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记》、及其影响(讲座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1:4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再稍讲一下学历史的好处,更主要的是和大家他享一下钱穆先生、还有赵翼对《史记》的分析、评价。

上一讲,我们说到共同的历史对一个民族的重要,及学习历史的好处。

对民族的重要,有这样一句狠毒而又具有深远见识的话: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可做其反证。这是斩草除根,是从文化上,从根本上消灭一个民族。史是一个民族的根。共同的历史让这个民族有向心力、凝聚力。

南宋灭亡后,南宋史馆人员将本朝历史资料送与元统治者前这样说:国可亡,而史不可灭。

日本侵略中国时,就对中国人采用了消灭中国历史的办法——不让中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台湾民进党去中国化,与日本鬼子同一思路。

陈寅恪说:“国亡,然能有史,则殷鉴不远。从善去恶,国可再建。(插入语:此语,可与梁启超先生的那句“观其成败之迹与夫恶因恶果之递嬗,则知耻知惧,察吾遗传性之缺憾而思所以匡矫之也”相互参看。)如无史,何所鉴戒?何所取法?华夏民族无从因袭,将不复存在矣。”
陈寅恪先生,作为学者,其学识之渊深,是民族的荣耀。毛主席访问苏联,斯大林特意问毛主席:“你们的大学者陈寅恪先生还好吗?”并说自己读过陈先生的著作。
一个伟大的学者,标志着这个民族的知识和智慧所能达到的高度。
陈先生能阅读十几种语言,除英、法、德、日、拉丁、希腊语外,还能读突厥语、波斯语、满语、梵语等,对中国史学研究尤为精深。
作为一个中国人,总该对自己民族的伟大人物有所了解,所以,提一下陈先生。
上文还说了学习历史的好处,经济上的好处,那个古董爱好者因为缺少历史知识,不知道大文人宋荦,和宝砚失之交臂。
清朝一代名医徐大椿(即徐灵胎)《道情.时文叹》,专门嘲笑那些只知八股文章,不懂历史的所谓读书人,骂这些人“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
《道情.时文叹》文曰: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作了欺人计。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是圣门高弟。可知《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1.时文;八股文。
2.《三通》:唐杜佑的《通典》、宋郑樵的《通志》、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合称“三通”。
3.《四史》: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合称“四史”。
4.汉祖、唐宗:汉祖指汉高祖刘邦,唐宗指唐太宗李世民。
5.高头讲章:八股文讲义,天头地脚很宽。
6.新科利器:最新一届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的试卷。

的确曾有读书人不知唐太宗是哪朝皇帝,问人:“唐太宗是哪朝皇帝?”明朝有许多进士不知司马迁是谁。

唐太宗当然是唐朝皇帝,还用问吗?那书真是读进狗肚子了。

看看《儒林外史》,《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是初中课文吧?《儒林外史》里讲,范进中了举,后来又中了进士,被钦点为山东学道。不管他中了什么,做什么官,他是连苏轼都不知道的。

范进做了山东学道主试山东,老师托他照顾自己当年的一个学生

《儒林外史》:“考事行了大半年,才按临兖州府,生童共是三棚,就把这件事忘怀了。直到第二日要发童生案,头一晚才想起来,说道:‘你看我办的是甚么事!老师托我汉上县荀玫,我怎么并不照应?大意极了!’慌忙先在生员等第卷子内一查,全然没有。随即在各幕客房里把童生落卷取来,对着名字、坐号,一个一个的细查,查遍了六百多卷子,并不见有个荀玫的卷子。学道心里烦闷道:‘难道他不曾考?’又虑着:‘若是有在里面,我查不到,将来怎样见老师?还要细查,就是明日不出案也罢。’一会同幕客们吃酒,心里只将这件事委决不下。众幕宾也替疑猜不定。
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蘧景玉说道:‘老先生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学差,在何景明(明代文坛的“前七子”领袖之一。)先生寓处吃酒,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四川如苏轼(苏轼为四川眉山人)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
这位老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说罢将袖子掩了口笑。又道:‘不知这荀玫是贵老师怎么样向老先生说的?’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拨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从这句话,便可以明明白白断定,《儒林外史》表面上写的是明朝的事。
吴敬梓是清朝人,不便写本朝的。明清科举基本相同的。
这位范进,就是徐大椿那首《道情》最好的注脚之一。
这样的人,当主一省文政的学道,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多知道点历史知识,历史人物,至少可以少闹点笑话。
学史不只这一点现实的好处。学史,能让你从平常物中看出不平常,为看似平常或枯燥的东西抹上奇异而迷人光彩。
杨绛先生的《车过古战场》(《杨绛作品集.第二卷》P26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是一篇怀念大史学家钱穆先生的散文,写她和钱穆先生一起坐火车上北京的过程。

