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坤卦第二(下坤上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22 14:3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卦]
《坤》卦为《周易》第二卦,卦象同卦相叠,下坤上坤,又称“坤为地”。《坤》卦紧错《乾》卦而来。“乾”为天,以纯阳之性主动创生万物;“坤”为地,以纯阴柔和之性长养万物,乾坤之用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之谓道”,二者和合才能最终成形万物,它们共同构成事物根本。阴阳是构成事物两大要素,综合两者又是动态整体,它们缺一不可,作用相对地位相当。理解《乾》《坤》二卦必须整体前提,“一生二”之一非阳非阴,它是阴阳未判之前统一体,阴阳为二,已是由此生发,故阴阳没有先后主次。只是为顺序卦位,才以象征物天上地下坤在乾后,后人因此以为阳胜于阴,那已是“六经注我”。
《周易》64卦,《乾》《坤》两卦同为开端,其后62卦皆由其共同演变而来,故这两卦地位特殊,《坤》在《乾》后是相对而来,不是衔接顺序关系,这区别于其后所有各卦之间联系。《周易》经辞本身也有这种含义:64卦惟《乾》《坤》二卦都特有爻题,《乾》有“用九”、《坤》有“用六”,其它各卦均止6爻。这种差别夫子也得承认,其所传《文言》也只《乾》《坤》二卦特有,尽管孔子已开始阴阳偏向。
《坤》卦紧随《乾》卦排名第二,实质却是二者并列第一,古人明确“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只是以天地分喻阳阴,但以象征物排列顺序,不经意间已埋下偏向隐患。孔子传《易》为用六经注我,把自身伦理结论强加其上,这才作出阴依附阳之解,卦爻辞均无此义。此外阴阳相对而非绝对,性质相对形式统一,在统一基础和前提下,阴阳性质相对作用互补,千万不能把这种相对绝对起来。
《坤》卦相对于《乾》卦,《乾》卦纯阳性质主动,《坤》卦纯阴相对被动,被动阴柔处中属动而不妄,被动并非不动,这里只是动的状态差别,不可绝对成相对动就是不动。《乾》以龙象,《坤》以马象,古人云:“行天者莫龙,行地者莫马。”“龙马精神”源出于此,显然二者都以动著称。一是阴阳并列没有先后主次,二是统一基础和前提下,二者关系相对而非绝对,这两点是《坤》卦入门钥匙。
[经辞]
《坤》:元亨,利牝(音聘)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音吕)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音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原义]
卦辞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元亨”,元始、亨通。用在此处与《乾卦》不尽相同,它有条件限制,只“利牝马之贞”。“利”,和也,和则有利;“贞”,正也,合乎自然本性。两者语义无奇,这里却特针对牝马而言。“牝”,雌性动物。“马”,《坤》卦象之以马,马于地上以健行著称,龙马皆为“动物”。此句要综合理解,对于牝马类阴性事物而言,合乎自然本性才能原始亨通因和获利。“君子有攸往”,又强调阴柔处中不妄之动绝不是不动。“攸”,所。本句指阴性事物同样要有所作为。“先迷后得主”,相对阳刚主动,阴柔被动初始,故先迷,但这种状态合其自然本性,动而不妄终于也会“得主”,结果有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以状态论,东北极端西南中和,中和之状恰合阴柔本性,这里用以说明阴柔性质,并指明正确道路应处中而不极端,此处方位不可以作具像理解。“安贞,吉。”安于自然本性动而不妄就是正确方式,因此可获吉祥。
爻辞
“初六:履霜,坚冰至。”初六为内卦下爻,阴爻居阳位,不当位不当中,爻辞可以主客双解。“履霜”,履,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踏着薄霜开始前行。事物初始阶段即以阴柔处中方式,虽是本性使然,但缺乏主动精神,主解不利,客解却是一种积累,一种事物发展需要各种要素,光有主动者没有被动而动者不行,两者作用相辅才能相成。“坚冰至”,从薄霜开始,接下来越来越寒冷,终于坚冰出现。主解更是不利,客解却是说积累已达到了一定程度,客观地具备了发展基础。本爻针对事物本身主解不利,但客解却是奠定了发展可能性基础,客观积累过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尤其在事物初始阶段,阳刚主动若无阴柔辅弼,其独立成功也没有可能,阴柔构成一切发展基础,正是厚德载物,万事万物籍此获得依托,这也包括阴柔事物本身。