的人,喜爱流水。因为水的自然特性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他随物而成形,临险而不惧,热而成气,冷而凝固。瀑布直流而下,气势磅礴。黄河的水,波涛汹涌;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海洋的水,无边无际。有智慧的人,常游览于江海之边,心胸开阔,怡然自得,常将自己的情趣与大自然的风光联系在一起,因而性格活泼,精神愉快。

       仁义之士,喜爱高山,因群山连绵,纵横蜿蜒。有的直耸云霄,犹如天柱。他那雄壮的姿态,好像捍卫真理的巨人,天长地久,给人带来崇高的理想。身临其境,为仁人平添无限的勇气,激发行仁的坚强信念。

       做为一个君子,应智、仁兼备,时而欲动,可观察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特别是从此中悟出人们的心灵规律;时而欲静,则将万物的动态,特别是能抓住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进而深入探索,犹如孔子周游列国,进而发现大同社会的人类前景,描绘了大同社会的蓝图。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也正是人修己正心以使自己行为规范化的大用所在。

                                                                            六、道德规范

       对于为人的道德规范,起统帅做用的自然是仁和他的表现形式礼。仁的施行重点在于行人者本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孔子说:“为仁有己,而有人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就是说,要自己主动行仁,而不要被人强制行仁。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没有成为仁人,不是本性和能力上的问题,是因为没有在仁上下功夫。这些话告诉人们,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是符合真理的最高要求的,亦即真理本身,而追求仁这一真理的力量也寓于精神之中。它一方面加强了人的道德自觉,同时也加强了精神上的自我约束力。对于仁和礼,人们不是不敢违,而是感到不愿违,不愿停止人生意义的追求。重仁道,面向实际,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是儒教道德规范的实践精神。

       仁和礼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与其他道德规范有机密切的关系,其他规范是礼思想在处理不同的伦理关系时的具体体现。如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上表现为上礼下忠,在父子关系上,表现为父慈子孝,在兄弟关系上表现为兄友弟恭(亦即悌),以及在朋友之间,师生之间,夫妇之间,都有特定的表现、特定的道德规范。而在个人对道德原则的掌握上,有智,有好学;在道德原则的实践上有勇,有敬,等等。因此,没有仁、礼观念的指导,其他规范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但是只有仁礼观念,不在各种伦理关系中研究,体验它的具体表现,仁的观念也不能落到实处。

       下面就来分别研究一下儒教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几个主要的道德规范的意义和作用。

       (一)孝悌

       孝指尊敬父母,悌指尊重兄长。因为对于各种人的仁爱都是由“孝悌”这种父子兄弟之爱推衍出来的,所以有子(孔子弟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在“孝悌”两者之间,“孝”更为重要。那么,怎样做才算是孝呢?首先是合礼。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礼决不是形式主义的虚伪故事,要有与之相应的真情实感。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孔子弟子)问孝,孔子回答说:“色难。”这就是说,赡养父母要有敬重的心情,要有愉悦的表情。没有这些,即使是形式上做到了“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也不能看作孝。由此我就想到,现代所办的收留老人的“养老院”就不如叫“敬老院”更亲切。

       另一方面应该强调的是,不能把孝单纯的认识为服从礼的强制,更重要的在于亲子之间的情感因素,本质上来说,孝是由父母对子女的爱引起的尊敬的心情,愉悦的颜色,乃至奉养的行动,这些必然是纯真无畏的情感的流露。在今天,对于中上层社会的家庭来说,经济生活上已不需要子女的奉养了,甚至相反。那么情感的因素就显得更为重要。那种缺钱花了就拉长脸子进父母家门讨钱,自己做事顺当了数周数月不问候父母一声的子女还少吗?