摘录一段和历史有关的:
“我那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外文系,马上就要开学。钱穆先生在燕京大学任职,不日也将北上。
我未来的公公(这时,杨先生已和钱钟书先生定婚)在散席后把我介绍给“宾四先生(钱穆字宾四)”,约定同车北去,请他一路照顾。
……
车过蚌埠后 ,窗外一片荒凉,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庄稼,没有房屋,只是绵延起伏的大土墩子。我对绵延多少里的土墩子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宾四先生对我讲,哪里可以安营(忘了是高处还是低处),哪军可以冲杀。(插入语:可见,在一代大史学家眼里,这个世界就是个舞台,一代代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尽馆战死的老百姓朽骨已枯、磷火都晒干了,我还不免油然起了吊古之情,直到‘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在望,才离开这片辽阔的‘古战场。”
……我每逢寒假暑假总回苏州家里度假,这条旅途来回走得很熟,每过“古战场”,常会想到宾四先生谈风有趣。”

李敖说过,在台大你至少要知道两个人,一个是钱穆,一个是我李敖。如果你没看过,至少也该听说过。如果你既没看过也没听过,说明,你既是瞎子又是聋子
钱穆先生早已做古,一代才女杨绛先生前几天也谢世了,正所谓“爱也消,恨也消,一代才华过了”。

幸好有他们的文章在。
经钱穆先生一讲,一片荒凉,在杨绛先生的眼睛里,顿时焕发出异样的光彩,“历史给地理染上一颜色,眼前的景物顿时改观。”
下面,我们看看一代史学大师钱穆先生对《史记》的评价,就明白为什么我们要谈《史记》,学习《史记》了。
“太史公不仅是中国千古一大史学家,也是千古一大文学家。”——钱穆先生评价司马迁。鲁迅先生说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的,也正是《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两方面的成就。司马迁说,完成《史记》后,将稿子另抄一份,“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还有一种说法,说“藏之名山”其实就是藏在自己家里。
钱穆先生在《中国史学名著.史记》中写道:“所以要‘藏之名山’,为怕稿子容易散失,只把副本留在京师——长安,易得识者和传人。古人保留著作不易,要等待后世有圣人君子更渺茫。……太史公《报任少卿书》里,还有两句更重要的话说:‘欲以究(透彻地了解)天人之际,通(通晓)古今之变,成一家(独立不同于别家之卓识)之言。’(插入语:中国古人讲“尽人事,听天命”,人事,就是指以人的努力,可以改变的部分。天,就是无论怎样努力,也不可改变的东西。比如,人通过改进医学,现在可以活到一百多岁,但,你怎么改医药技术,人都不可能活上一万年。总有那么一个不可逾越的限制在那里,但,那个限制究竟在哪里呢?)
所谓‘天人之际’者,‘人事’和‘天道’中间应有一分际,要到什么地方才是我们人事所不能为力,而必待之‘天道’,这一问题极重要。太史公父亲看重道家言,道家就侧重讲这个天道,而太史公则看重孔子儒家,儒家注重讲人事。‘人事’同‘天道’中间的这个分际何在?而在人事中则还要‘通古今之变’——怎么从古代直变到近代,中间应有个血脉贯通。
此十个字可以说乃是史学家所要追寻的一个最高境界……此后太史公《史记》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正史,可是第二部以下写正史的人,都不能有太史公这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伟大理想和伟大见解了。”
钱穆先生说的“……第二部以下写正史的人,都不能有太史公这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伟大理想和伟大见解了。”我们要讲《史记》的原因,就在这里了。

跟大家提一句,如果学习历史,能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四史”学了,再学别的史书,会很容易。

正如苏轼所言:“学者须精熟一两书,其余如破竹数节,后皆迎刃而解。”
好书莫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学历史,要学会思考。不思考,学什么都没有用。
只懂一些死知识的人,就是驮着书本的驴子。
《史记》共 “十二本纪、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司马迁自叙)
清朝大史学家、诗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里,这样解释:

(1)本纪
古有《禹本纪》《尚书》《世纪》等书,迁用其体,以叙述帝王。惟项羽作纪颇失当(这句话要注意),故《汉书》改为列传。
(2)世家
《史记.卫世家赞》:“余读《世家》言”云云,是古来本有世家一体,迁用之以记王侯诸国。《汉书》乃尽改为列传(按《班固传》:改世家为列传,系其父彪变例)。传者,传一人之生平也。王侯开国,子孙世袭,故称世家(这句话要注意)。今改作传,而其子孙嗣爵者又不能不附其后,究非体矣。
(3)表
《史记》作十表,昉(fǎng,日初明,引申为起始)于周之谱牒,与纪传相为出入(这里为相互说明、补充之意)。凡列侯、将相、三公、九卿,功名表著者,既为立传,此外大臣无功无过者,传之不胜传,而又不容尽没,则于表载之。作史体裁,莫大于是。故《汉书》因之,亦作七表。
(4)书志
八书乃史迁所创,以纪朝章国典。《汉书》因之作十志。
(5)列传
古书凡记事、立论及解经者,皆谓之传,非专记一人事迹也。其专记一人为一传者,则自迁始。

也许有朋友不知道赵翼是谁,看看下面这两首诗,你就知道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纷纷艺苑说雌黄,只眼别须自主张。矮人看戏何曾见,只是随人说短长。

同样是大史学家,也都尊崇司马迁,但是,在对项羽应不应入本纪的问题上,二人看法截然不同。

赵翼说:“项羽作纪颇失当,故《汉书》改为列传。”

但是,钱穆先生的观点截然相反,他认为将项羽入本纪,正表明了太史公的高明伟大:“项羽列入本纪自有妥贴处。”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史记》:

“直从《五帝本纪》、黄帝到尧、舜而下,夏、商、周、秦等本纪,以至《秦始皇本纪》,接下是汉高祖、汉惠帝,岂不顺理成章,而中间却横插进一个项羽?

项羽不成一个朝代,他只是个短暂的过渡人物,而太史公特地写了一篇《项羽本纪》,于是遭受到后人不断批评。

但秦是亡了,秦二世已投降,汉高祖还未即位为皇帝,中间所谓秦楚之际的一段计有五年,太史公把来放在项王身上,“本纪”本只是把来编年的,那么项王这几年也自该称“本纪”了。

但太史公《史记》又并不称为《西楚霸王本纪》,而连姓带名直称《项羽本纪》,在这一显然不妥的题目下,却自见太史公有一番深远的意义。(按:史记前面的十二篇本纪,是史记的总纲。后面世家、列传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在本纪中找到相应的年份,所以,钱先生讲,本纪是把来编年的。)秦亡了,汉没有起,中间有项羽,然而他又不成为一个朝代,只是一个人物,因此他虽是位为西楚霸王,而《史记》不称《西楚霸王本纪》。(按:大家所以听从项羽,称之为王,因畏其力与威。项羽为王,缺乏合法性。既非天子所授让,也非众人共同开盛大隆重会议推举故只能称项王,这是个怪称,姓后面加王。)虽则大家都称他 ‘项王’,太史公文章里也有称‘项王’的,但题目上则称《项羽本纪》,这实在又是太史公一番了不得处。后人批评太史公,说其书‘疏’,如项羽怎能立本纪,孔子怎能立世家?不是大大的‘疏’吗?疏是不细密,粗枝大叶,有忽略处。或又称之曰‘好奇’,如项羽怎立本纪,这不是好奇吗?(插入语:好奇:标新立异的意思。异而有理,谓之奇;异而无理,谓之怪。)其实这种评论难免浅薄,不能深切地来欣赏太史公《史记》之与众不同处。到 了《汉书》,那就改称《项羽列传》了。可是汉高祖元年称王,项羽已死,项羽又不是汉代人,而作《汉书》的又不能不载有项羽,然则把项羽列汉初,岂不成了密中之疏吗?可见此等争论都很浅薄,不值得争,而太史公把项羽列人本纪也自有他的妥贴处。”

问题不能不有,答案不一定能有。自己思考一下,你认为这二位大学者,哪个说得更有道理?

好了,今天先说到这里,明天接着讲诸家对《史记》的评价,还要展开一下我自己对几个问题的分析。
提两个问题:孔子应该入世家吗?现在看到的《史记》是司马迁一个人写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6 23:13 , Processed in 0.01247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