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七律.母丧“三七”感怀 [打印本页]

作者: 昨夜星辰    时间: 2013-4-10 11:19
标题: 七律.母丧“三七”感怀
    慈母见背,忽忽三七,锥心泣血,哀思无极。每合眼处,则见娘的身影。至于神情恍惚,寝食无味。前夜娘入梦中,醒来犹记其言“我好累”。莫非娘的魂灵才从汕头归乎?想关山重重,唐韩愈有“夕贬潮阳路八千”之说,冥途恐无车船,千里迢迢,娘真的走累了。思罢泪眼婆娑,记之,以为序。


]魂失他乡返故乡,杜鹃声里断儿肠。
弥留未效闻雷泣⑴,床蓐何曾煎药尝⑵。
最是朦胧看泪眼,依然哽咽沐春阳⑶。
背笼幸有惊天孝⑷,寸草萋萋慰北堂⑸。

注:⑴魏晋时王褒侍母以孝,母畏雷声,其在母丧后的三年中,每逢雷雨,即在母坟前跪拜曰:“母无惧,儿王褒在此。”
⑵汉帝刘恒孝母薄太后,太后生病,必亲煎汤药先尝。
⑶今年正月吾去汕头望母,娘一反常态,以能动之左手频频招手示意。吾在娘坐之沙发旁,端坐良久。娘之左手紧握吾右手,让吾顿觉母爱之深沉。
⑷汉?出带母至南阳避战乱,后母思归。鲍出自制竹背篓,背母徒步八百多里回家。我娘仙逝后,弟春林含悲租车护送娘一千多公里回家,兑现了让娘魂归故里的承诺。⑸北堂,古人称母居之室,此处代母。
作者: 香溪山人    时间: 2013-6-29 15:04
用情真挚,用典准确。好一个尽孝的诗人
作者: 昨夜星辰    时间: 2013-7-9 16:45
标题: 回 1楼(香溪山人) 的帖子
香溪山人:用情真挚,用典准确。好一个尽孝的诗人 (2013-06-29 15:04)
谢谢山人!
作者: 逸兴居士    时间: 2013-7-9 20:48
字句凝炼,情感真切。问候首版!
作者: 昨夜星辰    时间: 2013-7-12 17:43
标题: 回 3楼(逸兴居士) 的帖子
逸兴居士:字句凝炼,情感真切。问候首版! (2013-07-09 20:48)
谢谢居士,握手!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