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6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渴望的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6:5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听,多么熟悉的旋律;看,多么熟悉的面孔。
  妈妈,是你吗?你想我了是吗。那个岁月的记忆,总是在节日来临时撞进我的心扉,总是一股悲怆的情绪溢满胸怀。我想控制压抑的情绪,我想让喜悦的氛围拥抱我。可是,我怎么能忘记你,怎么能忘记那个渴望的岁月,那是我记忆里永远的深刻。
  妈妈,还记得吗?我们就是看着《渴望》,聊着母女心里的秘密,你说起年轻时种种趣事时的喜悦,你说起读书时一脸的欣慰,你说起外公不肯送你读师范时的难耐,都像是昨天的事情。
  那是怎样的岁月呢,门前的树上挂满了落雪,肆虐的寒风敲打窗棂,我就是在这样的歌声里,在火炉上为你熬药,还记得你歉意的眼神,还记得你心疼的泪水,还能听见你挣扎着坐起来时轻声的叹息,还记得你呻吟着挪动沉重的身体为我做饭,你就是不能看见我放学回来饿着肚子做饭,而你要付出怎样的艰辛才能把饭做熟,你伏在灶台前喘息的身影一直就在我的眼前。
  妈妈,想你,在此刻,想你依然是今天不惑的我。
  还记得在医院里,在那一天的夜里,晚自习回来直奔病房,就怕你饿,就怕你渴,总看见你看着月亮时不安的眼神,而你看见我时眼里总是说不出的喜悦。坐在病床前,你默默注视我说:我老姑娘是有福的人,丫的眼睛,丫的嘴唇,丫的大耳槌,丫的憨态。妈妈,我明明看见你的眼帘里有多么不安,懂得,这都是你的渴望,这都是你的祈愿。
  腊月二十八,是你的祭日。还记得九零年那一天的夜晚,好黑好黑的夜色,好冷好冷的空气,好硬好硬的墙壁,趴在那里想,这就是个梦有多好。妈妈,跪在你的身旁,一张一张的烧着纸,为什么要烧纸呢?要烧三斤十两纸,可是,我怎么就不理解,那会是你手里拿着的钞票,我不信,但是,我还是一张一张的烧,妈妈,那火苗是温暖的,我看见你的眼睛,我看见你的渴望。
  腊月二十九,送你的日子,站在出棂的车上,无助。你已经冰冷,血液已经凝固,这就是死亡吗,这就是你的人生吗,这样画上句号可以吗。没有泪水,没有哭诉,有的只是默默,有的只是不舍。
  还记得那火葬场是多么无情,那吞噬的火舌燃烧着冷漠,妈妈,不舍,一缕青烟,一?粉末,一脸落寞,这不是我渴望的结果。
  所有人都走了,所有的悲伤就沉在心底,坐在你睡的地方想你,就是那个春节,走在时间的长廊里想你,成了所有的春节。二十年,只是瞬间,就是昨天。
  妈妈,都说要快乐,都说要好好活。我也很快乐,我也在认真的活。可是,能不过春节吗,能不放鞭炮吗,有这些存在,就有心疼,就有不惑中的惑。
  想和你说,我看书,我想摆脱压抑的情绪,每年的此刻都在努力,每年的此刻都失败。除夕夜,我喝酒,一杯一杯都是回忆,一年一年都有困惑。那一天我开着手机,想接到姐姐的电话,想接到哥哥的电话,想接到弟弟的电话,没有,妈妈,我一个一个给他们打电话,在我精疲力尽的时刻,如果你在多好,你在,温暖总是不离左右,你在,叮咛总在身前身后。
  你在,真的还在,只要我想你,你就在。那天我梦到你了,抑或是你想我了,所以你来到我的梦里,默默无语,朴素大方,迎风挺立,这就是你教育我该有的品格。。。
  妈妈,我想知道女儿是不是有错,女儿心里对生活的态度是不是错,我问了你的,你只是默默。
  我有了家庭,我做了母亲,我依然在渴望,那燃烧的热情,那生命的颜色。
  问自己,我要什么,妈妈,我就要个希望,我就要那绿色的活,我不要再落寞,我不要茫然无助,我不要坟墓一样的生活,我不要在困惑里一点一点凝固生命里的活力,请你给我一个鼓励的眼神,我不要默默,不要生命是无字的歌。
  相信你都看见,相信你都懂得,你在肯定我的执着,不管是对是错,我就要一个真正的活,生命就是一首渴望的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4-14 19:48:57 | 只看该作者
多么深厚的母女情结呀!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失去自己最亲爱的人。作者那真挚的泣血之言,让人动容。岁月无情,造化弄人,生老病死,自然法则。文章深情地叙述着了作者母亲眷恋和亲情;人间和天国遥不可及,一钵黄土怎能阻隔血脉亲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21:12:08 | 只看该作者

回 1楼(烟锁雾楼) 的帖子

两缕阳光,一种渴望。

音月感谢版主的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4-23 22:47:07 | 只看该作者
面对面的诉说,是这篇文章的特色,字里行间饱含辛酸,然而又浓情似水。段落前设问,提高了抒情的效果。欣赏了,问好音月。
加精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21:20:02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3楼云中一鹤于2011-04-23 22:47发表的 :
面对面的诉说,是这篇文章的特色,字里行间饱含辛酸,然而又浓情似水。段落前设问,提高了抒情的效果。欣赏了,问好音月。
加精鼓励!


感谢一鹤老师的阅读和鼓励

音月有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5-22 05:33 , Processed in 0.01856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