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8080" size="4"></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1"></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8080" size="4"><br/> 作者:辛一山 <br/> 道德经是中国最有影响的书籍,其地位不逊于易经。古代就有四个帝王专门为之做出注解,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道德经的知识性和重要性。在国外,老子《道德经》的影响也显而易见,黑格尔的辩证法、莱布尼兹的二进制、现代物理的“宇宙爆炸论”都可见道德经影响的痕迹。现今存在的各种版本对道德经的注解。可以说有成千上万,本人仅就自己的理解对道德经做出注解。 <br/> 要理解道德经必须了解道德经的整体性,道德经论述的是宇宙万物及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它是一种系统论。道德经的常用的说明手法是:用相反的两极对比方法来说明食物的发展规律和道理。古代的文章没有断句,因此对道德经的理解在古代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歧见。战国的韩非子和文子,以及汉朝的张道陵对某些相同的字句就有了非常不同的理解。因此,本版本的注解首先从断句开始,然后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前后对比,力求对道德经进行逻辑一致的解释。了解道德经还需保持中文的特点,那就是意会。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熟读《道德经》会有不同的理解。张道陵从道德经看到养生的道理;帝王从道德经里看到治国用兵的道理;伦理学家从道德经里看到道德教化的资本原理…… <br/><br/> <strong>《老子》第一章 </strong><br/><br/> </font><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br/></font></strong> <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font></strong><br/> 道:原意是道路,这里喻指客观发展规律,或曰真理。可以理解为在思想的荒漠上的道路。 <br/> “道可道,非常道”的含义有两层,一.没有绝对真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现在认为是真理的以后不一定还是真理。二.真理是语言难以穷尽的,认为真确的真理描述都难以完整描述真理。 <br/> 名:是事物的名称、外观、形状等。 <br/> 今文:能说出来的真理不是经久不变的真理,真理是随着事物的变化发展而发展的;真理的描述必定有瑕疵,非常道是没有恒道,不是绝对真理。可以描述或存在的事物,不能长期的保存自有的形态和性质。如岩石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成为砂石、尘土。 <br/><br/> <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font></strong><br/> 天地产生的初始是混沌状态,这时什么都没有名称。万物产生后,人为了分别才有了它们各自的名称。因此有名是分辨万物的基础。 <br/> </font></font><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br/></font></strong> “恒无,欲以观其妙”以无的观点,即从初始状态出发,是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恒有,欲以观其徼”,(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可以从事物存在的状态和实际的发展情况来考察事物发展波及的边界和影响。 <br/> 玄:原意为黑色,事物为黑色则难以观察到边界和形状。这里引申为难以描述和理解。 <br/>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和无的概念有相同的出处,但名称不一样。它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的初始。无:着重于初始状态,有:是人类为了分辨万物而产生的观念。有和无这两个概念都是属于难以理解的概念。有和无的相互演化是一切事物变化的关键,也是探究世界的发展的方法。 </font></font></p><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
<p align="left"><br/> <strong> 本章难点:</strong>是对玄的解读,玄之又玄即有无的相互变化。 <br/><br/> <strong> 《老子》第二章 <br/></strong><br/> </font></font><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br/>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br/></font></strong> 斯:放句前为代词,是“这”的意思;放句后为语气词,意为“尽”。美:是人的一种意识,产生于人的感应,是一种意识共鸣。斯断句为后是因为,“恶”与“不善”已是确定的主语,加上斯过分强调与老子的描述手法和语气不符。“皆”是理解本句的关键。 <br/> 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事物为什么是美的道理,那么被人厌恶、嫌弃的事物就难出现。天下人都知道什么行为和品质是好的行为品质,而且好的行为品质对于个人是有好处的时候,那么不良的行为和品质就难以出现。 <br/><br/> </font></font><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br/></font></strong> 恒也:就是常理,是普遍规律。 <br/><br/> <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font></strong><br/> 因此圣人处世以“无为”为原则,无是万物的初始,也就是说要处理研究事物必须从事物的发端开始。如要教化人民,必须先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也就是说不用语言来教导人而是以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来教化人。 <br/><br/></font></font><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br/></font></strong> 万事万物周而复始,难以找到开端;赖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难以被观察考虑到(如阳光);维持生存的因素并居功,自恃;如(空气);这些都是基本的因素,人们虽没有意识到阳光和空气是生存的必需品,但动植物都需要阳光。</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 <br/> <strong>本章要义:</strong>是讲教化,要求要以身教来推行教化,一切教化从初始开始(无为)。领导人从自己的行动开始进行教化,比进行宣传和实施各种规定都管用。 <br/><br/> <strong>《老子》第三章 </strong><br/><br/> </font></font><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br/>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br/></font></strong> 不推崇英雄、贤人,使人民不争名利;不让稀罕难得的物品有昂贵的价格,可以防止出现盗贼;不出现欲望可实现的机会或路径,民众的心就不会乱。 <br/><br/> <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font></strong><br/> 因此,高明的治理方法是让人民有宽容的心,让人民不遭受饥饿。让人民没有强烈的欲求,让人民体格健壮。保持让人民处于不分辨贤愚、贵贱,也保持让民众没有强烈欲望。使得那些智力稍高的的人无法利用比别人高的智慧获利,不敢随意投机取巧。这样的原始状态的治理方法,也就是从初始阶段解决问题的“无为”方法。那就没有什么治理不了的。