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4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律二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2:0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徘徊明月下,夜露泣花头。
秋草因风舞,寒蝉对树啾。
经年长剑绿,此地野蓬休。
除却荒尘远,心随一小舟。

山深通世外,归客自清心。
醉饮千杯酒,闲弹一曲琴。
户宽含远翠,院小接荒林。
既种东篱菊,何须梁父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5-23 14:31:43 | 只看该作者
有出尘气象!
得陶翁神髓。
问候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5-23 22:32:51 | 只看该作者
寒寒兄,夏夜我听过蝉叫,秋夜真没听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21:27:21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楼又是秋色于2011-05-23 22:32发表的  :
寒寒兄,夏夜我听过蝉叫,秋夜真没听过。
台湾歌手刘文正有首很出名的歌《秋蝉》不知道听过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7-30 21:57:0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寒兄佳制,其二尤佳,激赏飘红。
寒蝉至秋尚鸣,实有之,寒蝉是诗中常见意象,与夏蝉在所代表的高洁不同,寒蝉通常表达悲戚之情。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只是“啾”似不妥,“啾”为拟声词,不知能作动用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7-30 22:18:43 | 只看该作者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颇有摩诘神韵。以传统的意象入诗,表现澹泊的情怀是两首小诗的特色。
其二,颈联“户宽含远翠,院小接荒林”,虽不算合掌,“户”换个物象来写或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7-30 22:57:33 | 只看该作者
佳制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10: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 4楼(司马长风) 的帖子

谢司马老师飘红鼓励。
“啾”确为象声词,虽诗词中词性常可变通,但没查到前例,所以也不确定能否做动词用。
姑且再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认为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10:20:06 | 只看该作者

回 5楼(潇潇一剑) 的帖子

问好一剑兄,“户”字因有后边的“含远翠”了,一时还不知道怎么换,帮忙提示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7-31 10:23:59 | 只看该作者
既种东篱菊,何须梁父吟。
欣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7-31 14:33:53 | 只看该作者

回 8楼(易水寒) 的帖子

宽广的心胸、眼眸均可接纳自然。另,“啾”不宜当动词用。问好易水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23:08:03 | 只看该作者
谢一剑兄,当再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8-12 10:37:43 | 只看该作者
疏淡清旷,深得五律意旨。
的是好诗,个别字句如众斑斑所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11-8 06:32 , Processed in 0.03239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