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关于【商调 玉抱肚】可否独用及谱式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随缘自在    时间: 2013-1-23 10:30
标题: 关于【商调 玉抱肚】可否独用及谱式问题
                                                                            关于【商调 玉抱肚】可否独用及谱式问题

      近日,“中华风雅颂论坛”整了个“华山论剑”活动,俺也凑趣,填了【商调 玉抱肚】拙曲一支。本是为图配曲应制之作。图画为一个领兵带队的将军,特写,煞是威风;后面是一伙密密麻麻的兵丁。因图片粘贴较麻烦,故在其他论坛发帖时没有配原图,把题目改成了“无题”。
      这支曲自我感觉也很糟糕,有师友善意指出是“大写意”手法,就是大而空洞。逻辑也比较乱。个人觉得唯一“合格”处就剩下“按谱填词”了。俺是保守派,从来都是按谱、照章做事。
     昨日,有师友真诚指导:“不过按曲谱,此曲只作套数首牌,且有幺篇,不知可作小令么?当然,既然自由曲都可,还有什么曲牌不能作小令呢。随便说说而已。另外,不知楼主用的是何谱,与一般的谱出入很大。【玉抱肚】散套首牌。[幺篇]换头,首句四字上多三字余同始调。 仄平平去△,××平、仄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歪△。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上△,仄平平上△。×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歪△。如果,老朽说错了,请楼主原谅。”
非常感谢各位师友能够拨冗认真阅读拙作,并给予中肯指导。只有这样才可促进我不断认识失误,继续努力。这在大部分礼节性评帖的现状下实属难得。再次诚谢帮助过我的所有师友!
     不涉内容,仅从形式上看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该曲牌可否独用作小令?第二,拙作所用谱式是否正确,是否是“自度曲”?
我用的是唐圭璋先生《元人小令格律》74页谱:平平平仄(韵),仄仄仄平仄仄仄(韵),仄仄平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平仄仄(韵)。例曲如下:休来这里闲嗑,俺奶奶知道骂我。逞甚么喽?,当初有个郑元和,早收心休恋我。本谱及曲例后唐先生未作其他说明。
        但翻看该书《凡例》则开宗明义:“入套之曲,不可作小令者,皆不录”;“本书甄录,皆以元人曲籍为主。若明人曲籍,有不辨其为小令,或不辨其为元人者,皆不涉及”;“本书参证,取以令证令。故于元人套曲、剧曲,皆不兼采”。
       该曲牌收录在第74页,唐先生治学严谨,《凡例》中已反复强调。想来此牌可作独用小令无疑矣。
又查阅《太和正音谱》笺评。第348页曲谱左侧说明如下:玉抱肚,用于令及套数。令,见本谱;套数,存商道一套中残曲,带幺一。啸馀谱本曲名作“玉胞肚”。
     这个说得相当明确了。可以用于令。用于套数的还仅仅是孤篇、残套。至于全套如何,从《太和正音谱》亦不得而知。可见,此牌主要用于“令”了。
     关于谱式,从上述所引资料可知:明初的《太和正音谱》、明中期的《啸馀谱》和现代的《元人小令格律》三谱一致,所举曲例亦一致。师友所言之“散套首牌带幺篇”的“一般谱”出自《北曲曲谱简编》电子版,由一水先生辛苦整理发至“中华散曲”论坛。该谱纸质版俺尚未见过,原作者是否自度曲谱或是张冠李戴也不得而知。该谱未给曲例,百度、谷歌亦搜索不到符合该谱式的例曲。可能是《太和正音谱》中所说的“残套”之谱吧,未见残套,也姑且存疑。
      四个谱式及解说,孰是孰非,该用何谱,请师友自鉴。
                                                                                                                                                                                             2013年1月23日
作者: 楚山孤云    时间: 2013-1-23 11:20
拜读好文章。个见以为:
1.可作小令。
2.【“散套首牌带幺篇”的“一般谱”出自《北曲曲谱简编》电子版】-------这个谱太烂,有很多常识错误。此调“幺篇”当为“换头”。

远握问好!
作者: 楚山孤云    时间: 2013-1-23 11:29
几十年来,我舍去很多杂志,唯有《文学遗产》不忍放弃。记得该刊主编曾发表过一篇轮曲谱的文章,题目忘记了,但其结论我还记得:在大陆,唐圭璋以后无曲谱,颇有见地!
