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写作的悲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14:3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size="4"> <font color="#003300"> 放假已有几天了,我回到了养育我十多年的故乡,看着离别多时的故乡的云和雨不禁一阵熟悉爬上心头,看着离别多时的父母乡亲不禁一阵温馨油然而生,看着离别多时的儿时学堂不禁一阵喜悦之情悄然而生! <br/>       是啊,看着如此良辰美景怎会没有感慨之情呢?人们都说出去跑跑就会增加见识,多识而广见!此话果是不假,但是也会有许多负面思想的入侵,会被城市的浮华而迷失自我,会被城市的霓虹而遮盖双眼,会被城市的喧嚣而雷鸣两耳!然后就会不知不觉中走向一个个深不见底的漩涡,这就是被人称之为同化的东西吧?我?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被同化,但是我会觉得现在的生活确实索然无味,想做一些事却有学生这天之骄子的身份保护着,让你想之不得。然后我以为等我回到那个地方我就可以再次成熟自己的思想了,但是当我回去以后却发现,已是物是人非的一片荒凉了。 <br/>       也很久没有动笔写什么东西了,我不知道我还是不是当年那个仗笔天涯的热血小伙子,而我面对的是生活,很厚实的土地。不是梦想,遥远无期的天空。所以在我写东西的时候,我会注意很多格式,比如故事里真实的地名,哦,不能写。比如主人公真实姓名,哦,不能写。然后呢,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傀儡,可远观而不可真实描写耳!为什么?呵呵,这个为什么问的好,因为这个社会上说真话的不一定有好下场,说假话的倒是可以益寿延年?那这么说来,我是要说真话还是假话呢?这个,虚虚实实我倒也有些弄不清楚了,但是有一点是必须要弄清楚的,那就是对得起良心的字迹,就是自己该挥毫的墨水! <br/>       当然,我也不是多怕谁谁谁报复的人。但是毕竟有很多人都受过如此的报复出于对自我的保护,所以有时候写东西会遮遮掩掩,毕竟咱还是一个未毕业的黄口小儿,懂得的东西太少,也会有些不明是非就理,所以很多的东西我也不便明讲~!更因为我以后的工作确实也不适合我出来写一些关于谁对谁错的文字,而是要客观的书写真实事件! <br/>       有人会说了,你这不是既当“婊子”又立“牌坊”吗?如果有人这样说我也不反对,毕竟是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是我心里还有一个观点,这是从古书中看来的,即守仁格竹的故事,相信很多人也都看过吧?明代圣人王守仁通过格竹而超越了圣人朱熹的“格物穷理”成就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即“格物穷理,知行合一”!  <br/>       其实,格物穷理就是说穷究事物的道理,可以理解为一种探究理论的活动;而知行合一则说的是认识和实践需要统一。用今天的话说,即要“理论联系实际”。如果仅仅用“格物穷理”存在,那么用现在的哲学思想分析,应该过于主观了,只注重了理得寻找和探究,忘记了实践中的理的应用。   <br/>       格物穷理是强调一个连续性的动作。知行合一是强调一个循环性的动作。知更多是理性的认识,行更多是感性的认识,二者密不可分,而且知为行提供一系列的理论支持,行为知提供一系列的实践支持,必须是在一个循环系统里面将理论引出实践,实践在确定或打破理论,再进一步提出新理论来指导实践! <br/>       这也是我会写一些既不关己而又要费脑去写的原因,我是一名文科生,我不能容忍自己知道的东西不写出来,不让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些曾经有过的人,曾经发生过的事!这也是我对近来关于“愤青”和“蚂蚁”的一个看法,只要是按“知行合一”的道路来走的,不管是“愤青”抑或“蚂蚁”都是殊途同归的路子! <br/>       我很庆幸我没有被同化,但是又觉得被同化了,我想写的不过是值得我们为他们写作的人和事罢了!这鱼龙混杂的社会,我该如何面对你?只有四个字“知行合一”! <br/>                                                                         </font></font><font color="#003300"><font size="3">   此篇记近来所作文章有遮掩之处! <br/></font> <br/></font>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10-7-8 15:56:1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0-1-22 13:56:08 | 只看该作者
知行合一,我手写我心。做自己想做且能做的事情,有什么可顾虑的呢?!世俗如江流,不可逆转其方向,不妨使篙弄船,任我上行下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4-19 11:41 , Processed in 0.017024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