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记》、及其影响(讲座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10:5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一讲,我们沿着《史记》中所讲的秦始皇,张良的故事,谈到李白的诗、朱彝尊的词、朱的逸事。就象沿着大路往前走,突然发现路边有几朵鲜艳的花,或一棵茂盛壮美的大树,欣赏了一番后再回归大路,继续往前走,现在书归正传,接着讲《史记》中有关秦始皇的事。

       上节课,我们做了个假设:假设秦始皇晚死二十年,历史会如何发展?

       这节课,我们把这个假设讲完。让我们的思想驰骋一番,体验一下思维的趣味。

       全地球人都知道,秦始皇修了长城,这是把自家的院墙无限放大的结果。老舍在《四世同堂》里说“全城妓女的总干娘”大赤包的那两道眉毛,画得就象“万里长城一样,虽然不美,但绝对惊心动魄。”

       一直有很多中国人骂秦始皇,说万里长城是他暴政的铁证,文天祥就有名联“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忠。”

       但是,读读下面这段话,我想,全地球人也都会佩服秦始皇的。现在的人们是佩服,但——在他活着的时候,再强大的人怕是也只有慑服的份儿。

       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

       “次年(统一中国后的第二年),始皇开始了一件空前的大工程:建筑脉通全国的‘驰道’,分两条干线,皆从咸阳(咸阳是秦的国都。)出发,其一东达燕、齐,其一南达吴、楚。
       道宽五十步,道傍每隔三丈种一株青松,路身筑得坚而且厚,遇着容易崩坏的地段,并且打下铜桩。这宏大的工程,乃是始皇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他灭六国后防死灰复燃,当然不让各国余剩的军队留存。但偌大的疆土若把秦国原有的军队处处分派驻守,则分不胜分。而且若分得薄,一旦事变猝起,还是不够应付;若分得厚,浸假(此处为逐渐之意)会造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始皇不但不肯采用重兵驻防的政策,并且把旧有六国的边城,除燕、赵北边的外,统统拆毁了。他让秦国原有的军队,依旧集中在秦国的本部,少数的地方兵只是警察的性质。驰道的建筑,为的是任何地方若有叛乱,中央军可以迅速赶到去平定。历来创业之主的军事布置没有比始皇更精明的了。(1896年李鸿章骋使欧洲,过德国,问军事于俾斯麦,他的劝告有云:‘练兵更有一事须知:一国的军队不必分驻,宜驻中权,扼要地,无论何时何地,有需兵力,闻以上,引自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令即行,但行军的道路,当首先筹及。’这正是秦始皇所采的政策。)”
驰道,就是那个时代的高速公路,便于集中兵力,快速行动。
       其用兵思维,乃与后其两千年之久的德国铁血宰相俾思麦相合。秦始皇所修驰道,现在还有残存的遗迹在。
得承认,这位暴君,也是一位超人。
       看到这段,我是六体投地,扁扁地服了HE了。李白叹秦始皇“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不夸张吧?不管别人怎么看,用这话来说秦始皇,我认为还是符合实际的。
       读读李白那首写秦始皇的壮丽的古风: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三泉,据《史记》,秦始皇下葬,“穿三泉而置椁”,就是说,向下挖墓穴,经过了三层泉水,很深。
       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华书局,2009年版,P145)中,引了李白的这首古风之后,叹道:“这首壮丽的诗是一个掀天揭地的巨灵的最好速写。”
       试想,如果这个“掀天揭地的巨灵”在世,刘邦、项羽有能力、有胆量造反吗?“大丈夫当如此也”,刘邦怕也只好有脑子里想想;“彼可取而代也”,项羽也仅仅是一句充满鲁莽幻稚之气的狂言。
       曹操赤壁失利后,长叹:“郭奉孝若在!”始皇如在,就刘、项而言,理想很丰满,现实异常骨感。
        “大丈夫当如此也”, “彼可取而代也”,二语,均见《史记》各人本纪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常(同‘尝’)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译文:高祖曾到咸阳服徭役,到处乱逛、白相相,看到了秦始皇,喟然长叹道:‘唉,做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当这样风风光光,轰轰烈烈地活一回。’;《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译文:秦始皇出游,要到会稽,渡浙江(即今钱塘江)时,其叔父项梁和项籍一起去看。项籍说:’那个人(指秦始皇),我是可以取代他的!’项梁捂住他的嘴,说:‘别乱讲话,(听到了,)要被灭族的!’
       ——稍分析一下:1.项梁的父亲项燕,就是在和秦国大将王翦的对阵中被杀掉的,按常理,身为将门之子,项梁极可能与秦军亲自交过手的,所以,项梁害怕,听到侄子这样说,便赶紧捂住了这个初生牛犊的嘴。牛犊可以不怕虎,但,绝不会是虎的对手。
       2.项羽和叔父一起去看秦始皇的车驾,称秦始皇为‘彼’,应该是亲眼看到了秦始皇的,所以才说‘彼’——那个人。
       秦始皇出游的途径,《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记述得很清晰:“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地名)渡。上会稽,祭大禹,观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原石已不存。上面是会稽刻石拓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史记》上相应的文字和拓片上的字对照一下看看。据传,碑上的字是李斯所撰。碑文为小篆,李斯即是小篆的创立者。
秦始皇就是在这次出游的路上死去的。
       张良、刘邦、项羽都不能让秦始皇死,也不能让秦始皇不死,——圣人不能为时。
       这些英雄人物,只有等秦始皇死了,才有机会出来做历史上属于他们的功业。
       我不相信,刘邦这个文盲兼地痞,项羽这个一勇之夫的匹夫是秦始皇的对手。
       秦始皇死的时候,大约五十一岁。
       假如秦始皇晚死二十年,怕是项羽也不能扛鼎、刘邦也不能斩蛇了。
       假如始皇晚死二十年,虽然说没有不亡的朝代,但起而亡秦的,大多会是另外一些英雄人物。
       但历史没有假如,事实是,始皇五十一岁就死了,历史的主角,就定格在刘邦和项羽的身上了。
       历史不可改变,但是,大脑却可以在假如中自由快乐地想象,驰骋。
       弄完了一个假设,再来一个假设,这也是昨天我跟学生假设过的:假设胡亥、李斯、赵高不把扶苏害死,会如何?
       ——朋友们可以自己去假设一下。
       假设是要考虑到各位人物的性格、能力的。
       扶苏会是一个明君吗?
       ——假设扶苏当了皇帝,蒙恬是什么职位,李斯会是什么职位呢?如果扶苏当了皇帝,秦朝会那么快就灭亡吗?如果扶苏当 皇帝,会杀掉自己的弟弟胡亥、还有赵高吗?如果扶苏当皇帝,会改变一下秦朝过于严苛的法令吗?
       我的思考结果,极为合于主旋律:胡亥、李斯、赵高这三人都是害人害己。
       这三位,就是古龙小说里的那位损人不利己的白开心。
给别人挖了个坑,结果,把自己也埋了进去。
正如《红楼梦》所讲: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也如郑板桥《家书》中所说: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算得别人,直是算尽自家耳。
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假设,虽是虚想,却可以启发人有思维。
这假设也正象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个。
假设到此为止,主要是想让大家体会一下历史的有趣,启发大家的思路
读史,贵在能疑。
钱穆先生说,问题不能不有,答案不一定有。
留下一个问题,大家思考:秦始皇死后,胡亥等人秘而不宣,试问这和扶苏自杀,有什么关联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3 08:47 , Processed in 0.010659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