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司马长风 于 2016-7-20 18:11 编辑
23、七律·咏莲 外直中通莫小量,不卑不亢质清扬。 污泥藕带根根白,烟雨荷盘面面光。 今夜受天三盏露,明朝报地一身香。 庙堂多养青莲子,大道无邪正义张。 司马长风简评:顺畅工稳,结有生发。颈联稍有斧凿之痕,末句“正义”二字稍牵强。
24、七律白荷 一枝素白染初匀,澹泊由来不媚人。 出水亭亭清俗眼,回风濯濯净嚣尘。 君行江海云随履,我住南塘月在身。 烟雨沉吟秋迭夏,繁华看尽守天真。 司马长风简评:诗如其题,清新脱俗,结有寄托,余绪悠然。唯颈联“君行”句稍嫌突兀,似游离。
25、七律·荷影 蟾华轻洒过横塘,圆叶澄莹似有霜。 帘动朦胧香脉脉,柳摇隐约梦长长。 临风乍曳三分月,出水犹笼一段芳。 最怕雁声惊睡意,心随秋雨断柔肠。 司马长风简评:全篇围绕“影”字着笔,切题。惜乎中二联缠结较紧,意未拓开。“月”与“蟾华”、“芳”与“香”意皆重。
26、残荷 ——借义山“留得枯荷听雨声”赋成长句 渐紧凄风已折英,几枝瘦骨向秋晴。 采来新藕添霜色,留得枯荷听雨声。 根扎方塘犹系梦,鱼传尺素总关情。 此花本是瑶池物。许我音知一席筝。 司马长风简评:工稳。惜乎“采来”、“鱼传”句稍有凑痕。
27、咏荷 叠叠鳞生绿泛湖,罗裙玉腕到姑苏。 凌波倩向天边艳,消夏风从水面扶。 傅粉轻施花照影,瑶琴漫奏露凝珠。 一声欸乃飘然过,俗世纷繁问有无。 司马长风简评:词句清新,整体颇佳。“扶”字精妙,堪为诗眼。三联“傅粉、瑶琴”对不甚工,一动宾,一偏正。末句意尚可再炼。
28、咏荷 丰姿绰约展琼妆,铺翠摇红争日长。 伞立青蜓风润色,身从泽国夏消凉。 金盆福次轻华盖,玉藕丝连羞六郎。 一管天文通地理,谁教零落老肝肠。 司马长风简评:中二联稍嫌刻意,结句亦稍弱。
29、荷塘拾趣 童贞每忆戏横塘,晴日秋红伞底凉。 总角开颜花色艳,芙蓉出水蝶衣长。 交相契好匀珠露,惯得纯真入画廊。 不忍污泥欺瘦梗,莲蓬拭手溢清香。 司马长风简评:前半优于后半。“交相契好、惯得纯真”对稍不工。结联上下句意似不连属。
30、咏荷 凭栏赏卉望瑶池,入画清馨令我痴。 日暖风和蜂恋蕊,根深叶茂蝶攀枝。 端庄脱俗含情脉,潇洒轻盈系梦思。 绮丽景观吟不尽,无穷韵味赋新诗。 司马长风简评:平淡无奇,多熟语。颔联成语宜化用,颈联“含情脉”不当减省。结显表浅且俗套。
31、咏荷 庭前信步赏荷池,几点蛙呜破静痴。 满目清馨吟月夜,一圹瀟洒醉须眉。 婷婷玉立深情寄,翩翩裙翻美梦思。 莫道污泥花不染,无它怎可绘新姿? 司马长风简评:平淡表浅。“痴”凑韵。“呜”应为“鸣”之误,“圹”应为“塘”。结颇俗。
32、七律·赏荷 翠盖佳人凭妙力,祥光靓影任如来。 风牵伴美娇羞舞,雨诉情香绰约开。 洁净清高推礼乐,纯真浪漫洗尘埃。 放松酷暑慈航度,滋润甜心雅韵裁。 司马长风简评:莲花与佛教关系颇为密切,以此立意自可卓立尘表,惜乎笔力不佳,炼词炼句炼意皆稍欠火候。
33、七律·荷花 仙子凌波立水塘,丰姿优雅蕴祥光。 风云时伴吹香远,日月常随照影长。 几缕清魂添秀色,半生泽国傲群芳。 有缘相识天涯客,淡泊功名在帝乡。 司马长风简评:语句流丽,意亦清雅。尚不够出彩。咏物宜有所比拟,有所寄托,有所生发。
34、七律·王莲 一叶凌波翠玉船,飞舟湖上自悠然。 乍开素靥通灵境,挣出污泥接碧天。 细雨痴情香梦绕,徐风有意藕丝连。 畅怀大爱生南圃,佛韵禅光万亩田。 司马长风简评:王莲为睡莲之属,前二联状物尚不够形象,特点未出。“船、舟”应为两意,交待不清。结显突兀,应于颈联有所铺垫,则结意顺理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