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对仗点评:
对联作业,看下来有点问题,技巧不熟练。对仗构思也有问题,对仗的用字问题更大一点。 本次的对仗要好于诗歌中的。 为什么单独写总体还可以?作品中没有单独拉出来好呢?
分析一下: 1.在律中,韵字受到了限制,不容易发挥。 2.在律中要受到平仄的限制,所以又方便一点。 3.单写任务轻松,发挥的余地很大。只把这一联搞好了就完工了。 综合三点:实际上又反应受到格律限制的时候还能带着镣铐跳舞吗?还能发挥我的思维吗?
通过一次对仗的作业来测试水平如何?可能受到一定的束缚。训练有的放矢。
作业:根据“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写一幅对仗。
是希望大家根据古诗词演绎,写法名称 ,脱胎换骨(夺胎换骨)。是拿别人的东西来用,不能抄袭,叫 脱胎换骨(夺胎换骨)法。 胎是胎盘是基础,框架,轮廓,骨是内在的东西,是非常关键的()。本意是把原型拿来焕然一新叫脱胎换骨。
训练对仗,写古诗词经常用到的脱胎换骨法。 题目是“胎”,要把胎拿过来换掉里面的东西,读者似乎能看到原貌,但又有了新的东西了。
所以不要小看这四个字,拿别人好的东西,新的东西出来,至少比原来的相当,或者文字不如原来但意思好,甚至意思更加出人意料,就换骨成功了。
这次作业,胎就是“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综合下来看,豪放和婉约比不出来,只能同类的比。
一、幽兰静雅: 一剑横夸州十四,半江潮醉客三千。
和胎最接近的拿出来分析一下。 基本原来的文字进行重新的组合,看看有没有瑕疵,或者改得更完善一点。 和诗歌里根据内容的对仗有所不同,要尽量工整。横跨和潮醉对得上吗?
潮醉的潮是名词还是形容词,是不是潮湿的意思。古人之分实词虚词。( 潮,副詞用法,方能對。 )这两个字对不上,叫差半个字,是工整的问题。意思上有没有问题,也有问题。
1.取原句中的十四州的意思。没有夸,没写四十,没有夸,还是十四。( 蠻橫地自吹,洶湧澎湃湧般陶醉? )半江潮醉,不知道是不是用了射潮的典故,但是不明显。还有一个解释,我的酒量能有如江的酒量。是不是用了这个故事。前半句典故没记熟改成四十。后半句费解,自己为了对仗而对仗,不太成功。
通过分析在对仗上有问题, 幽兰:一剑横夸州十四,半江潮醉客三千。 【改】 一剑夸无州四十,满堂嘲有客三千。
顺着幽兰的原句的意思,做了修改。落脚点分成两句。夸,嘲。 嘲笑的嘲,做个参考,改的时候进行怎样的改法。也可以进行其他的改法都可以。截取了原句夸耀的骨头。
二、书签: 1、剑花寒落封侯事,堂庙时闻逐客书。 写得很认真,不错,质量很高,颇有男风。夺人家胎同时,又加进来封侯事,逐客书。 技术上,意思很好大气,苍凉,愤懑的味道,男人的胸怀。 但是暴露出,1,剑花对堂庙,对得宽,还可以。寒落,时闻,毛病比前面的大。“寒落”对“时闻”有点偏了,寒在这里虽然可以做名词使用,单独寒字形容词的意味太强烈了。( 以後用在鷓鴣天上結,不要用在律裡)
这是在技术上的问题,工是工的,封侯事,不舒服,就是句子美不美,事对书。该怎样来改功高忧国忧民的意思,格调很高。 训练的基础,就对仗上好看一点。做了修改。 书签: 1、 剑花寒落封侯事,堂庙时闻逐客书。 【改】剑堂犹待封侯印,花县先收逐客书。
围绕原句: 剑堂(武将待的地方)犹待封侯印,花县(典故)先收逐客书。 改的意思与愿意差不多,调整了庙堂和剑花,印和书的问题。 中间四字形成了时间概念,就非常顺畅。 她写得非常最好的,下字用词方面还得训练。
三、 2、饮花不拘蟾三五,砺剑应摧虏十千。 这联不如第一个作业,饮花是不是桂花酒,月亮里面的。她这表达的,大败笔。后一句很有气势。第一句没有豪气,和后面的接不起来。一个太艳丽一个太豪放。 所以叫对仗当中的不相称,出句完全为了对句,凑句了。下字也不太好。饮只能喝酒的时候用,猜的桂花酒。砺剑不舒服。宝剑锋从磨砺出,磨砺是词组用好,单独一个砺有没有更好的。 修改的重点,调整为平衡,不能一头重一头轻,用字上要确切,三五只能是中秋。 1、 饮花不拘蟾三五,砺剑应摧虏十千。 【改】 餐花不解愁三五,淬剑能平怒十千。
用一愁一怒,闲愁,淬剑,对联工稳,只能从数量上去想,不能从时间上去想。 还含了一个技术,下字前后都有关系,花解语,与愁能连得上。 最好下字一个字都不能动。不能泛泛的谈理论。