       有人说,人是感情动物。我认为,起码人是重感情的动物。人类社会,只有在家庭中发扬孝悌之道,才能实现少有所长,老有所终,才能使社会安定和繁荣。也才能真正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此加一点题外话。据媒体宣传,汶川大地震中出了位看着自己八十多岁的母亲和不到十岁的女儿在废墟中挣扎不救,而去救其他人的好支部书记。具体实情我不知道,但从仁的立场来说,我对这种宣传有保留看法。也许仅只是自己的看法吧。

       (二)忠信

       所谓“忠”,是指对人诚实负责的态度。与后来帝王们所要求臣民们的“忠”不完全相同。孔子要求做人要“与人忠”,他的弟子曾子经常检查自己是否“为人谋而不忠”。人与人之间的忠,有平等的因素,人们应该相互尽忠,儒家特别强调被领导者和领导者的忠是礼尚往来的关系,不存在“谁叫谁死谁得死”的关系。这不是儒家的思想,是法家的思想。历代统治者们玩的“外儒内法”的统治权术把中国学术和老百姓的思想搞乱了。我们还是看看孔子对“忠”的论述吧: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事君尽礼。”

       孟子把孔子的这一思想加以发挥,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孔子主张,君主有过错臣应“勿欺也,而犯之。”这就是下对上的忠的表现。

       “信”即诚实无欺。作为一个君子仁人,必须“主忠信”,“敬事而信”,“言而有信”。一个人有信这种品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信则人任焉”;执政者诚信,才能使民众诚信??“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因此,信不仅是普通人与人之间的交友之道,也是执政和治国之道。但必须反对无原则的守信用。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因为只知重然诺而不知分辨是非善恶,有言必信,有行必果,就往往会犯错误。有若(孔子弟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就是说,只要守信本身是和于道义的,如果发现已说过的话有不合义的,对这种话即使不履行也是可以的。只有近于义的言才是应该兑现的,而不近于义的言就不应该兑现。

       (三)恭敬

       “恭”即对己庄重严肃,对人谦虚和顺。恭是做一个君子的必要条件。孔子主张“居处恭”,“貌思恭”。但应反对过分的做作恭顺。孔子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这种过分的、不正当的恭顺是没有人格尊严的表现,让人感到可耻。所以要做到恭,必须依礼而行。

       “敬”即对事业严肃认真,对人真诚的以礼相待。在工作上要“执事敬”,“事思敬”;在对人上,要敬父母,因为只养不敬即不是孝,敬上级,孔子说:“事上也敬”;敬朋友,孔子赞扬晏子“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敬首先要尊敬别人。应该注意:所谓恭敬都是与礼相符合的,要反对“足恭”行为。恭敬是人与人相互交往中必须遵守的彼此尊重,礼貌相待的原则。随着儒教在全世界的反正,恭敬将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基础。

       (四)智勇

       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就是说,智、勇和仁一样是君子之道的一个方面。智即智慧,主要指道德认识、道德实践上的智慧、才能。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智者由于他们的智慧,认识到行仁有大利,他便行仁。这与仁人的不行仁便不安比起来虽还逊一等,已属难能可贵。智者能知人、能知言,因而可以通权达变。要成为仁人,只有仁而没有智是不行的。

       “勇”即果敢,主要指道德实践方面的勇气。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所以,“勇”既见义勇为,用于改过等等。如果不在义的指导下发挥勇,那就不是美德了。孔子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因而必须“义以为上”,使勇受义统率。智勇不只限于道德方面,他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那就在于人的运用与发挥,但都以仁为核心。

       此外,道德规范还包括如下等内容:

       1、宽??待人厚道。

       2、惠??给人以照顾。

       3、敏??工作灵活勤勉。

       4、让??谦逊。

       5、俭??节俭。

       6、直??正直。

       7、贞??诚信。

       8、温??温和。

       9、良??善良。

       10、知耻??有羞耻心。

       11、好学??刻苦学习。

       12、周而不比??讲团结,不搞小圈子。

       13、和而不同??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而不无原则地顺从任何人,任何势力。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