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2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豁达之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19:1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豁达之美
a主 流

   “豁达”是个褒义词,人见人爱。拿它来评人、评己,都会高兴。
    但处在具体的情境中,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并不见得人人都能真豁达。
    生活穷困时,难得豁达。生存第一位,民以食为天。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好,缺吃的、缺穿的、缺用的,似乎什么都缺,唯独牢骚不缺。此时,想不起“豁达”二字;似乎此时此境中,“谁跟我提‘豁达’,我跟谁急”!殊不知,此时此境中,若能豁达一些,物质生活也许没有多大的改观,但精神生活必定有很大的改观。若能豁达一些,就会这样想:吃的东西少,也有好处,那就是:绝对不会发胖!柜里衣服少,清爽啊!塞得满满的,有什么好?隔些日子就要整理,麻烦。日用的东西少,就往“功能上”开发啊!生活中时时有创造发明,多好!再说,现在好多病不是吃出来的?有钱人吃得太多太好太挑剔,结果总被肠胃疾病纠缠。这样一想,自己钱少,无非是吃的东西少一点,粗糙一点,原始一点,这正有利于身体健康,该高兴才是。由此可见,生活穷困时,也可以豁达,而且需要豁达。豁达一些,就会在缺陷中发现美,在匮乏中体味珍贵,在粗糙中享受本色。
    事情不顺时,难得豁达。考场、职场、商场、情场,场场有竞赛,事事有难关。人在苦苦挣扎的时候,一般难得想到豁达。在学校,苦苦用功,一心指望多学点东西,但上了考场,却发现题题都不是自己准备好了的;那些平时不怎么用功的人,反倒考试分数总在自己之上,心里郁闷。想跟别人一样玩吧,心里不安,觉得对不起父母供自己读书;想继续用功吧,又看不到希望,没有动力,没有方向,心里别扭。在单位,与上下级关系紧张,动辄挨批,心情压抑,收入不高,被使唤的频率却很高:为守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而处处低眉顺眼,逆来顺受,时时有“丢饭碗”之忧,连觉都睡不踏实。凡此种种,剪不断,理还乱。此时,豁达,能救人于水火吗?也许能,如果真豁达的话。真豁达,就是不把得失成败的结果看得太重,而专心享受奋斗与付出的过程。比如,平时很努力但考试成绩不理想,豁达点看,就会这么肯定自己:“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是最努力的。”结果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我们控制不了综合因素时,但起码,我们很好地控制了自己。这就足够心安了。在单位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这证明自己是一个高尚的奉献者。从更广的一面看,被别人使唤的时候,这说明自己参加实践的机会也多,这是在丰富人生阅历、增长工作生活的本领啊。真豁达,就是不死盯着一个目标或价值,而能从更广更深更长远的层面看待,从而跳出一时一地一人一事的狭隘圈子,获得不断的超越与升华。由此可见,事情不顺时,也可以豁达,而且需要豁达。若能豁达一些,就会让视野更开阔,思维更辩证,眼光更全面,价值更多元。
    血气方刚时,难得豁达。人生二三十岁,正是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满怀憧憬、为理想而甩开膀子大干的好时机,“爱拼才会赢”,是这时期最响亮的口号。这时是该成才、成功、成家、成名、成大业的黄金时期,也是自我感觉膨胀、脾气与火气“双大”、拳脚“易燃易爆”、固执认死理、钻牛角尖、一直巷子跑到黑、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心理偏执期。偏执不是浓烈而理性的爱,而是过分过度过火的爱。豁达,并不是教你只安于本份而不思进取不思开拓,也不是教你一味妥协投降随波逐流而不坚持主见不伸张正义。豁达,教你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容人容事。豁达,教你拥有博大的胸怀、洒脱的态度、乐观的豪爽、体己的美德、悦人的品格。你说“这是激烈竞争的时代,每一口饭都是从别人那里争来的,每一个位置都是从别人那里抢来的,任何机会都稍纵即逝。”殊不知,这也是充满合作的时代,到处都在构建“互补”“共生”“双赢”和“多赢”的空间。古书《菜根谭》中曾说:“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在那个物质极其贫乏的时代,我们的古人都能主动为别人着想,让利于人;难道我们身处现在物质不再贫乏了的时代,还要连古人都不如吗?幸福,不在占有的物质多,而在心里的容积大。王维说: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就是真豁达。
    当年苏东坡被贬黄州,属于在霉运中苦苦挣扎之人。可是,在这被贬的压抑的日子里,苏东坡却连创三篇赤壁,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独领风骚,大放异彩。被贬的伤痛,并不妨碍他陶醉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美之景,也不妨碍他抒发“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洒脱之情。虽然他心里还是放不下他的仕途梦,在“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面前,苏东坡还是浩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壮志难酬之痛,豁达之后,仍在;但没有严重到把一个人压垮或摧毁。豁达,在这里起到了可贵的心理“减震”和“缓冲”的作用。当年,对手把苏东坡排挤出京城,让他在远离繁华,让他在荒蛮之地受苦。但因为豁达,苏东坡从别的层面又发现了美,得到了补偿。广受称道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哲理名句,就是苏东坡在被贬的蛮荒之地的新发现。历史只给了人类一个赤壁,苏东坡却又造了一个赤壁。这就是有名的“武赤壁”与“文赤壁”。前者并没有专属于年轻有为的周瑜,后者却永远挂着豁达乐观的苏东坡的名字,以“东坡赤壁”之名,载入史册。
    也许,你还达不到苏东坡的境界,但你一样可以豁达。如果苏东坡的豁达是一个整数,那么,我们的豁达就是一个分数。即使是一个分数,但毕竟,比零大。
   “豁”即开阔,宽敞,没有障碍;“豁”是“达”的前提。“达”是通达,自在,无所不及;“达”是“豁”的结果。如果生活是一道不得不咽下的菜,那么,豁达就是让这道菜变得可口些,美味些,营养些,有趣些。
    豁达,就是:看得透,想得开,放得下,受得起,行得广,达得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19:23:13 | 只看该作者
糟糕呵,编辑的好好的,发到这里却成了这样,我编辑不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4-8 14:23:22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豁达需要一种心态,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创造的良好心态,是豁达不起来的。“也许,你还达不到苏东坡的境界,但你一样可以豁达。如果苏东坡的豁达是一个整数,那么,我们的豁达就是一个分数。即使是一个分数,但毕竟,比零大。 ”作者的这一见解非常好。欣赏了,问好主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6:50:52 | 只看该作者
回 云中一鹤 版主
谢谢您帮忙编辑并回贴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5-22 05:39 , Processed in 0.03370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