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六二为内卦中爻,阴爻居阴位,当位当中,爻辞应以正解。“直,方,大”,直,平直;方,规整;大,宽广。这些都是古人对大地形势的印象,这是以大地形象说明初始积累已很雄厚。“不习,无不利”,不习惯、不熟练、不主动做什么,无不利,也没有太大问题。本爻是说:这一阶段已奠定好发展基础,暂时还不知做什么也没什么,譬如少年读书,积累了丰富知识,一时不习惯还不知怎么用也没关系,这些积累将来自然能派上用场,如平时所说,多学点东西总没坏处。六二当位当中,自身的当环境有利,发展会有机会。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六三为内卦上爻,阴爻居阳位,不当位不当中,爻辞可以主客双解。“含章可贞”,“章”通“彰”,指文采、才华。含章即通过积累拥有了比较雄厚的基础,比如知识或能力。可贞,可合于本性按照正确方向去做事了。“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或,有的,这里有如果、可以之意;从,跟随、从事;王事,君王指派或号召之事,比如从政、从军,这里也泛指大事。无成有终,成指成就,终指结局,古人说有终,多是指好,意为没有大成就也会有个好结局。本爻重点在“含章可贞”,强调必须具有相当实力,这是前提性条件,主客双解是说要相机而动。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六四为外卦下爻,阴爻居阴位,当位不当中,爻辞应以客解。“括囊”,括,结扎,收紧;囊,口袋、袋子,这里可引申为从事事物范畴。括囊是收紧袋子,也就是不做或少做不必要的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无咎无誉”。无咎无誉,没有过错也没有荣誉、利益。本爻爻词客解,是指客观环境不利发展,那就应该不做或少做不必要之事,这样虽可能没有荣誉、利益,却总也没有过错,不会遇到危险。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后一种选择就是这个道理。
“六五:黄裳元吉。”六五为外卦中爻,阴爻居阳位,不当位当中,爻辞当以客解。“黄裳”,裳,裙子,殷周时代还没有裤子,男人也穿裙子,衣裳衣裳,上身称衣下身称裳,王弼这样解释:“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两者合在一处,正是处中谦下之意。“元吉”之元用在此处不仅初始之意,它有始终、全部引申,全句意思就是处中谦下,才可以始终确保吉祥、没有危险。六五位尊,已经过了积累实践阶段,获得了尊贵地位,为什么还要处中谦下呢?六五不当位当中,环境有利自身不当,但这根源于阴柔事物不善阳刚之本性,不过一般环境事物,都因本能喜柔而不喜刚,有实力有时机甚至已实现状态,处中谦下也能减少环境对抗,是以“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上六为外卦上爻,阴爻居阴位,当位不当中,爻辞当以主解。“龙战于野”,主解就是与龙交战于野。龙,这里代指阳性事物;野,旷野,这里还有广大之意。与龙交战就是阴阳交战,交战于野是因为大是非无法避免。当阴主事物实力强大处中谦下也难以避免争夺,或因阴柔处中遭遇欺凌,到了一定程度忍无可忍时,它就不得不与阳性事物发生直接对抗甚至激烈冲突,那结果就是“其血玄黄”!其血玄黄,这里是指阴阳两种事物灾害。玄是青色,玄黄,天玄地黄,乃天地之色也!这种结果显然是阴阳交战两败俱伤,决不单指阴性事物失败,否则说“其血黄”就够了。如属阴性事物强大镇压阳性事物反抗,则阴性事物违反本性难以全胜,如是阴性事物遭遇欺凌忍无可忍激烈反抗,舍命一搏也会对阳性事物造成重创,结果是两败俱伤。
“用六:利永贞。”同《乾》卦用九一样,“用六”也是《坤》卦特有爻题,其意义一样覆盖《周易》各卦所有阴爻、阴位。《乾》卦纯阳无阴爻有阴位,64卦凡遇阴爻、阴位皆应“用六”,用六本意即遇到阴爻、阴位即以此论之。“利永贞”,这里可意会为“贞永利”,即各卦凡遇阴爻、阴位,只要阴柔处中动而不妄,笃守正道合其本性,自然有利永无危殆。阴性事物本性柔和,合于本性才是正道,否则怎样都可能招致凶祸,无论恃强斗狠还是怯极而狂,违勿本性甚至可能将以毁灭自身为代价。
《乾》《坤》二卦共同开篇,它们一起构成《周易》导引,可称《引经》,此后62卦阴阳混杂,才是一般事物状态分析说明,属于经文正体。引经《乾》《坤》二卦既是纯粹阳阴两种性质说明,又分属两种反面极限状态,这种状态一般存在时间较短,却也是现实可能出现,故其前六爻也属发展一般过程,其中“用六”、“用九”,更分别纲领所有阴阳,贯穿整部《周易》始终,这样理解才能正确解读其后各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2-20 10:08 , Processed in 0.010989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