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2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河行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8:4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河行记
                                   深秋赏红叶
     昨天下午接到中国三楚传媒网总坛的电话,?之今天去马河观赏红叶。据网上传帖说;“到北京香山看红叶,不如到马河铁坪青林山看红叶” 因马河离市区很近,只需一个多小时,而北京那远,何必舍近求远呢?-夜少寐,想入非非。明天真能看到象香山-样的红叶吗?带着兴奋的向往,揣着几分迷蒙的心进入了短暂的梦乡。
    清晨醒来,洗嗽后,七点整准时到达集合地点。七点半启程,满坐网友喜笑颜开,都和我一样渴盼早-点看到红叶。车子在葱茏的山间公路上行进。出城十公里进入马河镇?区的边缘,全部是盘山公路,车子-会向左拐弯,又立马向右拐弯,真是“山路十八弯,前弯连后弯”也不知拐了多少弯才到达目的地。
     马河镇位于城市的西北部,漳河东边缘,属东宝区管辖。辖区一万多人口,山地面积占三分之二,靠山吃山,有着丰富的林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我们在镇导游人员的带领下,向前进发,走过波光??的枇杷洲河,一湾清流带着欢笑从我们脚底流过,两岸葱郁的植被为它们的到来和流走点头送行,同时也欢迎友好的游客到来。我们笫一时间看到了神秘飘渺的猪头岭的云山雾罩,人们纷纷按下快门,抢拍那美妙的-瞬间,是它给人们沏了-杯清心溢脾的早茶,茗香与兴奋共舞。
     铁坪四面环山,而山的走向均为南北向,有人说是秦岭的余脉,山很高,满山郁郁葱葱,特别是靠东北面那两座山显得特别的美,那名叫黄栌树的叶子红红的,好象初升的晨曦,有的地方在红的边缘又点缀一些绿色树叶,远看就象晚霞中的淡蓝的云彩,可引人入胜,也可洗去你心中好多的烦恼。
    我们-行人徒步上山,山道两旁野菊花遍布,正是它的盛花季节,黄灿灿的小花头依头,簇簇相拥,一眼看去就象-片片黄金染色的地毯,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随风飘来阵阵清香,惹得人们眼馋,不惜去摘几枝闻闻它,亲亲它。在山上林间行走,很有几分惬意。置此静幽?宁境地,人生多了几分解脱,心中生出儿多温馨。红叶是遮阳伞,野菊是醒脑茶,松香是洗耳液,石墙是歇脚亭。由于路长坡陡,只好把衣服脱了当包袱栓在腰间,上得顶峰“青林寨” ,寨上可又是-爿洞天:有主堡和副堡之分,据传说,一说是土匪的老巢,一说是关羽屯兵的地方。用石头砌的四方形的房屋,大小不等,数也数不清,不由得生出许多遐想,那么多石头搬上去还要砌成房子,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也不知劳伤了多少人,又享乐了多少人,“人间沧桑知多少,天地翻覆故?多” 在深林处我们还见到了“夫妻树”, 两树从不同角度长上去后,在上面两树合二而-,头靠头,真象一对亲吻的恋人,也真叫奇呢。有一小碗口粗的红藤,先是从笫一棵树开始往上爬,又牵挂到三米开外的笫二颗树上,紧接着又攀附上二米远的最高大的-颗马尾松,直绕树顶。它那缠劲真不简单,可能是粘亲带故,也可能是投其所好,才得以夙愿一尝吧。
     从顶峰古堡漫路下行,有一高处,是几块大石高于坡地二米有余,这是一个很好的天然观景台。站在上面可以俯视,也可以?望三山之间纵横沟壑的阴面和阳面的美丽风景,在这里可借用毛泽东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虽不是万山,却是二山红遍,-山碧翠;靠北二山为茂密的黄栌树的红叶子复盖,-片红染,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娇艳无比,真有不到香山似在香山之感;南山的松林,一片葱翠,松涛声声,正好红与?形成友情对接,也是天造地设的-段美好的地理佳构图画,为观光的人们提供享不尽的风景大餐。
    -片片红叶,牵着一旅旅人心,我们的眼球是有限的,而大自然的美丽则是无艰的。相机很情愿很默契的记录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每一个影迹的时刻,每-个永远灿烂的画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3 14:20:55 | 只看该作者
“-片片红叶,牵着一旅旅人心,我们的眼球是有限的,而大自然的美丽则是无艰的。相机很情愿很默契的记录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每一个影迹的时刻,每-个永远灿烂的画面。”随着楼主的文字去赏深秋红叶,文字情景交融,脉络清晰,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11-13 14:40:44 | 只看该作者
-片片红叶,牵着一旅旅人心,我们的眼球是有限的,而大自然的美丽则是无艰的。相机很情愿很默契的记录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每一个影迹的时刻,每-个永远灿烂的画面。

感悟至深!亮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8:48: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以上二位版主阅评.问好二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5-10 06:20 , Processed in 0.025737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