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32|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唐人诗里觅秋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18:5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秋山一词,唐朝诗人似乎比较偏爱。

据不完全统计有XX位诗人,XXX首作品中出现秋山。

本帖以此为契机遴选一些唐人作品,主要是律绝,欢迎吟友品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19:04:40 | 只看该作者
归嵩山作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清,一作晴)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7-13 21:56:12 | 只看该作者
不仅秋山多,落日秋山的搭配也多,这两者是同一色调的,所以落日配上秋山,就加深了惆怅伤感之情。上面一和四两首都是落日秋山组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4:26:20 | 只看该作者

回 采蘋 的帖子

采蘋:
不仅秋山多,落日秋山的搭配也多,这两者是同一色调的,所以落日配上秋山,就加深了惆怅伤感之情。上面一和四两首都是落日秋山组合。
嗯,李益这首虽无落日也是傍晚。贴两张此次巴西世界杯决赛间隙的美景:耶稣抱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10:56:06 | 只看该作者
秋山  [唐]张籍

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唐人绝句精华》:二十八字皆景语,而幽静之趣即在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11:38:28 | 只看该作者
叶间坠露声重重。莫不是三平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11:39:23 | 只看该作者
秋山  [唐]白居易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山秋云物冷,
称我清羸颜。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人生无几何,
如寄天地间。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秋山夕兴  [唐]陶翰

山月松筱下,月明山景鲜。
聊为高秋酌,复此清夜弦。
晤语方获志,栖心亦弥年。
尚言兴未逸,更理逍遥篇。


秋山吟  [唐]施肩吾

夜吟秋山上,袅袅秋风归。
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7-15 20:53:13 | 只看该作者
张籍和施肩吾的秋山都侧重于造境,张籍的秋山是通过视觉听觉刻画一种幽静之趣,施肩吾的秋山一样有月色,却因为袅袅的秋风、淡淡的桂香,营造的是一种闲适恬淡之境。白居易的秋山在景物上着墨甚少,更多的是借登山抒胸臆,侧重的是感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21:04:08 | 只看该作者
俺更喜欢施肩吾的这首小绝,有一种怅惘幽微的感觉。白乐天这首古风感觉比较容易,以后作古风就学学这样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7-15 21:19:5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结句“桂香落人衣”,想起王维的《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更是空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21:37:13 | 只看该作者
黄庭坚《水调歌头》:“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很可能借鉴王维此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21:11:51 | 只看该作者
秋山夕兴  [唐]陶翰

山月松筱下,月明山景鲜。(若放在今天,次句肯定要被喷)
聊为高秋酌,复此清夜弦。(这联不错)
晤语方获志,栖心亦弥年。
尚言兴未逸,更理逍遥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16:46:47 | 只看该作者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唐]李白

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窥。(灉,音同邕)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
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草阁  [唐]杜甫

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
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
久露清初湿,高云薄未还。(久,一作夕)
汎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6:14:17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是自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的“秋山”


登思禅寺上方题修竹茂松  [唐]刘长卿

上方幽且暮,台殿隐蒙笼。
远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
众溪连竹路,诸岭共松风。
傥许栖林下,甘成白首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6:20:33 | 只看该作者
相比文房的佳作,此手太一般。顺便贴个相关的文章:

唐人刘长卿之“长”字读音考辨

要探究刘长卿之“长”字究竟读哪个音,还得提到两个人——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和西汉的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云:“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蓬州人也。少时好读书,学击剑,名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也,更名相如。”司马相如因十分羡慕战国蔺相如的为人,因而改名字为相如。蔺相如又是赵惠文王之相,而相又是百官之长,故司马相如又取字为长卿,意即希望也能像蔺相如那样成为百官之长。当我们读“百官之长”之“长”字时,大家都肯定读成“zhǎng”,没有人会读“cháng”。再比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长官,如有人将“长官”之“长”字读成“cháng”,必定会惹人笑话,所以根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及“长”(zhǎng)字的意思判断,司马相如字长卿之“长”字应该读成“zhǎng”。

(摘自:http://lixuedong64.blog.163.com/ ... 1920121022751119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22:29:30 | 只看该作者
蛮好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4-9 13:37 , Processed in 0.065052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