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话] 关于格律诗用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09:4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格律诗用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文/吴劲松

      韵的本意指和谐的声音,用韵就是读起来听起来要和谐。和谐,并不是韵母相同就和谐,韵母不同就不和谐那样简单,韵母相同的字,在与声母配合后,读音方式会发生改变,有的不一定就能和谐,韵母不同,但由于读音方式相近,则往往又是和谐的,比如:“衣与鱼”,它们的韵母不同,如果用现代的语音来读就非常和谐,所以有的韵表把它们归为一个韵部,这是有道理的。有些古风,在我们今人看来,韵脚上的字不在一个韵上,似乎不押韵,其实不然。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其中“者与下”韵母不同,但读起来就很和谐而有韵味。故和谐与否,押不押韵,不但与韵母有关,还与发音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音也在变化发展,作诗用的韵表也由《平水韵》逐渐演变到《词林正韵》《中原音韵》及今天的《诗韵新编》《中华新韵》,每种韵表,由于语音的变化与方言的不同,都存在着缺陷漏洞和不足,就是新声韵,也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根据各个韵表的特点,择其优点,避其缺点,在遵守法则的情况下灵活运用,灵活选择新韵与古韵极其和谐的韵字。也希望新韵的缺憾与不足,能够根据韵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加以完善。
      依我个人的体会是:写一首诗或词或曲,有一个特别好的句子或词语或韵,必须得用新韵或古韵才合律时,我就根据它们来作取舍,选择应该用新韵或者古韵。确定韵后,灵活选择和谐的韵字,摈弃不和谐的韵字不用,这是我一直以来选韵用韵的原则和方法。
      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都是古人曾经作诗所采用的依据,并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将成为千秋万代历史文化传承的宝贵财富。这些韵,已经成为历史,我们只能遵守,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修改和嫌弃它,它们将与古典诗词作品共同存在于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热爱古诗词的人,都应该对它们要有所了解,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出古人作品的美感来。所以古韵规则和入声字,将与古诗词作品共同传承于历史长河,万代千秋后也将永不泯灭。
      关于现代人作诗,我们当然可以保留古韵并运用其规则,写出具当代人生活信息和思想感情的优秀作品;也可以依据古人诗、词、曲遗留下来的格律及谱,运用现代语音的特点和规律,写出适合并具有现代语音特色规律和音韵美感的新作品。两条作诗的道路都是可行的,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自由选择。
      在运用古韵作诗时,必须得严格遵循其规则,在符合规则的原则下,选择韵字时,尽量避免一些与现代读音极不和谐的韵字。有些字的读音,在那个时代组合在一起,读起来是和谐的,但在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知晓并还原它们的读音,弄在一起当韵,读起来差别很大,已经很不和谐了,比如:上平四支i 、ei ;六鱼、七虞u、ü;十三元an、en;以及部分入声字同部今时不同音的字。用时尽量不要混用,即使要混用,也可以分组隔开,相当于换韵的方法来用,这样既符合规则,读来也要好听和谐些。古韵把我们今天读起来在同韵母上的字,有些分得太细,这也不是他们有意要搞得那样复杂,而是在当时读起来它们的音韵是有所不同而不谐调的,如今我们读起来和谐了,再按他们的要求来用,总认为不合理而又觉得韵太窄,这时,你可以选择使用诗韵新编或新韵。
      关于“鱼、模”韵,在发了此文后,楚山先生提示我:“鱼、模”韵,在古音中两者的主要元音、韵尾是相同或相近的,古代的“鱼”韵是圆口音,与“模”韵大多相同、有的相近。今天普通话的“模”韵也是圆口音,但有别于古代的圆口音,而“鱼”韵却也变为扁口音,所以差别特大。我试着改变一下口形去体会“鱼”韵字的读音,感觉它与“模”韵字音就和谐多了。这一观点很重要,很有价值,为我们还原“鱼、模”韵,并充分理解和体会古人作品的韵音美,提供了一把金钥匙,在此深表谢意。
      中华新韵也有许多不和谐的地方,有待改进,其中最不和谐的是把“eng, ing, ong,iong”混用在一起。南方人几乎不能接受,北方人,通过我的了解,有少部分能接受,但多数人还是能明显地感觉到它们的差异,并认为混用是不和谐的。所以我建议以后重编中华新韵时和一直坚持用新韵作诗的朋友们,最好把“ing”和“ong,iong”分成两个韵部,eng则可根据每个字的具体读音,分别派入ing与ong中。关于eng,由于声母的不同,有的与ing较为接近协和,有的则又与ong接近些,比如声母是f与p的,就较与ong更接近。如果能将eng分得更客观合理些,也就相对和谐了。
      平仄,不单是声调问题,它还与发声的阻畅,长短轻重有关,由于入声字发音的特点,古诗词将入声仄用,读起来相当和谐幽雅,那种音韵美的感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是读古人作品久了,不自觉当中得到的一种认同感与美妙体会。如果丢掉入声,就等于丢掉了古诗词的一部分内在美,这对于传承与发展都是一大损失。但自己用古韵作诗时,也感觉古韵把有些同韵部的字分得太细,有时感觉到韵太窄,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不得已而改用新韵,常常为此而遗憾,这也是古韵爱好者们常有的遗憾。不过有条路可以折中,那就是选用《诗韵新编》韵,它保留了入声仄用,读音又采用了现代语音的规律和特点,eng,ing与ong,iong也分成了两个韵部,这是古韵爱好者作诗用韵相对合理的选择。不过目前还没能全面普及和得到古韵爱好者的普遍认同,有待推广。但本人感觉《诗韵新编》韵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太死守韵部:像“衣与鱼”本身是和谐的而没归入一个韵部;还有就是笼统地将eng韵部的字全部归入ing,这也是不客观的,也是其遗憾之一。或许这些缺憾,也是其未能得到普遍认同和全面推广的原因之一吧。
      关于ing,eng,ong这几个韵,的确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受古人用韵的影响,所以争论很大。具体到一首诗,将其相融,至于和谐与否,与其先后顺序和所处位置都有很大的关系,好坏只能靠自己的感悟,这就更加复杂了。首先得肯定,它们是邻韵,存在着一些相同的和谐因素,但具体到每个字,由于声母与声调的不同,其差别也是很明显的。至于要怎么分才更合理,肯定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究。
      至于“荣、兄、茕”,古人将其归为8庚,是因为古人的主流语音的读法肯定与现代普通话的读音不同,我们这里的方言就有把“光荣”读成“guāng yóng”或“guāng yíng”的,这几个个例不能说明ong与eng ing就是和谐可押韵的。
      关于白居易的这几句诗:“金阙西厢叩玉扃, 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有人提到“扃”与“成、惊”押韵问题,首先它不是格律诗,不是我们要讨论的范畴,即便是作为绝句来说,那怕这样押了,“扃”字处也是弱韵的地方,用仄时可以不押韵,押平韵时,常常可以用邻韵,叫“飞雁出群”。所以“扃”可以看成是“成、惊”的邻韵借用,也不能说明ong与eng ing就是和谐可押韵的。
      以上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敷浅认识,拿来与诗友们进行交流,如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12-10 15:23:1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有见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12-18 07:47:07 | 只看该作者
柳下惠兄 发表于 2017-12-10 15:23
好文章有见地

欣赏学习高论,附议首版雅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6 23:15 , Processed in 0.016074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