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5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碗过水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9:2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碗过水面
    也许有人一看题目,会说一碗面有啥可写的呢?是啊,如今吃面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真的没啥可写的。但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它却蕴含了无限的怀念和令人牵肠的追思。时光往往让我们淡忘了许多记忆,有些却是时间越久越清晰,虽说忆起的可能仅仅是一些故事的碎片,但却能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时间愈久反而越鲜活。

    七零年,由县水利局设计,公社在我们村东山里修建了一个大型的水库,期间发生了垮坝,我父亲就是在哪遇难的,那时我才几个月大。后来水库修起来了,又要修一条长长的水渠,这条水渠蜿蜒伸展到几乎整个公社。全公社的村子都参加了。故而公社和县里的工作人员经常到我们那。

    那时下面是没有招待所的。不管是县里的,还是公社的干部,到了村子,都是村里挨家派饭。轮到那家那家管饭,而且每家只负责一人的饭,人多就多轮几家。(据说这样更能拉近干群关系,了解百姓疾苦)不管是多大的官,到了家里有啥就吃啥,不挑剔饭菜。而且饭后离去时,是必须要付粮票和现金的,所以老百姓都愿管干部饭。

    记得一天将近中午时,村支书急匆匆地来对我母亲说:“侄媳妇,公社党委书记在山里不回去了,中午要在村里派饭,轮到你家了,你看准备一下,晌午就过来了。妈妈答应完,村支书就急匆匆地去通知别的家了。妈妈则拿着瓢去邻居家,(我们家是一点白面也没有的)一会妈妈就借回一瓢白面忙活起来。

    中午哥姐都放学回来了,妈妈早早的热了地瓜干给他们吃后让他们回学校去了。家里剩下我不上学的,妈妈也让我出去玩。可是我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牵着似的,围着灶间打转,说啥也不出去。

    已经是大晌午了,随着一声亲切的:“大妹子!”一个高高大大的身影跨进了院门,他就是公社党委书记张志和了。本来村里是应该安排人送张书记到家里来的,但张书记曾经在我父亲遇难时来过我们家,对我们家熟悉,所以他一个人来了。

    妈妈热情的邀请张书记到炕上坐下,就忙着从锅里端出一大碗过水面来。那碗面只有一点点白菜开的卤,上面还有一个荷包蛋,肉是没有的。我馋得眼都直了,跟在妈妈的身后。虽说妈妈一直想把我推出去,可我就像一条尾巴,怎么也甩不掉。妈妈一边和张书记说笑,一边让张书记趁热吃饭。显然张书记是看到了我。他对妈妈说:“大妹子,把饭端上来我们一块吃,让孩子也上来,那些大的哪去了?”妈妈说大的吃了饭早早上学去了,就剩这小的像个尾巴似的。张书记笑了。“来,孩子上来一块吃吧。”妈妈忙说:“孩子已经吃过了,您快吃吧。”显然这不是一个好的谎言,张书记从我那直勾勾盯着面的眼神能看出来,我不停地咽着唾沫。他过来把我抱上炕,对妈妈说:“大妹子,把干粮拿上来。”妈妈一边喝斥我下来,一面推辞。“大妹子,下午我还要去山里,快点吧,把干粮拿上来。”张书记一边重复着一边把那一大碗过水面放在我面前,亲昵地摸摸我的头说:“吃吧孩子。”我看看那面,再看看妈妈,却是不敢动的。张书记动情地对妈妈说:“大妹子啊,孩子的父亲是因公去世的,孩子呢就是国家的孩子,快让他吃吧。”妈妈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哽咽着对我说:吃吧孩子,你伯伯不舍得吃,你就吃了吧。”

    我一听这话忙不迭地捧起碗,哧溜哧溜地狼吞虎咽起来。妈妈也从锅里拿出地瓜干,端上炕和张书记吃了起来。不一会,一大碗面已经装进了我的肚子里,我一边摸着圆鼓鼓的肚子,一面还意犹未尽地舔着碗。张书记还在跟妈妈询问家里的一些情况,有啥困难。

     等吃完饭,他摸摸我那圆滚滚的的小肚子。对我说:“娃儿,大了一定要好好念书,将来啊,就可以天天吃面,还可以吃肉哦。”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嗯、嗯的答应着。

     张书记拿过盛面的碗,从兜里掏出一张粮票,和几张角票压在了碗下。妈妈忙过来拉张书记说:面孩子吃了,这粮票和钱我是万万不能收的。张书记说:大妹子,当初孩子的父亲遇难后,我劝你留下来替党和国家抚养这些孩子,你真的留下来了,这些孩子才没有成为孤儿,我代表党和国家感谢你!吃饭要付钱,这是我们党的纪律,我不能违背的。妈妈说:“张书记,孩子是我的,虽说孩子的父亲是因公去的,我留下来也是舍不得自己的骨肉。钱要收也不能收一斤粮票六角钱啊,您还是收回去。”张书记把我抱过来,摸着我的头说:“我身为公社党委书记,不能让孩子吃上好的,我心里也很内疚,看看孩子瘦的,哎!不要再争了,留着粮票给孩子再弄碗面吃吧,我得进山里看看去了。”

    妈妈没有再争执,任由张书记把钱和粮票压在了碗下。张书记就进山去了。当然那一斤粮票是没能再给我换回一碗面的,我家得还借邻居家的面,再有剩余那也留着招待客人了。这碗面就这样鲜活的留在了我的记忆里,直到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6-13 23:25:55 | 只看该作者
往事如烟,当读到先生这篇文章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不是因为那时的苦,而是怀念那时的人和人之间淳朴关系,而是感念那些可贵的“老八路”作风...那都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而如今它们去哪里了?
先生好手笔,不动声色的平辅直叙的白描,把经过那个纯真年代的人们,带回了记忆的天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6-13 23:31:53 | 只看该作者
往日岁月,就一面镜子,映照出世事的是是非非,幻幻真真...窃以为,此文当作90大寿献礼,会派上大用处的!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3:45:52 | 只看该作者

回 2楼(黄河风) 的帖子

诚谢斑竹雅赞,愚也以为我们党应该回忆一下当年的好作风,如此,党之幸也,民之幸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8-1 22:16:25 | 只看该作者
此文散文的味道浓厚,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8-3 21:36:3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我们是同龄人,你写的情景就像发生在我眼前旧事。感动、传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9-17 03:54 , Processed in 0.019330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