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再降红尘重续前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9 10:5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再降红尘重续前因
       西天觅佛善因成,执钵通关跨界行。
       牛鬼蛇神惊我至,非僧非道一狂生。
       佛经云:「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合,缘散则离」。果真还是有些道理,这次因逢夏季出游、所带行李极少。仅一个双肩背包,忽然添了个佛音钵、只好托在手中。一路通关跨界,到很吸引了些诧异的眼光。甚至有多事者,竟向与我同行的游伴打听,本大师是和尚吗还是道士?居然没人会想到,这是我掏钱买来的玩意。当时店家拟拿去包装,因说定的价仅一千二。不足先前一半的价,我疑其欲趁机调包便谢绝了。执意直接拿走,店主竟鼓着一双眼、怪怪的看着我、这时才想到可能错怪了他。究毕西游记中唐僧拿着是化斋,白蛇传里法海托着是降妖。这种佛、道中的宝贝法器,如今被我无端托入市尘中来。岂不惊动邪魔?引起莫名其妙的误会。然事已至此、也只好随其自然,心中无碍就好。
       其实佛教虽发源于古印度,当时我国称为西天。但一经传入中土,便如鱼得水。很快与我国本土文化融合,随之昌盛于华夏。经汉传发扬光大,扬名传播于四海。并在同我国土生土长的儒教和道教长期磨合后,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精髓。特别是佛、儒,两家教主几乎生活于同时代。而道教立教虽稍晚,其供奉的教祖老子也是孔子同代之人。立教的根本道德经,更不晚于佛儒。中国的文化人,谁能说根本没受到他们的影响呢?
       早在昔年游中岳嵩山少林寺时,我就参悟了那寺院里的一幅石刻图文。篆书从左到右题:“混元三教九流图赞”。那碑十分古朴,中间是一幅圆形图画。上、下另刻有两排文字,图下左面有两行小字。右面有两方图章,均已不可辨认。因是雕刻在镶嵌的石壁上,故字迹不工。上面为八言句,开头两句为: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共十六行不少字已难辨别,大意是述及诸子百家的特点。下面字上也有一横批,“洞宗正传之统”。共十五行字,每行五字。上两字为地名或字号,中一字为姓或名。下两字可明辨为“禅师”,如左起第一行为“同安志禅师”。其余能辨别的还有“云岩”、“乐山”、“石头”等……但最主要的是,那图中藏有机巧。最初一看,感觉就是一位画工拙劣的和尚正面像。若仔细端祥或经人提点,则可看出实际是由三人合成。右边为儒圣孔子侧面像,左边乃道圣老子侧面像。两位圣人侧身相对、口鼻相抵的谈经论道形态,合并成佛圣释迦牟尼的正面像。三人只有一张嘴,三人共捧“九流水源图”。真正形象阐释了,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的真缔。象征着佛、道、儒,在中华大地上的融合。
       我国历史上一向三教并立,仅是各时期侧重不同。其实是很有道理的,究毕无论儒、道、佛,都是教导如何做人、立世、向善、博爱、益众、追求人间正道。如果我们能在不同的阶段,践行不同圣教的精髓、必定能安然圆满的渡过一生。个人的经验体会是:少年、青年时,亲儒家、重博学、多自省。中、壮年时、近道家、遵循自然天道规律,注重自身修炼,多自悟。步入初老后、可研习佛家无神理论,摈弃虚妄执念、散去尘世因果。清心自觉证悟、圆融涅槃,回归大自然。这当也算佛国回归后,的一点收获吧。正是:
        灵山贬出过河兵,编外人成编外僧。
        不念弥陀常打坐,诗文书画有传承。
           (全文完、谢谢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6 23:50 , Processed in 0.01031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