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一诗一议之二十
[打印本页]
作者:
六无斋主
时间:
2013-2-21 08:54
标题:
一诗一议之二十
一诗一议之二十
李生安
原稿:木兰花
片片竹青花月季,桥小水流清照底。情感此,拨琴弦。袅袅似烟喧气势。
一女荷锄青竹苑,长发素衫瞧半脸。牌楼角亭转门屏,随罢哪寻墙隔眼。
编者按:此词以韦庄作品为例,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此作原稿除下片三句【亭】字处,应仄而平外,基本合律。看出作者是下了功夫的。金无足赤,此作只嫌为律,致某些句子语不顺畅,如首句【片片竹青花月季】,非常明显,【花】字处需一平声字,无奈只好将【月季花】倒装成【花月季】,【月季花】是一完整的名词,而倒装后的【花月季】则不然,只有【月季】是名词,花变成月季的修饰语了。再如三句的【袅袅似烟喧气势】,用【袅袅】形容琴音不错,接下来的【似烟喧气势】便不可解,一是未见以【烟】状琴音者,再就是【袅袅】的语意为轻为细,而加一【喧】字不仅蛇足,且大悖原【袅袅】之语境了。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批评李贺的作品时说;【无天真自然之趣】。李贺所以如此,是因其追求诗语新奇而堕入诡异谲怪中的,而此作弄的诘屈聱牙则似乎只为了合律。有人将诗词的格律喻之为履,语言文字喻之为足,把写诗填词喻为削足适履。乍看此喻比较刻薄,但细一琢磨事实亦真如此,但望我们在【适履】的过程中,把【足】削的自然些才好。刊发时如下:
木兰花
一片竹林邻月季,桥下流水清照底。谁在此,弄瑶琴,袅袅醉人优雅气。
少女荷锄青竹苑,长发素衫遮半脸。牌楼转过是门屏,惆怅欲寻墙隔眼。
作者:
不是李白
时间:
2013-11-8 22:50
这一改,顺溜多了
作者:
砚浓
时间:
2014-10-14 10:38
看来是稿源严重不足啊,哈哈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