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论书诗二十四首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兆彬    时间: 2013-11-12 14:23
标题: 论书诗二十四首
作字须将筋脉通,枝枝节节不为工。规旋矩折寻常事,品物流行造化功。
十人习柳九人描,其实诚悬只一招。运笔如风能内擫,偶然思逸即神超。
路转峰回一侧灵,往来持定固身形。人生行迹原多变,想必诚悬亦曾经。
昔人习字究乎法,今者迷心惑在形。昨夜山舟来梦里,漫云看帖是真经。
柳字颜书血脉同,基因质异细微中。若能变易元无别,谁化鲁公作柳公?
午后习书效折冲,将军指点乱刀中。东征西杀黄尘卷,不辨鲁公与柳公。
研习柳书二十天,于公笔法了其然。从今直入长驱矣,挥毫落墨效先贤。
千古作书元一事,我仿柳帖似王字。凭栏远眺尽云烟,天下谁人知此意?
犁地无能骑更愁,我书非马亦非牛。世间诸体元无此,名不正时且姓刘。
习字宜从无字处,无中生有始为真。昔贤笔墨来天外,作计随人终匠人。
唐代书家多圣手,欧虞褚薛迹煌煌。众中复有双雄出,柳比颜公更近王。
字势如坤书道乾,诚悬捉管本来偏。谏言笔正须心正,昧者虽多知者鲜。
倘能原道事之初,可写猛龙似柳书。世上生灵本不在,从知物化隐于虚。
把笔稳时用更灵,起承转合只轻轻。翻来覆去皆依法,笔阵虽奇可纵横。
历经风雨几秋冬?谁入江湖觅影踪。幸赖康翁生巨眼,碑中寻草识猛龙。
源流变化在胸中,别体分名本即空。若晓其间真转捩,便写魏字与唐同。
本将颜作柳般烹,火炒油煎碧色莹。食客襟期原有异,点评苦菜怨盐轻。
人说诚悬能大楷,谁知柳字即兰亭?今我漫书呈此道,纯依理法不依形。
明窗净几作何事?濡笔铺毫宜写字。书以右军为大本,唐楷终究兰亭意。
世上高人识后先,知行近道侔地天。临池法眼最为贵,消息千般可窥穿。
纵然磨墨逾三缸,浅学亦难并古双。借问送梨真迹帖,柳书岂是硬梆梆?
由来大道寻常事,迹在幽玄知岂易?我学诚悬其迹微,谁人会得凭栏意?
先学兰亭后圣教,从今用笔契真元。古来墨迹传书法,碑拓才堪作侧援。
岂能依样即援毫,法眼先行后操劳。启老晚年传大法,笑言师笔不师刀。
作者: 穿越梅嶺    时间: 2013-11-12 14:33
先生一定是書中知味人,所言皆為心法,梅嶺學習。
作者: 柳下惠兄    时间: 2013-11-12 19:39
迟赏佳作,希望看到先生墨法,问好
作者: 刘兆彬    时间: 2013-11-12 21:39
标题: 回 穿越梅嶺 的帖子
穿越梅嶺:先生一定是書中知味人,所言皆為心法,梅嶺學習。 (2013-11-12 14:33)
粗知一二,请指正。
作者: 刘兆彬    时间: 2013-11-12 21:47
标题: 回 柳下惠兄 的帖子
柳下惠兄:迟赏佳作,希望看到先生墨法,问好 (2013-11-12 19:39)
抽时间奉上请兄指正。
作者: 刘兆彬    时间: 2013-11-12 21:53
标题: 回 柳下惠兄 的帖子
柳下惠兄:
迟赏佳作,希望看到先生墨法,问好
抽时间奉上请兄指正。
例如:做过一个试验。
一是用柳体笔法写《张猛龙碑》,魏碑就变成了唐楷,书史上,六朝碑就是这样变成唐楷的。
作者: 刘兆彬    时间: 2013-11-12 21:56
标题: 回 柳下惠兄 的帖子
柳下惠兄:
迟赏佳作,希望看到先生墨法,问好
另一个试验:将行草笔法、结构规律灌注到《张猛龙碑》中,魏碑就变成了行草,这里体现楷行草之间的关系。
作者: 刘兆彬    时间: 2013-11-12 21:57
标题: 回 柳下惠兄 的帖子
柳下惠兄:迟赏佳作,希望看到先生墨法,问好 (2013-11-12 19:39)
弟相机坏了,手机拍图不清,墨色等细节看不成,只能看个框架了。
这个碑我只写过这一次。
抽时间把我写得多的拿来请指正……
作者: 刘兆彬    时间: 2013-11-12 22:00
迟赏佳作,希望看到先生墨法,问好
这样,就有了一种“新柳体”(结构不是柳公权的,但笔法是,于是,柳体多了这样一种形式)
作者: 刘兆彬    时间: 2013-11-12 22:58






赏佳作,希望看到先生墨法,问好
而柳体,实际上用王羲之笔法,也不是社会上常见的那样写得硬梆梆的……
作者: 柳下惠兄    时间: 2013-11-13 09:51
功力很深,赞赏有加
作者: 刘兆彬    时间: 2013-11-13 10:41
标题: 回 柳下惠兄 的帖子
柳下惠兄:功力很深,赞赏有加 (2013-11-13 09:51)
好多年不写字了,功力说不上多深,毕竟耽误的时间太久,重拾不久。好处是法眼还在,认识较清,所以,能多少在书写中展现一下书理。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