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联对 湖南邵阳晚报 巧联句栏目135 上榜作品
[打印本页]
作者:
江上清风
时间:
2014-3-28 08:32
标题:
联对 湖南邵阳晚报 巧联句栏目135 上榜作品
发表于
2014-3-27 13:07
出句:
天布雨丝,网络山河春色;(邵阳 李红霞)
对句
:
云生气象,开关日月光辉。(隆回
罗吉生)
日游云海,染织锦绣前程。(隆回
朱丽珍)
风梳云髻,盘缠朝暮霞光。(隆回
阳迪荣)
路如麻线,联通社稷版图。(隆回
萧伟群)
地铺光线,编织华夏花衣。(武冈
周顺球)
地开花会,风光锦绣论坛。(岳阳
颜秋生)
月镶银箔,包装旦夕梦乡。(岳阳
胡伯勋)
青垂柳发,链接唐宋诗心。(湖北
赵
勇)
月出云雾,光明儿女梦乡。(江苏
王成富)
梦裁诗句,编辑岁月华章。(江西
李家孟)
虹伸云锦,编织梦想光环。(广东
余仁杨)
情牵国粹,对联今古风光。(广东
黄少珍)
风传蛙鼓,颂歌村野乐章。(山东
陆玉生)
水流云彩,联通宇宙风光。(福建
王世淳)
风弹雪韵,空调宇宙清声。(福建
陈国明)
灯拉光线,串联庭院景观。(福建
庄木林)
风梳云鬓,盘缠日月光环。(福建
李沛元)
风挥燕剪,裁缝草木翠衣。(河北
孙忠合)
山缠云带,谷歌鸟兽清音。(广东
李崇贤)
山泊云水,川流天地风华。(加拿大
乡望)
燕裁云锦,编织岁月诗篇。(何其谷、张修顺)
点评:春雨如丝如线,像天公编织的一张网,这张网就像我们现在的网络。网络一词,在这里既作名词,又作动词。作名词时,可以理解为把山河春色连成网络;作动词时,是指把山河春色的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起来。所以,对句也要求用一个
“
两性
”
词来对才行。如
“
水生星眼,观看云月晚妆
”
和
“
地铺雪被,承包草木冬装
”
,都对得很灵动,但
“
观看
”
和
“
承包
”
不是
“
两性
”
词,只是动词,所以忍痛割爱了。有的联友将
“
布
”
、
“
丝
”
、
“
网
”
视为机关,那就太难了。这应该不是出句者的本意。我觉得所选对句已经对得相当漂亮了。可以说这些对句意象优美,灵性十足。特别是与出边联眼
“
网络
”
相对的这个词,大家绞尽脑汁找到它后,再把一些有微妙内在联系的异常的词语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产生了妙趣横生的效果。黑格尔说:
“
为着避免平凡,尽量在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中,找出相关的特征,从而把相隔最远的东西出人意外地组合在一起。
”
这种
“
不伦不类
”
的组合,是
“
避免平凡
”
、脱俗出新的有效方法。如云成了日月光辉的开关;云髻成了朝霞、晚霞的盘缠;光线成了华夏花衣的编织品;月光如银箔一般,成了旦夕梦乡的美丽包装;地上的繁花锦簇,成为锦绣论坛的风光;柳丝如发,成为唐宋诗心的链接;燕子也成了草木翠衣的裁缝。等等,不一而足,可见联友们的灵感与巧思。有些对句还包含了深刻的含义,如旦夕梦乡不就是美丽的中国梦么?这些对句而且与出句的情境融为一体。不能与出句情境相融的对句如
“
风停云带,雾霾楼厦真容。
”
等就只好舍弃了。
(
邹宗德
)
本期出句:春睡海棠,风中飞絮探轻梦(内蒙古
张睿)
对句投稿邮箱:
hnsyzzd@126.com
,截稿日期
2014
年
4
月
5
日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