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标题: 元曲中巧体 [打印本页]

作者: 章鱼哥    时间: 2015-5-2 11:35
标题: 元曲中巧体
元曲中巧体
巧体,指在形式上逞才弄巧,翻新出奇的曲作。
(1),短柱体:本为元曲押韵的一种方式,一句之中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脚。如《西厢记》中的“忽听一声猛惊丶听、声、惊三字为韵。又如《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中《油葫芦》的两句:“人有过,必自责,勿惮改。我却待'贤贤易色’将心戒”,这里以责、改、待、色、戒为韵,都可以视为短柱体的押韵方式。写诗要尽量避免犯韵,而短柱体却是故意犯韵。与犯韵体的区别是犯韵体的冒韵字在句首,而短柱体的冒韵字在句中而已。
(2)独木桥体:使用同一个字作为全篇或一半以上韵脚的词,叫做“独木桥体”,又叫独韵诗、一字韵诗、福唐体。黄庭坚、方岳、赵长卿、辛弃疾、刘克庄、元好问等人,都写有这种格式的词。如黄庭坚的《阮郎归》共用八韵,其中四韵都以“山”字为韵,他注明是“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荣词”。又如石孝友的《惜奴娇》,全篇用一个“你”字入韵,辛弃疾的《柳梢青》则全篇押一个“难”字,这都是独木桥体的作品。独木桥体诗忌同韵,但曲中有通首只押一个韵的,称为"独木桥体"。
(3)叠韵体:元曲的一种体式。每一句中,除了韵脚之外,其余各字均用叠韵字,如黑老五散套《集中州韵))[ 粉蝶儿] “从东陇风动松呼,听叮咛定睛睁觑,望苍茫圹广黄芦。却樵夫,遇渔父,递知机携物。便盘旋千转前湖,看寒山晚关滩渡。”
(4)顶真体:又叫做“联珠格”,诗、词、曲的一种体式,其构成是下一句的首字用上一句的末字。各句之间以同字串连在一起,有如珠之联缀,故称之为“联珠格”。曲中的顶真体,如无名氏小令《小桃红·情》:“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5)嵌字体:元曲制作的一种体式。在曲中各句某处嵌入某一个字以构成成语、五行、数目或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这称为“嵌字体”,如贯云石小令《清江引·立春》:“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抄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作者自注日:“限金、木、水、火、土五字冠于每句之首,句中各用'春’字。”
(6)反复体:反复是为了强调有关内容,成为了加强语言的节奏感,而连续或间隔地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一种修辞方法。所以反复体即句中的字面颠倒重复,反复言之。如王喆的《减字木兰花》“青山绿水,自与今朝长是醉。绿水青山,得道之人本要闲。清风明月,占得逍遥无可说。明月清风,共是三人我便同。”
(7)重句体:元曲中指一篇中多处同同样口气的句子,遣词略有变化。如汤氏《蟾宫曲》冷清清人在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闲一半绣床。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
(8)连环体:顶真之一。上一段的结尾作为下一段的开头,前后惮联。如:“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尘迹故难忘。/追思尘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王安石《忆金陵三首》)每两首诗之间的前后处使用同样的句子,使上下段衔接起来。
(9)集谚体:集合谚语、成语成篇。如如王喆词《浣溪沙》空里追声枉了贤,水中捉月事同然。隔靴抓痒越孜煎。纽石作弦何日抚,钻木称火几时然。恰如撅地觅寻天。”其中“空里追声”、“水中捉月”、“隔靴抓痒”、“纽石作弦”、“钻木待火”、“撅地觅天”皆当时成语。
(10)集剧名体:集合各种剧名而成。以此体作曲难度比较大,非阅历丰富者能及的。
(11)集调名体:集合词曲调名而成。如元好问词《蓦山溪.夏景集曲名》“梁州夏早,南浦荷花媚。人月欲圆时,贺圣朝,生申名世。桂枝香满,早夺锦标回,春光好,少年游,烂醉蓬莱里。谒金门贵,小镇西南地。品令贯三台,□雄望、江南江北。归朝欢乐,好事近佳辰,风流子,玉团儿,为唱千秋岁。”其中〔梁州〕、〔南浦〕、〔荷花媚〕、〔人月圆〕、〔贺圣朝〕、〔桂枝香〕、〔夺锦标〕、〔春光好〕、〔少年游〕、〔醉蓬莱〕、〔谒金门〕、〔小镇西〕、〔品令〕、〔三台〕、〔望江南〕、〔归朝欢〕、〔好事近〕、〔风流子〕、〔玉团儿〕、〔千秋岁〕,都是词牌名。
(12)集药名体:集合各种药名而成。如:无名氏〔满庭芳〕上片:甘草人参,天麻芍药,薄荷荆芥川芎。乳香没药,白芷共甘松。玉金藜芦桔梗,甘菊花、藁本茯苓。防风等,细辛分两,各自要均停。
(13)隐括体:前人诗文的内容加以剪裁改写而成。此体宋词中亦有,如苏轼《哨遍》隐括陶渊明《归去来辞》。金词中更屡见。如赵可词《卜算子.谱太白诗语》“明月在青天,借问今时几?但见宵从海上来,不觉云间坠。流水古今人,共看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长照金尊里。”
(14)咏物体:托咏物以暗中讽刺。按咏物之作宋词中有之,南宋尤多。但金词中这类咏物之作意带谐谑
,与宋词中咏物之作意趣不同。如王喆词《小重山.喻牛子》“堪叹寰中这只牛。龙门角子稳,骋风流。
舟如泼墨润如油。贪斗壮,牵拽不回头.苦苦几时休,力筋都使尽,卧犁沟。被人嫌恶没来由。闲水草,
难免一刀忧。”后来元曲中“代牛诉冤”、“代马诉冤”、“代羊诉冤”之类作品很多,殆由此滥觞。
作者: 章鱼哥    时间: 2015-7-3 15:07
此情无计可消除




欢迎光临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http://zhgf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