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中原逐鹿的由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8:3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style="MARGIN: 0px"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onfucianism.com.cn/WebEditor/UploadFile/2009727162517969.jpg" border="0"/></p>
<p style="MARGIN: 0px" align="center"> </p>
<p style="MARGIN: 0px" align="left"><font color="#008080" size="4">  “中原逐鹿”也作“逐鹿中原”,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汉书?蒯通传》也有类似记载。 <br/><br/>        蒯通,范阳(今河北定兴固城镇)人。原名彻,史学家为避汉武帝刘彻讳,将其更名通。蒯足智多谋,胸怀经天之志,在归附韩信后,曾劝韩另立门户,与项、刘三分天下,但韩没有采纳。不久,韩因与人密谋叛刘,被吕后诱杀。刘邦得知此案与蒯通有涉,即下令拘捕之,并要煮死他。蒯大呼冤枉,对刘说:“秦朝失去天下(秦失其鹿),天下豪杰欲争夺之(天下共逐之),谁都想干一番似你所干的事业。这样的人太多了,你能把他们杀绝吗?”汉王闻之有理,于是赦免了他。 <br/><br/>        应该说,蒯通的这番言论是颇有道理的,秦末汉初,项羽、刘邦争霸天下。当时,项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汉王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但双方争夺的重点,则是郑州地区。郑州本是中原腹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在长达两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中,尤其三大极具影响的战斗,均发生在京(荥阳)索(水)之间。 <br/><br/>        公元前205年5月,双方为争夺著名的“敖仓”之粟,项围刘于荥阳,纪信装扮汉王,才使刘邦得以逃脱。一年后(公元前204年),刘邦乘项羽东击之隙,出兵广武,项羽回师反击,双方对峙数月,后刘败而西撤。第三次因项羽部将失去成皋,刘军再次出兵广武。此时,因长期征战,双方早已“龙疲虎倦”,不堪重负,刘邦只好于公元前203年9月,派陆贾至项羽处,请求议和,但未果。后又遣侯公进行游说,双方才达成停火协议。正如《史记?项羽本纪》所说:“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以东者为楚。”这样看来,项、刘两军逐鹿中原,中分天下,其争斗的中心,就是我市荥阳。 <br/><br/>        后世将“中原逐鹿”喻为群雄竞起,争夺天下。所以唐代有名的谏议大夫魏征,在所作《述怀》一诗中,才有“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戍轩。纵横计不成,慷慨志犹存……”之咏叹。可见到了唐代,“中原逐鹿”这一成语,已经广为使用了。</font></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4 18:38:3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2-21 20:27 , Processed in 0.04670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