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国相思在此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8:5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此物最相思。
千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王维,为我们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它反复吟哦咏唱,气荡回肠。到了近代,甚至有一个以此冠名的集团,贡献出二十万元,搞了个征诗大奖。繁繁总总的许多长篇短句,没能在人们的脑海留了下来,唯独一个山东女诗人的两句,至今人们还常常道及,乐此不疲,那是:
夕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
于是,现代人们就盼望得到这号称“南国相思”的红豆,哪怕是获得一两粒也好啊!这是向恋人,向亲人,向朋友表达自己炽热心情的最好礼物啊!
比那个红豆征诗还要更早一点,就是这个世纪初,也是位于南国的一个歌体新诗群,更早提出这样的一个歌题“红豆情思”,并得到《玉林日报》的支持,发了一个专栏,其中,有三首也在全国各地流传着:
红豆(丁冬)
忍把相思心事埋,却将眉眼四时开。
夜阑仍着红衣坐,怕见高天月转台,
红豆情思(符瓦)
天荒地老结奇珍,情火烧红爱煞人。
寄信传书热透纸,心头一放便生春。
一颗相思豆(可藤)
缓缓列车离月台,掌中红豆泪中埋。
相思是粒千年种,早在心灵深处栽。
可是,从那里找到这珍贵的红豆呢?家旁没有找到,林中没有找到,连市面也没有找到。有钱买得鬼推磨的俗语竟然失效了。
诗人们在苦苦寻找着。
细心的人,在光绪版的容县地图中,找到了红豆这一地名。那,正是当今浪水镇管辖的地方。可和当今地图对照,又没有这个名称。一次开会时,玉林市诗词学会容县分会自良支会的副秘书长刘柱源,一个经常在附近山岗转的老人,证实那儿确有个如今还叫做“红豆坡”的地名。
2013年3月16日,得到容县浪水镇党委和政府支持的八桂诗海浪水笔会召开了,来自玉林,北流,苍梧,岑溪等地方的外地诗友和容县各乡镇赶来的诗友一起,参加了这一以“三红”为主题的笔会。“三红”是指浪水镇著名的特产:红菇,红?蜜柚,红豆。前两者的身份是无可怀疑的,唯有这红豆,真是可列入浪水镇的特产行列吗?
大家兴致勃勃看了红菇的生长地,看了柚农用红?蜜柚的花粉给柚花授粉的全过程,在浓郁醉人的柚花芳香中,沿着绣江边直上。不流连那碧波荡漾的春水,不乘坐那一篙撑起平湖的竹排,而直朝有可能拾到红豆的地方奔去。还没有上坡,在一个叫做云斗的美丽村庄旁,就看见树下的红豆像天上的星星那么稠密,像春花绽放那么灿烂可爱。一时,喊叫声,欢笑声,响成一片。这情景,一言难尽。只有用诗来表达了:
浪水诗潮动碧湾,众人寻访盛唐还。
王维韵境今朝现,南国相思在此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3-18 09:14: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符瓦,让我们知道了广西容县浪水镇这个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7-17 01:57 , Processed in 0.02087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