</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 <br/> <strong>本章要义:</strong>是不能让社会出现太大的分化,这样社会就不会有大贫富分化,也不会有太强烈的私人欲望,大家能够有平等的机会,这样的社会就会和谐,容易治理。<br/> <br/> <strong> 《老子》第四章 </strong><br/> <br/> <font face="楷体_GB2312"><strong>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strong></font><br/> 或: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 。用本义时读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br/> <br/> </font></font><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道,冲而用之,<br/></font></strong> 道的原理是“冲而用之”,这与惯常的道德经解释是非常不同的。江湖术士因为对道的误解而解读阴阳、八字,把冲理解为克,因此衍化出很多什么劫煞、刑冲的概念。而实际的用道原理贵在“冲”,这就是矛盾论。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体,有冲才能用道。<br/> <br/> </font></font><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br/></font></strong> 道不会盈满,它象深渊可包含万物,道应该是万物的根源。道的功效可折挫锋锐;可解除纷争;可和合、消弭光线;可依附弱小而不显其强大功能。它非常的深远,难以观察,但又确实存在。我都不知道这“道”是谁的后代,它应该比所有可观察到的物质现象还要早出现。</font></font></p><font color="#008080">
<p align="left"><br/><font size="4"> <strong>本章要义:</strong>讲道的运用,及道的功能。<br/> <br/> <strong>《老子》第五章</strong><br/> <br/> </font></font><font color="#008080"><font size="4"><font face="楷体_GB2312"><strong>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与虚而不?(gǔ)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br/>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br/></strong></font> 天地自然生成,大家看不到天地的仁义,因为对天地来讲,万物都是象用草扎的祭祀品一样,没有分别。圣人在我们平常人看来也看不出他们的仁义,因为他们对待民众不分彼此,一视同仁。这原理就象天地对待万物不分彼此一样。<br/> <br/> <font face="楷体_GB2312"><strong>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与,虚而不?(gǔ),动而愈出。</strong></font><br/> 橐 tuó 口袋:负书担橐。 〔橐驼〕即“骆驼”。 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橐,橐以牛皮”。<br/> 龠 yuè 古代乐器,形状像笛。?:gǔ 搅浑<br/> 天与地之间,好像是装书的皮口袋,也象是吹奏的乐器。它虚空难以观察,但难以搅浑;它象乐器,吹动可以有不同的变化。(古代人难以理解,现代人知道空气的本质后就容易理解这层意思了)<br/> <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font></font><font color="#008080"><font size="4"><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font><br/></strong> 这句话很难理解,要引用老子的学生文子《玄通真经》来加以解释。“人生而?,天之性也;感物而?,性之害也;物至而?,智之?也;智?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智怵於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矣。是故?人不以人易天,外?物化而?不夫情,故通於道者,反於清?,空於物者,?於??。以恬?智,以漠合神,即乎?垠,循天者?道?也,?人者?俗交也;故?人不以事滑天,不以欲?情,不?而?,不言而信,不?而得,不?而成。是以?上而民不重,居前而人不害,天下?之,?邪畏之,以其??於?物也,故莫敢?之?。”<br/> 听到或者见到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观点,会影响对于事物道理(数,引申为原理)理解。所谓数穷是表示难以理解事物道理。因为先入为主,有了爱憎,则有了立场,因此有成见,因此而不能客观的观察理解事物。理解事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守中”,也就是说没有立场和偏见。</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8080"><br/><font size="4"> <strong>本章要义:</strong>以客观世界的现象来说明 “道”的原理,以及观察和认识“道”的方法,那就是不要有成见和立场才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br/> <br/> <strong>《老子》第六章</strong></font></font></p>
<p align="left"><br/><font color="#008080"><font size="4"> <strong> </strong></font></font><font color="#008080"><font size="4"><font face="楷体_GB2312"><strong>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strong><br/></font> 牝:丘陵为牡,溪谷为牝。谷: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山谷。河谷;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五谷,百谷。<br/> <font face="宋体">“谷者,欲也。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牝者,地也。体性安,女像之,故不?。男欲结精,心当像地似女,勿为事先。“玄牡门,天地根。”</font>牝,地也,女像之。阴孔为门,死生之官也,最要故名根。男荼亦名根。“绵绵若存。”阴阳之道,以若结精为生,年以知命,当名自止。年少之时,虽有当闲省之。绵绵者,微也。从其微少,若少年则长存矣。今此乃为大害。道造之何?道重继祠,种类不绝。欲令合精产生,故教之年少微省不绝,不教之勤力也。勤力之计,出愚人之心耳,岂可怨道乎!上德之人,志操坚?,能不恋结产生,少时便绝,又善神早成。言此者,道精也,故令天地无祠,龙无子,仙人无妻,玉女无夫,其大信也。“用之不勤。”能用此道,应得仙寿,男女之事,不可不勤也。”(老子想尔注)。<br/> 这里考虑到牝和谷的含义,“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应正解为:宽容接纳的精神是难以觉察的“玄牝”。<br/>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宽容接纳的方法是天地衍化的根本,它可以让事物发展绵绵不绝,却又难以察觉。照这样的方法运用就可以事半功倍。</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8080"><br/><font size="4"> <strong> 本章要义:</strong>中国古代的世界观是阴阳演化,阴孕育万物,因此立事的根本要有谷一样的情怀,要宽容接纳。这也是我们中国历经磨难而可以长存的法宝。<br/> </font></font><br/></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2-03 11:26:4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