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琴可听:当世诗人多古董,幽情雅意几筠笼?
偶然论及当时事,大都眼花耳又聋。博士观点,如琴不能苟同。 (2012-11-05 10:46)
杏林拾遗:当今诗坛刺玫瑰也不少。当然假古董更多。 (2012-11-05 15:47)
如琴可听:当世诗人多古董,幽情雅意几筠笼?
偶然论及当时事,大都眼花耳又聋。博士观点,如琴不能苟同。 (2012-11-05 10:46)
不忮不求:先生真是有心人!在下愿从先生学之。您这方面的文字结集了吗?可否赐我一卷?
顺颂先生清秋安泰! (2012-11-07 14:55)
笃志堂主:诗歌本质在于抒情言志,诗歌的体裁形式是多样化的,诗人可以选择许多体裁形式表达,不必拘泥于格律诗,如果特别喜爱格律,那就必须爱惜她,如果怕束缚,爱古体可以学习李白。无论是个人抒怀还是服务社会,可供选择的诗体非常多,不要把格律诗也“转基因”。保持多样性吧。 (2012-11-15 17:50)
公子白:古体诗千年的历史,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分明是语言的精华,继承都还来不及,又何能言及“变”?白话文才有几年的历史,新诗的走向都还未确定,不过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何又要将古体诗改了革?
楼主之观点,真是不敢苟同。 (2012-11-15 19:10)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