作者: 随缘自在    时间: 2013-1-23 15:04
标题: 回 2楼(楚山孤云) 的帖子
楚山孤云:几十年来,我舍去很多杂志,唯有《文学遗产》不忍放弃。记得该刊主编曾发表过一篇轮曲谱的文章,题目忘记了,但其结论我还记得:在大陆,唐圭璋以后无曲谱,颇有见地! (2013-01-23 11:29)
多谢先生惠赠两本好书!受益匪浅!!!少走许多弯路!
躬问安好!
作者: 木石散人    时间: 2013-1-23 16:04
学习了,受益。
作者: 楚山孤云    时间: 2013-1-23 16:20
标题: 回 3楼(随缘自在) 的帖子
随缘自在:多谢先生惠赠两本好书!受益匪浅!!!少走许多弯路!
躬问安好! (2013-01-23 15:04)
中国曲学理论,一言以蔽之,曰乱。而且有很多错误。惟洛地先生理出个头绪来,颇多真知灼见。他是继吴梅以后一位真正的曲学理论家,集文人、乐家,曲家于一身。且不说老先生的学问,其长子,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次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遥祝您工作生活愉快。
作者: 寒溪幽兰    时间: 2013-1-23 20:29
治学严谨,赞个!
作者: 寒溪幽兰    时间: 2013-1-23 20:39
看到随缘老弟的文章后,恰巧我手头上也有这两本书,反复对比,觉得言之有理,幽兰惭愧,手中的书没有很好的运用
作者: 寒溪幽兰    时间: 2013-1-23 20:42
加亮提前,学习!
作者: 龙山牧童    时间: 2013-1-23 22:02
这样讨论很好!
作者: 大漠顽人    时间: 2013-1-24 08:06
学习!我只知可以独用
作者: 随缘自在    时间: 2013-1-24 09:01
标题: 回 4楼(木石散人) 的帖子
木石散人:学习了,受益。 (2013-01-23 16:04)
先生过谦,问您好
作者: 随缘自在    时间: 2013-1-24 09:02
标题: 回 7楼(寒溪幽兰) 的帖子
寒溪幽兰:看到随缘老弟的文章后,恰巧我手头上也有这两本书,反复对比,觉得言之有理,幽兰惭愧,手中的书没有很好的运用 (2013-01-23 20:39)
多谢姐姐关注。您过谦了。躬问好喽
作者: 随缘自在    时间: 2013-1-24 09:02
标题: 回 9楼(龙山牧童) 的帖子
龙山牧童:这样讨论很好! (2013-01-23 22:02)
多谢先生关注,躬问好
作者: 随缘自在    时间: 2013-1-24 09:02
标题: 回 10楼(大漠顽人) 的帖子
大漠顽人:学习!我只知可以独用 (2013-01-24 08:06)
多谢您关注、赐评,谢谢。躬问好
作者: 兔喜雨    时间: 2013-1-24 16:52
好论。。品学。。除了贤弟说的两本书外,郑骞先生的北曲新谱,对此曲牌列了两种情况,一是, 散套首曲   亦入双调   有幺篇换头;二是,玉抱肚 又一格   小令 。用的是无名氏的例曲。。
作者: 兔喜雨    时间: 2013-1-24 16:53
支持提前操作。。
作者: 寒溪幽兰    时间: 2013-1-24 21:05
标题: 回 15楼(兔喜雨) 的帖子
兔喜雨:好论。。品学。。除了贤弟说的两本书外,郑骞先生的北曲新谱,对此曲牌列了两种情况,一是, 散套首曲   亦入双调   有幺篇换头;二是,玉抱肚 又一格   小令 。用的是无名氏的例曲。。 (2013-01-24 16:52)
兔兄详释,解疑,玉抱肚按郑骞先生的《北曲新谱》书中,确是有两例,一个是可做小令的,就是随缘老弟用的这个谱,另外一个就是散套首曲有幺篇换头的谱,在232-233页。学无止境。
作者: 非子若云    时间: 2013-1-25 20:22
学习!
作者: 寒溪幽兰    时间: 2013-1-28 20:41
再赏学习!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