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野说儒教》 第二章 人道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闲人
时间:
2014-7-29 09:42
标题:
《野说儒教》 第二章 人道
野说儒教
第二章
人道
一
自然界不论怎样错综复杂,都可总归入“天、地、人”三道之中。天道行云雨雪,地道以树万物,天、地之用皆为人用之备,故人道为大。古语云:“天道远,人道迩”。人即为人,就需知人道。
人道究竟是什么呢?“人者,仁也”。
“仁”首先是对人的定义,对人的社会本质的认识,然后引申为心理和行为准则,进入道德和政治的殿堂。也就是说,“仁”的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所以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反过来也可以说:“人者,仁也。”二是指道德,亦即“仁者爱人”等等。
“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
《说文》曰:“仁,亲也,从人从二。感,古文仁,从千心。……”很明显,“仁”指“二人”;而“感”字范围更广,指“上千颗心的组合。”孔子利用“仁”字的会意结构和意义,来解说人的本质,这一命题在人类史上是个伟大的创造,正是对“人”的正确认识,促使中华民族在当时世界早熟了起来。在这里,“仁”字已不再是一个字、词,而是一个理论范畴,是儒教人学思想的一块基石。人生于世,个体的人还不是意义严格的人,人的本质表现在人与人的亲和关系中,表现在其群体的交往和实践中。因此,所谓人,就是人与人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具体表现在上下、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和其他人事之间。上下、父子是人的纵向关系,其余的都是人的横向关系。这些纵横关系交织而成了一个庞大的立体网络,一个不可究极的现实社会,人的本质就在这个社会网络中显现。换句话说,这个社会网络就叫做仁。孔子要求“里仁”,就是要求置身于社会的网络中,处理好这些纵横交错的关系。由此,本质上的人就通过仁这个网络完成了,所以也可以说“仁者,人也”。孟子提出:“为天下得人谓之仁。”这是准确的“仁”的原初涵义。
“人者,仁也”这一命题的合理性,首先在于他是唯物的人学理论。它突出人世间客观存在的内部联系,拂去了原始文化的神主人事论的尘埃,用严肃的理性精神把人类的注意力引向自身,引向最日常的生活实际中,指明了人类发展的正确方向。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等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表演给活人看的“礼”。其次,“人者,人也”命题的合理性,还在于它揭示了人伦关系的法则,表现出鲜明的同类意识、情感意识和社会意识。在这方面应除去后世儒学涂上的各种污染,才能真正看出其诱人的光彩。现代人往往单独强调发挥人的个性、自主性和能动性,尊重个人的人格,虽然正确,但若舍弃人的亲和质与社会性,而一味突出个人的意志,建设个人的禁区,无疑是“拔着自己头发离开地球”一类的谬论。须知,无论是“个人本位”还是“自我中心”,个人的一切都得在社会的网络亦即“仁”中才能实现。
二
儒生总是以“人者,仁也”的定义塑造自己。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设计有两步:一是先在思想上做人,二是在行动上做人。彻底的“仁人”要求思想行动最大限度的统一和道德完善。
关于第一点,在思想上做人,孔子曾说“依于人”。这里的“仁”仍指社会关系的网络。“依于仁”,就是要每个人先搞清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并把它作为自己做人的依据和起点。这是一种思想准备,它要求先正名分,即自己在政治上的处身,在家庭中的地位等各方面来确定自己的坐标位置,明确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再决定怎样对待别人。名分决定生活位置,位置决定行为心理,带着确定的心理去待人接物,乃是思想上做人的大前提。不然则“名不正则言不顺”。古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天地万物各有其位置,人也不例外。孔子所说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是对家人所言。“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是对天下人所言。应注意一点,所谓孝、悌、信、爱、亲都是有条件的,这些将再另章细言。明确了这些,自己的行为在心理上就有了清晰的准备。
做人要靠行动,行动必然受心理的支配。儒教以“孝悌”为本去“正名”、去“依于人”,规定了人的“爱心”的行为心理。这种心理的构成应有高低两个层次。高层次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低层次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前者有利于他人,后者无害于他人。从此可以看出其思想法则是“以己推人”,以自己对切身利害的心理反映去通感他人。当然,这一法则只适合处理人际关系。如果人人实际起来,便是“互以对方为重”,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充满亲和、宽容与温暖的人道主义大家庭。这也就是初级大同世界的美好蓝图。
人即生活于世界,不但与周围的人群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周围的环境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作为一个社会人,在充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同时,也要重视与环境的关系,在心理和环境之间尽量保持适当的和谐,并要维护对人类有利的纯洁环境。
三
孔子对人的设计的第二步,便是要求在行动上做人。“仁”具体指人的内在美质。所谓做人,就是要做能充分坚持表现出人的这些美质的人。因此,“仁”又是衡量人,区别人的优劣和确立理想人格的一把标尺。
儒教一向反对只说不做。孔子说过,“有德者不必有言”,“巧言令色鲜矣仁”,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但是,人总是要做人的,人的美质应该表现出来。“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做人是人生的第一需要,要求积极主动地做符合于仁的人,“我欲仁,斯仁至矣”,因而“为仁由己”。
做人要靠行动,行动要有准则。于是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命题。什么是礼?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应保持的行为规范。《汉书
-
公孙宏传》说:“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所以礼能引出节制、制度之义,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白虎通
-
礼乐》说:“礼,所以防淫佚,节其奢靡也。”用到个人身上来,则如《荀子
-
修身》所说:“礼者,所以正身也。”礼应该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是行为主体为理顺各种社会关系的外在表现。例如《庄子
-
渔夫》说:“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礼记
-
仲泥燕居》说:“礼者,理也。”其〈〈乐记〉〉篇又说:“礼也者,动于外者也。”因此,身处何时代,就行何时代的礼。礼或古旧或新异,都是不切合实际的。有了礼,行为便有了法则。
孔子所言“克己复礼”的礼,就是“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抑制什么?当然是“奢伪”、“淫佚“之类的欲望,劣根性和行为的放纵。因此,这里的礼是指社会中人际交往所应履行的礼仪、礼节。
这一准则与上述行为心理是统一的。心理上“以对方为重”,行为上必然会抑制自己,尊重他人。如果行为双方都能遵守这一准则,那么他们的人格、利益就都不会受到侵害,就会维护人际关系的平衡,而表现出人的共存性和亲和性的本质。所以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的为人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一是以“孝悌为本”,能“近取譬”地去“泛爱众”,这是做人的起点。二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人的最高境界。三是“为政以德”,此指政界。具体的说就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四是“修己以安人”“以安百姓”,主要是修己,包括曾子说的“吾日三省”等,以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设想。五是“以友辅仁”,少与品德低劣的人往来。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因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所以要强调学问思辨的修养。七是“刚毅木讷”“慎言敏行”,虽不是高境界却也“近仁”。八是“比德山水”,从自然界获取做人的启发。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等等。九是“贫而乐,富而好礼”,例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衣敝蕴袍,与衣狐裘者立,而不耻者,其由(子路)也与”,都是孔子赞扬的处世方法。十是“杀身成仁”,是在关键时刻舍身做人的壮烈行为。
另外,“仁政“必须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之标准为根据,不可困于小圈子。君子以不争为争,强烈的竞争意识寓于看似无争的状态之中。君子安贫乐道不是“贫困哲学”,是先天下之忧的行为,是专心求道的修身行为。对于这些问题应该注重运用“中庸”加以调节。“过”和“不及”都是有违儒教精神的。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