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6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话] 诗的生活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2 13:3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梅苑诗社与市图书馆联合举办了以“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为主题的文学创作交流会,笔者作为诗社常务副社长作了一个发言。整理如下:

       昨晚在微信朋友圈读到一组七绝唱和,有那么一点点小感受。觉得有相当的代表性,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依韵和狗尾草  (通山诗友)
       蓬头难掩性天真,懒与桃梨争一春。
       有实无华休笑我,世间自有慧心人。

       赋予所咏之物以人格,这是咏物诗惯用的手法。作者也是通篇拟人。起承两句由狗尾巴草的外形特征,顺势写出它的个性,转句升华其“人格魅力”并由此荡开,因得“慧心人”这一结。
       这首绝句,虽并无特别独到的地方,却也不失为一首佳作。这里不谈其井然的章法,谈谈诗的生活性:
文学作品,必须来源于生活。这是共识。我相信,每一位作者都会说自己的作品的确来自生活。这才是问题:为什么人家从你的生活里读不到“生活”?为什么你的“生活”无法引发读者的共鸣?
       我认为,诗的生活性,就是读者读你的作品时,读得舒服,不会感到别扭。如果让人读着读着不禁生出嘲讽意味的一笑,那就坏了:他记住你了,今后他读诗的时候,如果不是故意找乐子,一定会绕过你。
       诗没有了生活性,活不下去。如果你的诗没有生活性,不是你观察生活的视角有问题,就是你记录生活的笔有问题。大可以换一副眼镜,或者换一支笔。
       刚才是和诗,再来看看原诗:
       狗尾草吟  (隐去作者名)
       沃野荒原未染尘,凌寒斗暑不争春。
       形同稻黍谁关顾,我自逍遥遍地茵。

       第一,我们尊重生活。“沃野荒原未染尘”,你写的真是狗尾巴草?你确定不是梅兰竹菊之流?我们之所以不认可这句诗,是因为“未染尘”的草不是狗尾巴草,至少不是生活中的狗尾巴草。“凌寒斗暑不争春”,狗尾巴草争不争春暂且不说,请告诉我:狗尾巴草怎么“凌寒”的?
       尊重生活,起码要符合生活的逻辑。
       第二,诗是生活的提炼。“生活的提炼”,我理解应该是两个方面:1,根据生活进行提炼,这里的“生活”是名词;2,诗意的提炼,需要生活化的提炼,这里是形容词。“形同稻黍谁关顾”,“ 形同稻黍”的确是很“生活”、很形象,但因为没有提炼出有生活的诗意,我就可以认为你在给李鬼唱赞歌,你在提倡“山寨”。既然有形无实,再怎么“逍遥遍地茵”又有几个意思?
       诗意的提炼,是生活的提炼,是生活化的提炼,得耐品。

       以上只是一管之见。谢谢大家聆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9-14 19:18:03 | 只看该作者
颇有见地,诗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9-14 19:23:52 | 只看该作者
要谈诗,创作是前提,否则是一纸空谈;
同样,要创作,则必须深入生活,否则,作品就没有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15:01:54 | 只看该作者
柳下惠兄 发表于 2017-9-14 19:23
要谈诗,创作是前提,否则是一纸空谈;
同样,要创作,则必须深入生活,否则,作品就没有生命。

多谢高亮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11-24 13:00:50 | 只看该作者
概括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2-17 10:58 , Processed in 0.030752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