四、 3、珠履三千谁脱颖,金钗十二误探花。 【改】 珠履三千谁脱颖,金钗十二我探花。
写得还可以,只动了一个字,一是取工整,设问对仗,我探花。 探平仄两读,一种是栽花,一种是状元探花。有豪气。这一联比较好
五、 5、客醉三千花底剑,州官十四草头霜。 【改】 客率三千花下贼,州封十四草头王。
因为我实在猜不到书签的这幅对联到底表示什么意思。所以我只能根据他用的字来帮他改副对联。 所以我在帮人家改东西的时候最怕他们生造出来的东西。然后呢我也猜不明白,我就只能这样子给他改一改。 那么改这样子一看的话都是有来历的。花下贼什么意思啊?实际上就是那个蜜蜂一样的啊!下联是草头王。这是两个比喻。
六、 6、剑驭风云三十载 ,才倾胡越万千花。(原) 【改】三尺水经千劫冷, 九枝花献一生香。
我是根据他啊这个意思给他换了一下,三尺水剑,说明这个人历经千劫百炼。九枝花:南朝 梁 费昶 《华观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衣薰百和屑,鬢摇九枝花。” 改后的原意几乎不变,但从艺术角度看明显提升层次。 所以啊!什么叫对仗的精密精巧?下字等各个方面,前后要呼应。至于字意的贯穿要有一定的斟酌。
七、妮儿: 1、醉里看花情十四,溪边练剑梦三千。
粗看没什么大问题,为什么 情十四?什么来历什么故事。( 情十二,還差不離)你回答不出,就说明有问题,生造。把不合理改为合理就成功了。( 三千或許指的是,三千世界。)
修改示范: 妮儿:1、醉里看花情十四,溪边练剑梦三千。 【改】 醉看林花年十四,愁磨匣剑夜三千。
( 三千在這兒什麼意思? )看平仄两读,十四作为年龄。 三千個夜晚,十年。就是十年磨一剑的意思。
八、妮儿 1、 十四峰前寻故梦,三千里后遇知音。 妮儿最好的一副,后一句写得好,为什么用后字?方位词用得有毛病啊( 十二峰怎麼成十四了? )十二峰更好。
1、 十四峰前寻故梦,三千里后遇知音。 【改】 十四峰前寻故宅,三千里外遇知音。
调整了两个字,里改外,梦改宅字。故宅有出处。故宅里面可以发生很多事情,包含了故梦 从个人喜好改的故宅,其实故梦也没问题。 ( 1、 十二峰前寻故梦,三千年后遇知音。 時間隊地理,就特定之愛情了 )狂生老师把不可能变可能。
八、妮儿 3、 一瀑飞花穿影寒,半山击剑怒声响。
瀑布的声音那么响还能听得见吗? 看上去字面还可以,但经不起咀嚼,经不起琢磨,还对不上,都是功底问题,怎么提升?侧重后一句,表达气势。
一瀑飞花穿影寒,半山击剑怒声响。 【改】 采雨成花缝瀑布,拔山为剑截江流。
干脆把它还得一柔一刚。 拔山是有来历的,瀑布用缝能连得上,否则也是有疑问的。
九、紫金: 词工磨剑三千日,花醉轻歌十四联。
文字功底比较好。解释起来还有点问题。十四联出处没找到。 用了特殊的句法结构,三千日磨剑所以词工。 因果倒置形的句法,联可以是对联,也可能是年,谐音对。 ( 紫金: 词工磨剑三千日,花醉撚絲十四弦)起句三平头不喜欢,所以做了调整。
紫金:词工磨剑三千日,花醉轻歌十四联。 【改】石争磨剑三千日,花殢轻歌十四州。
( 輕歌怎麼對磨劍?) 把词工明的暗掉,比喻为石头。醉字程度轻了,改为殢,殢有沉湎的意思
轻歌应该改掉,对不上磨剑。 【改】 石争磨剑三千日,花殢横箫十四州。
醉字有点软了所以改个殢字 (古代的箫,本来就是横着吹的)
十、疏桐: 未遂丹心徒仗剑,空怀草腹竟迷花。
丹心和草腹对不上。讲自己是草包还要迷花? 前一句很有气势,后一句有点自暴自弃,大起大落。首尾不相称。
疏桐: 未遂丹心徒仗剑,空怀草腹竟迷花。 【改】 妄引秋毫权代剑,空怀梦草错为花。
第一平衡,格调统一,集中这一件事,用典也平衡。
十一、小泓: 板荡霜寒经十四,桃夭花醉界三千
小泓有点像辛弃疾啊!肚子里的货是很多。所以呢,她要经常要把一些东西要表达出来。 板荡和桃夭都出于诗经,这么对还可以。 (小泓:对 诗经的板 荡2篇对 诗经的1篇,出句说国事 对句说家事) 又把佛学的东西溶在一起,问题出在霜寒,花醉上,这就比较难理解。 那么我们用典时要注意,尤其当把佛学的一些东西参杂进去时会造成读者困难。这里用的诗典(从前人诗歌中截取的典),像这种典故在使用的时候呢,你要僻典明用。让人一看就明白你什么意思,这是我们用典的一个原则。
修改为: 小泓: 板荡霜寒经十四,桃夭花醉界三千。 【改】 板荡江山经十四,桃夭事业界三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