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诗事25th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兆彬    时间: 2012-11-17 22:23
标题: 诗事25th
论文独赏俗言语,试问谁为天下先?
思想高人人不及,静安王氏有遗篇。


作者: 笃志堂主    时间: 2012-11-18 10:52
.俗中寓雅,大拙藏巧,乃是最高境界。
作者: 刘兆彬    时间: 2012-11-18 11:01
标题: 回 1楼(笃志堂主) 的帖子
笃志堂主:.俗中寓雅,大拙藏巧,乃是最高境界。 (2012-11-18 10:52)
王国维发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时语”与“时人”精神世界的统一关系,这对文学来说是极为根本的。韩愈等人讲“惟陈言之务去”,实际上仅仅是表面上“去”陈言,目的却是为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清理地基。

“俗语”、“时言”天生是日常语言,优点在于记录着一个真实的世界和当下的情思,缺点却是缺少提炼,诗意不够,所以,不断纯化和提炼是一个需要大力进行的工作,这是袭用旧语词不能替代的、必须面对的工作。不做这一艰难的工作,诗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真内容,就难以渗透到诗歌当中来。这样,就只能沿袭旧语陈词,连带着把一个古人创造的世界搬来搬去,对于诗歌乃至整个文学的发展来说,这是可悲的……
作者: 刘兆彬    时间: 2012-11-18 11:05
诗歌的形式再旧都无所谓,但是思想情感内容必须出自诗人当下的精神世界深处,我来这个论坛后所一直强调的实际上不是形式的表面问题,唯独是这个“内容”,是内容方面的“换血”??换当代诗人自己的血(思想情感),以取代拿古代诗人的情思反复咀嚼的问题……
作者: 刘兆彬    时间: 2012-11-18 11:09
刘某刚作得一诗说:

论道能言一二三,吟诗气盛自沉酣。
狂歌啸傲江湖上,未遇知音不可堪。

“气”其实就是思想情感。曹丕说“文以气为主”的时候,王国维说“境界”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强调这个思想情感,它就是人生境界的一部分,也是诗歌境界的本源。
作者: 刘兆彬    时间: 2012-11-18 11:23
王国维讲“自有境界”的时候,无非就是说:要在情感上有自己的真感受,思想上有自己的真见解。
举一个例子来说,白居易写“老子”就有独到的见解。其《读老子》云:

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

这就是对老子道德经的思想矛盾有独到的发现,可以叫做“自有境界”,这样就“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鄙人说诗人的修养中心是“境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作者: 文武散人    时间: 2012-11-18 12:16
文为时用,文以实用,唐柳宗元等早已经提出此论,支持楼主的说法!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