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体诗》探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00:4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人生追求着美,追求着诗意。好的诗是一幅画,犹若绝句。像“寒山转苍翠,春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境清神妙,所谓“妙语发天籁,佳气与云游”。

        一个最富于诗意的民族,有着无限丰富的诗的遗产和永不枯竭的诗情。从诗经,楚辞到汉魏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元曲,可谓包罗万象,雅俗共赏。在古人眼里,万里长城是一首诗,小桥流水也是一首诗。半江渔火,几声蛰吟,床前明月,楼外青山,都是一首诗。然一些今人的眼里,剩下了什么?唯官?唯钱?唯欲?诸如:各行业心知肚明,缄口不语之潜规则,屡禁不止的煤窑矿井事件,足球场唯利者们之黑哨交易,奶粉事件中那些丧尽天良,向嗷嗷待哺之幼子伸出的那双双罪恶之手,如此看来,这些人不但缺失了人性,且多了几许兽欲。他们眼里还能有什么山水自然?还能有几多良知与人性之光辉?不过是多了些伪善之举,世故衰相,少了份人性关怀,自然禅意。

        还是闲话少议,直入文章主题为宜。

        古体诗,这是相对于近体诗(格律诗)而言的一种诗体。一般来说,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又叫做古风。它用韵而比较自由,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又可平、仄互押,可以转韵、通韵。有平仄的区别,但不很讲究,不讲声病。有骈偶而不讲求严格的对仗,可骈可散,对仗的位置也不固定,不求工整,不避用同字。字数可以五言、七言、四言、三言、五七杂言、三七杂言、三五七杂言等,但以五言为最常用。总之,古体诗不像近体诗一样有规矩极严的格律,只是用韵时一般要求双句押韵。

        古体的名称出现在近体诗流行之后。前人为了区别近体诗形成之前的诗体及后代摹仿这种诗体而作的非格律诗,称之为“古体”。不过,在唐代盛行近体诗以后,文人们在使用古体形式写诗时,往往摹仿汉魏六朝时期的古诗,在字数、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尽量避免律化,并且多用拗句,多用近体诗所不宜用的“孤平”,且用非平声字押韵,平、上、去也可以通押,使之有别于近体,保持所谓“古风”的特点。这样,便也形成了古体诗自身的一种格律。如多于句末三字用平声(即“三平式”)或三仄声(“三仄式”),或是“仄平仄”、“平仄平”等句式,这些都是律诗所要避免的。因此,古体诗也有自身的格律,不过没有近体诗的格律那么严格罢了。

        唐代之后的古体诗,有五言、七言等体式,五言的称为“五古”,七言的称为“七古”,其中以五言古风最为流行。这类古体诗如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长恨歌》等作品。

        古体诗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   唐代以前的古诗,即原本的古体诗。

        二、   不入律的新古体诗,这是在近体诗出现之后不受格律约束的古体诗,李白、杜甫、韩愈等人多写此类作品。  

        三、   入律的新古体诗,这是唐代的一些诗人如高适、王维、白居易、元稹等人仿效古诗的格调而作但又采用近体诗的某些格律写成的诗。





                                                                                                        散人华州20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3 13:03 , Processed in 0.012316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