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一种感慨之意,看素手难执天涯,世事难料啊。
惜,落花流水春去也,怜落英而泪,芸芸众生都在迷茫中追求,倦了又如何。
可我已经无心名士倾城,一试柯笛,不如相约寻找胡麻,原来有些东西,可遇不可求。
青梅煮酒论英雄,且看水云之间,那些快活神仙饮霞濡露,羡慕啊。
只是,我的理想,如同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呀!感喟命运,莫如赶紧努力实践,然而,冥冥之中,可有天数?面对得失,唯有 坦然一笑!
此作,可谓心香一瓣,小巧玲珑,蕴含丰富。
首先看格律——
此作采用五律平起(首句不入韵),我们知道,这种格式规则: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然而,泥和兄在頜联、颈联出句、尾联对句使用了变化,形成层次,音节读来错落有致:
由来嗟慨意,素手执天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一地落英泪,四方追日花。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无心试柯笛,有约种胡麻。【胡麻,此意象是否稍弱?】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添酒幽情在,水云同饮霞。(同:我的理解——
与詷同。《礼·祭统》铺筵设同几,为依神也。)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其次,该作用典颇多,这个也是泥和兄拿手的——
嗟慨
慨叹。 晋 :“物无诡时之凋,人无嗟慨之响。”
素手
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唐:“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宋诗:“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 明 :“起来携素手,鬢云乱,月照纱橱人未眠。”
落英
落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按,一说为初生之花。 游国恩 纂义引 孙奕 曰:“宫室始成而祭则曰落成。故菊英始生亦曰落英。” 晋:“落英彫矣,从风飃颺。” 元:“天风收其落英,不委地而飘扬。” 冰心:“春阳暴暖,樱花就漫山遍野的开了起来。一阵风雨……漫山遍地又是一片落英。
古代神话, 夸父 逐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唐 :竭河追日, 夸父 力尽於楹间;越海陵山, 竖亥 途穷於廡下。
柯笛
传为 汉 蔡邕 用 柯亭 竹所制的笛子。后泛指美笛。也比喻良才。“﹝ 桓伊 ﹞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 江 左第一。有 蔡邕 柯亭 笛,常自吹之。”亦省作“ 柯笛 ”、“ 柯亭 ”。 唐:“ 兰亭 旧趾虽曾见, 柯 笛遗音更不传。” 元 辛文房:“﹝ 温庭筠 ﹞善鼓琴吹笛,云:‘有弦即弹,有孔即吹,何必爨桐与柯亭也。’” 清词:“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柯亭嚮絶,四絃才断,恶风吹去。”
胡麻
即芝麻。相传 汉 张骞 得其种于 西域 ,故名。卷一:“胡麻,一名巨胜。” 晋 :“巨胜一名胡麻,饵服之不老,耐风湿补衰老也。”“城内大飢,以胡麻为廪。”“罢官归家静处,常服鹿皮袷,断穀,饵术及胡麻。” 唐诗:“山中无鲁酒,松下饭胡麻。” 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
结论:全诗寂静冷邈,描写一个当代知识分子对于各种潮流下,传统人格迷失的忧虑,传递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在面临经济大潮冲击下对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呐喊!
即使,在物质高速发达、在自然面前,人还是弱者。现代社会现状决定了现代人必然拥有更深层次的理性需求和感性需求,而这种需求在传统社会中很微弱或很容易受到忽略。但是,该呐喊的,还是要呐喊!对于真善美,还是要追求,其本质是对人性的尊重和解放!这令人激愤的呼号,是诗心与良知的体现!
另外,关于用典,本作比较多,如何做到用典与诗意的和谐?我的看法是,尽量使用大众普遍接受的表达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